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协同机制研究

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协同机制研究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工作的开展首先都要遵循一定的理论基础,课程思政的开展也应研磨其蕴含的内在理论,以此作为教学创新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协同育人的理念。这也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以其协同性的特点与新的理论不谋而合,为新时代教学创新提出了新的奋斗方向。

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协同机制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工作的开展首先都要遵循一定的理论基础,课程思政的开展也应研磨其蕴含的内在理论,以此作为教学创新的有力支撑。

(一)协同理论

协同论于1976年由德国学者哈肯首次提出,协同论的内涵是要求各单位主观且有序地互相作用,形成体系化的运动规律,在有意的引导下,各单位同向、同步发挥作用,并在发展中不断协调、创新、优化,形成有条不紊的协同体系。由此观之,协同若达到理想结果,对发挥事物的积极面有着助力作用,同时在这种良性循环中也能保证各单位积极发展,使个体和整体都在运动中获得良性收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中也存在不同的单位,各单位各司其职,以协同促进各单位良性发展,以单位的良性来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良性发展。高校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育人的责任,课程思政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承担起“传道”的责任,最终形成育人合力,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课程思政的良性发展。(www.xing528.com)

(二)合力理论

1886年,恩格斯首次提出合力论,历史的进程和发展是由不同个体所融合成的总的合力产生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是同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求教育创新,需要各部门、各学科、各环境、各平台的协同,统一思想和目标,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每个部门的努力,还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配合,求同存异,如果不能将力使在一处,事情也就难以完成;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各个行业的紧密合作,共同奋进。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难以避免出现问题。在这个时候,应思考如何协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完善工作的各个方面,扬长避短,建立健全的协同育人体系。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迈进了新的时代。要不断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点,为党和全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加以结合形成育人合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特色课程,应与各专业学科贯通,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优质人才,这也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合力理念经过现实的实践,教育工作者不断从中总结经验,逐步从合力改革创新发展出协同育人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协同育人的理念。高校在不断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优化思政课教学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元素巧妙融入各个学科,加强各个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在不同中谋共同,实现课程间的联动。这也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以其协同性的特点与新的理论不谋而合,为新时代教学创新提出了新的奋斗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