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乃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在现代化的潮流中,这句话所蕴含的含义仿佛在逐渐淡化。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渠道,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刺激下,高校课程教学偏重于向学生传授能快速取得成效的知识和技能,即把人当作“工具人”来培养,对于个体的精神需求缺乏必要的关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也许能得到很好的满足,但价值塑造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缺乏价值塑造的课程教学导致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实现陷入困境,因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才是课程育人的表征。探究育人价值的实现陷入困境的原因,并重新倡导从育人角度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正日益迫切。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高校课程思政育人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继而剖析陷入困境的原因,以期为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更好的路径参考。
(一)教学目标重教学,轻育人
1.教学目标不均衡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是学生通过教学后在哪些方面可能发生改变的预期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起着总领性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目标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设计中并没有具体规定三者的比重,但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具体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方法的介绍往往占据较大篇幅,而对较深层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探讨较少甚至没有,这反映了当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即“教书”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中心的局限性。比如某高校《数据新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本课程从介绍数据新闻开始,具体介绍经典案例和知名的新闻编辑室,之后讲解数据的获取、鉴别和清理等,最终教会学生基于相关数据讲故事、写新闻。本课程以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为主,帮助学生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对数据理论和实践产生兴趣,强化知识和技能学习”。通过分析该教学目标,我们发现其主要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构成,大篇幅地介绍了相关教学过程与采用的教学方法,最终点明学生应掌握的技能,没有深入挖掘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的价值观引导功能,对于学生应具有怎样的情感态度、达成何种价值观并无说明,体现出了在课程教学中“教书”目标占据主导地位,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出现“两张皮”的困境。
2.“育人”目标不明确
本研究将教学目标划为“教书”目标和“育人”目标两部分,“教书”目标包括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育人”目标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书”目标与“育人”目标的共同实现就是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实现。正如前面所述,教学目标中涉及“育人”目标的内容较少甚至没有,而且“育人”目标缺少相对的分解目标,从侧面反映出“育人”目标在课程教学中并未像“教书”目标一样具有明确的阶段要求。
某职业技术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关注社会现状、分析时事热点,使学生了解时代发展的方向和特点,紧跟时代步伐。基于此,向学生传达最新的相关政策文件,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作用和意义,成为眼界开阔、有大局观、有责任感、有思想境界的合格大学生”。可以将该教学目标中“眼界开阔、有大局观、有责任感、有思想境界的合格大学生”的描述看作“育人”目标,但也仅是简单阐述最终达成的目标,并无具体的分解目标,如通过哪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有开阔的眼界,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入地学习,学生的思想境界可以得到提升等。
(二)教学内容重形式,轻实质(www.xing528.com)
当前,教育部等国家部门相继发布课程思政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各地各高校要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局面。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广泛宣传课程思政理念,要求各学院形成课程思政圈层效应,打造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各任课教师为了在短期内达到学校、学院的要求,为了课程思政而课程思政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最初的目标相悖,导致课程与思政相分离,即俗称的“两张皮”。“两张皮”的课程教学具有显性化和形式化的特征,背离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初心。显性化困境表现为,在思政属性方面,课程思政属于隐性思政教育,即思政元素并非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寓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之中。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呈现的课程教学是讲两三次专业知识,穿插一次思政知识,思政元素直白地传授给学生,表现出明显的显性化教学趋势,背离了隐性思政教育的要求。形式化困境具体表现在,不同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具有明显的人文属性,理工科类课程思政元素的确难以挖掘,因此,某些理工类专业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会将工程伦理意识、科学精神、生态文明理念等生硬地植入专业教学中,没有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生搬硬套地使用课程资源。还有部分高校课堂设计缺乏特色,模仿其他同质类课程的痕迹严重。例如某大学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较好,与该大学有相同或相似课程的高校就会从教学方案、课堂设计甚至教室布置等方面进行深入模仿,试图以复制表象的形式推进该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殊不知每所高校都有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办学宗旨,脱离高校特色的课程思政难以提高立德树人成效。
(四)教学模式偏传统,方法单一
1.时间方面,限定于规定教学时间
课程思政与传统课程教授的最大不同在于承担了价值塑造功能,使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实现在价值引领方面的作用。何谓价值引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提升、强化学生的思想认知,促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那么既然是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与传统教学模式即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传授学生知识、培养能力是不同的,不能硬性地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质的升华,因为这是一个持续的、潜移默化地接受外界影响、内化于心的过程。但是纵观目前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除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合在一起外,与传统的课程教学并无太大区别,包括课时安排、教学时间等均无太多改变。课程思政大多局限于必修课、选修课等模块,因此,时间安排均是在规定教学时间,也有在非教学时间上课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极少,导致学生的价值养成受限于规定时间,不符合育人规律。
2.空间方面,局限于“教室思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多次进行教学改革,具体改革是多角度、多维度的,实践育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实施纲要》中首次提出充分发挥实践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从实践教学层面丰富了高校教学改革思路。在课程思政理念提出之前,我国高校课程分为三类,分别是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思政课程。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布,明确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实践类课程被单独划分出来,从某方面来说,发挥实践类课程的育人作用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视。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教学也在逐步实施改革,增添实践教学环节,如试验实践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但这些课程并未得到普及,只局限于金工实习、生产实践等某一实践模块,并未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更大范围地覆盖教学环节。此外,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是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和实践课,课程的某些章节需要课外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如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刑事案件这一章节时,可以去法院、检察院、律所等相关机构观摩学习,了解我国当前社会的法治建设现状。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走访、调研周围地区的水质,了解当地的用水情况,提升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但受限于种种原因,学校只是在某一阶段集中实习,其余上课时间均是在教室,缺乏实践的时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