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问题及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问题及研究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高校课程思政正在教育道路上大踏步地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问卷共提出15个问题,主要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满意度的相关问题。课程思政的开展,在二级学院演变成了响应学校号召或需完成的阶段性的任务,这就导致课程思政的开展在各个学院变成了“执行”,而不是主动的创新和发展。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课程思政思想传达的不彻底,学校整体布局与二级学院的执行存在偏差。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机制的问题及研究

目前高校课程思政正在教育道路上大踏步地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书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网上问卷调查。问卷共提出15个问题,主要为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满意度的相关问题。

本调查共回收了249份有效问卷。回答问卷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在校党员和共青团员,学生年级分布在大一至大四,因此本次的调查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目前大学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良好的效果,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需要进一步扩大。这些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提出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实现中国育人大业的重大改革,可以说,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能为课程思政的推进提供强大的动力:

学生在被问到“您认为自己价值观的确立,受什么影响最大”时,58%学生选择了家长教育,选择学校教育仅占33%,说明学校的思政教育的力度需要加强(见图5-1)。

“您是否非常熟悉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回答。6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了解。仅有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了解十分薄弱(见图5-2)。

“您是否感受到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的回答。52%的学生在专业课教学中没有感受到教师的“价值引领”功能(见图5-3)。

高校的最大任务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文化素质不再是这个社会对于大学生的唯一要求。调查问卷的结论显示,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一定的重视,非思政课教师也没有与思政课教师形成育人合力,非思政课教师在思政问题上困难重重,有许多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

图5-1 价值观受各方面影响的调查

图5-2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调查

图5-3 专业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的调查(www.xing528.com)

(一)高校育人协同管理层面缺乏重视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目的是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但有的学校管理层一味寻求影响力度最大化,在教学形式上仿照其他学校的做法,并没有从内容的角度精雕细琢,还利用媒体的力量大力度宣传,得到追名的效果;还有一些教师为取得教学成果奖,不断将自己的课题贴上课程思政的标签,做尽表面文章,打造出来的课程往往流于空壳化,缺少灵魂。还有些高校将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追逐潮流的手段,但是没有根据自身学校的切实情况,只是孤立地去寻求相同的模式案例。之后各大高校都推出了“中国系列”,很多高校也纷纷打出所谓的自己品牌的“系列课程”,使课程思政形式化、标签化,高校的管理层面没有真正挖掘出本校的特色资源、课程资源、人才资源,只是一味地模仿。课程思政的前提是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基础是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充分挖掘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思政方案。

(二)高校没有形成课程思政育人协同的机制

在课程思政的不断深入与实践中,存在着将思政课程也纳入到课程思政范围中的错误理念,该理念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淡化与弱化,同时还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逐渐下降。我们常说整体推进高校课程建设,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但在整体推进过程中我们要时刻遵循思政课程是核心课程的地位不可动摇,其他课程要发挥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摆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位置,要形成一个完善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防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混淆化。

各个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大同小异,基本是立德树人,培养一批为社会发展可用的人才。值得肯定的是学校及二级学院的目标及努力方向是一致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的做法却存在较大偏差。课程思政的开展,在二级学院演变成了响应学校号召或需完成的阶段性的任务,这就导致课程思政的开展在各个学院变成了“执行”,而不是主动的创新和发展。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教学方式,它的生命力在于结合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树立。而到了二级学院层面,课程思政的开展变成了简单的复制粘贴与生搬硬套,为了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课程思政思想传达的不彻底,学校整体布局与二级学院的执行存在偏差。二级学院在课程思政的开展中仅依赖于学校的政策,欠缺自我思考与总结。教学改革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育者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总结出适合当下课程思政开展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完善的育人机制和考核制度。

(三)非思政课教师缺乏课程思政育人理念

第一,非思政课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高。非思政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开展的关键人群、课程改革的生力军,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所以,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及专业能力是课程思政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专业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不同于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日常授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尽量全面完备地传授相应知识,并争取令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接受,而非思政课教师的任务在育人的基础上,更有专业知识传授的任务,这就导致非思政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把握有着较大的自由度,怎么讲、如何讲、讲多少取决于各个教师的个体化量裁,而决定这个度的是他们对于课程思政的认同度及职业的使命感。非思政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是课程思政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思想政治素质是专业课教师的短板,一部分专业教师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思政意识欠缺及偏差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

第二,非思政课教师挖掘思政资源较难。在课程思政的探索中,会出现有的教师明确地将自己教授的专业课、通识课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条条理出,在课堂上直接向学生讲解的情况,利用显性教育的方式,使专业课、通识课更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甚至“促使课程思政化”。对于非思政课教师来讲,挖掘其本身所授课程的思政资源非常困难。各二级学院教师的沟通,有时仅局限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以及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展开的实践活动。在其他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之间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少之又少,大到学院、小到班级都是以本专业教育为己任,所以其挖掘本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时也只能是一头雾水。

(四)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由此可知,每一个学科都承载着德育资源和价值观塑造功能,这些学科往往存在共性。在课程思政发展的初始阶段,可对部分学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学科浩如烟海,各个专业埋头挖掘无异于大海捞针、事倍功半,只有总结其共性才能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获得主动权。需要明确,各个学科不仅包含社科类、文史类,还包括理学类、工程技术类,其蕴含的思政元素都关乎中国人民的未来发展和生存需求。在课程思政逐步开展的过程中,高校领导及教师团队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自然科学类学科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如何挖掘、怎么挖掘成为阻碍课程思政开展的壁垒。部分专业课教师一方面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效,另一方面对课程思政在专业学科中的开展持消极态度,他们认为专业课堂不存在开展课程思政的可能,理论意义大于现实意义。在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背景下,高校应全力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自始至终我们都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专业知识的传输不可与德育培养割裂开来,另一方面,高校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学生的专业技能应建立在健全人格品格的基础之上。由此观之,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遵循教育发展、国家需要的客观规律,所以各门学科都不能在教学创新的行动中分裂出来,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