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育人。教育在本质上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过程,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应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以生为本”教学理念决定着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程度,现代教育决定着主体性的人的发挥程度。
“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育人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强化“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专业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实际要求,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主体人格的塑造、主体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自由、全面以及可持续的发展。具体而言,强化“以生为本”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专业教师要培养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主张的生成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设与互动生成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个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知觉的作用。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有计划地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自觉地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从而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可持续的发展;其次,专业教师要尊重和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际需要。以生为本就是要将大学生作为教育的根本,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教育教学。专业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大学生群体的个性、思想、知识以及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有利于为大学生提供更易于接受的正确指引,从而激发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得教育教学的效果更加显著;最后,专业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入新时代,高校人才的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大学生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教育,还要注重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将大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是完全必要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为满足时代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的迫切需求,必须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促进新时代大学生逐步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隐性教育的课程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对广大青年的教育,只有青年一代信念坚定、德才兼备,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才有希望,才能够积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单纯的显性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坚持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以隐性教育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积聚二者的合力,促进二者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隐性教育,它是通过无计划性、间接的、内隐的方式方法促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影响,主要侧重于“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价值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4]以隐性教育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不仅可以有效弥补显性教育的不足,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隐性教育的育人效果,从而实现真正的育人目标。进行隐性教育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汲取他国隐性教育的育人经验。诸如美国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在学校设置综合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在校园中营造符合美国价值观的文化环境、物质情境等,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价值和行为。我国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要始终坚持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有益于成长成才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充分利用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也要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及物质情境,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自觉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改变单纯的显性教育输入式的教学方式方法;其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将屠呦呦一生倾情青蒿素,凭借顽强毅力几十年来百折不挠,勇于以身试药的奋斗精神,和黄大年争分夺秒、透支自己,把一切献给祖国的崇高精神等经典事例融入各类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去,善于用榜样模范的事例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奉献祖国的志向。在重视理论内容传授的同时开展实践教学,丰富诸如学科教育、自信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方式,让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活动以及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亲身体验的方式来运用他们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思想的启迪以及精神的升华。以隐性教育方式增强学生主体性意识,在对专业课进行隐性思政渗透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实现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双向结合。只有以此为基础,高校大学生才能够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才能够在新时代的复杂国内外环境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5]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认可的内容,它使得亿万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斗,以核心价值观教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真切认同和自觉践行。
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调动学生积极性,才能保证广大青年未来发展方向的正确,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不仅仅是24个字的简单组合,还是新时代中国精神以及中国价值的凝练表达。专业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调动学生积极性,不仅要真切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始终将其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专业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来展开。首先,国家层面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要始终倡导主流意识形态,将本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相融合来讲授专业知识、教授专业技能,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所学的专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使他们真正想要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未来以及国家的前途而奋斗;其次,社会层面的内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倡导全社会的和谐共生,融入社会正能量的案例,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使得他们深切认同以及自觉选择社会主流价值,自觉自愿地为社会文明发展而奋斗;最后,个人层面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入榜样模范等相关事例,用各个专业所涌现的代表人物来激励大学生,用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不懈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来浸润大学生,激发大学生对党的事业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厚情感,为大学生前进道路上指明了所坚持的自身准则。(www.xing528.com)
在新时代多元社会价值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复杂背景下,迫切需要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的主体发展保持正确的方向,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主动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飞扬青春。
(四)以教师为主的引导方式促进了学生主体成长
布鲁纳指出:“学生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只有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塑造学生的人格为基本特征,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发展、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个性充分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这是党第一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且把学生为主体放在前面,说明对学生主体性的重视。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必须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下进行,只有以此为基础,大学生的主体性培育以及培养才能够落到实处。
以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主体成长,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相统一。这是就育人过程之中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说的,即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教授者以及组织者,掌握着教育教学的内容、方式及进程,他们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效以及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教师主导教育教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必须重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塑造与养成,指引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必须要注重大学生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帮助大学生逐步发展自己、充实自己以及完善自己。而且,教师也要做到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不仅在教育教学中为大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也要在生活实践中对其起到榜样作用,从而成为大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一面镜子。
其次,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是与教师共同参与到育人的过程之中的。他们只有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才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育人过程中,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推行。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是构成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大学生的参与,学校也就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主动配合。恩格斯曾说:“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意志的动机,才能使它行动起来。”[7]以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主体成长,简单来说,就是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教师的主导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实践之中,逐步发展自己、充实自己,从而将自己变为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