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路径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和心理学相关理论

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路径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和心理学相关理论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研究者而言,应该确立一种“学科协同”意识,努力达到学科建设自觉,准确把握被教育者思想政治状况之“实然”并科学设定教育之“应然”,为高校课程思政相关交叉学科的确立提供认识论基础。寻找相关学科和课程思政的交叉点,可为确立课程思政的相关交叉学科提供充分的依据和科学的路径。(二)心理学相关理论心理学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科学。

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路径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和心理学相关理论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理论的发展创新,离不开相关交叉学科的视野。这一视野对于课程思政研究质量的提升、学科建设的推进和研究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于研究者而言,应该确立一种“学科协同”意识,努力达到学科建设自觉,准确把握被教育者思想政治状况之“实然”并科学设定教育之“应然”,为高校课程思政相关交叉学科的确立提供认识论基础。寻找相关学科和课程思政的交叉点,可为确立课程思政的相关交叉学科提供充分的依据和科学的路径。

(一)教育学的相关理论

教育学作为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课程思政从某种程度可以看作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学理当为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的完善提供理论借鉴,开拓新的思路。

1.教学规律理论

教育学强调教育过程要遵循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客观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的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本质联系。

(1)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辩证统一的,单纯抓知识的传授或只重能力发展都是片面的。课程思政在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也需要着力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仰的教育,使受教育者真信、真爱、真懂,真正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2)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会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立场观点、意志性格、道德品质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品德和思想教育。因此,教师应严谨治学,为人师表。课程思政者更应重视自身良好形象的塑造,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3)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的规律。在教和学的统一活动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课程思政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也呈现出主导和主体的特点,它们二者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活动的效果。

2.教学模式理论

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重视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关系,促进教学活动优化。课程思政在全面认识教育对象,提高教育效果的方法论方面,可从教学模式的方法论研究中获得大量启发。常见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传递-接受式。传递-接受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传授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课程思政实践中大量活动也应选择这种模式进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的传递教育,教育者在其中的指导作用和“把关人”角色是必须发挥和扮演的。

(2)引导-发现式。引导-发现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教师的“引导”为手段,以学生的“发现”为目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高校课程思政也应注重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关心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素质的提高,调动他们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避免教育活动中出现教育者唱“独角戏”的现象,切实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活动的实效性。

(3)示范-模仿式。示范—模仿模式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把示范技能作为有效的刺激,进行讲解、示范,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进行参与性的练习,从而使他们通过模仿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高校课程思政者也应在教育活动中擅长通过示范技能来引导受教育者,给学生示范,从而引导其通过模仿选择正确的行为。

3.教学方法理论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授的方法,也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方法。教育学中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非常值得高校课程思政学习借鉴。

(1)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高校课程思政者应重视自身口头讲授技巧和能力的培养,俗称“嘴皮子”功夫,以期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参观法。参观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学生到一定的校外场所,让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参观将大自然、参加社会活动作为活教材,能打破课堂和教科书的束缚,使教学与实际生活、生产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高校课程思政者要勤于研究学生的特点,借鉴参观法的开展特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正反典型教育、改革开放成果展等参观活动,让课程思政活动的形式生动起来,让教育富有成效。

(3)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高校课程思政者也应借鉴讨论法“以他人为镜”的宗旨来指导和丰富自身开展活动的形式,进行相关理论和现实的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的讨论活动,引导教育对象在集体教育和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完成更有成效的自我教育。

(二)心理学相关理论

心理学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科学。心理学在一般意义上研究了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如何培养健康的心理问题,课程思政必须吸取和借鉴心理学所提供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应注意把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政治、思想意识问题的区别和联系把握好,遵循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来开展教育活动。

1.个性心理形成与发展理论

心理过程是人所共同具有的,但这些过程具体表现在各个人身上却存在差异,这些个体差异的表现称为个性心理,它是个体身上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充分说明了人的个性心理差异普遍存在。教育实践证明,深入研究并把握个性心理及其形成发展规律,对于实施因材施教,开发人的潜能具有重大意义。

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多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经过个体积极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而被塑造出来的。其中,遗传素质是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生活条件是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在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内因。课程思政教育应借鉴人的个性心理形成与发展理论,掌握影响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各种因素,从而增强教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需要动机理论

需要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本能需要的直接刺激而产生的。人固然有满足需要的一面,但更多地从理性的角度考虑满足需要的动机、行为对其生命的意义,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从而自觉调整自己的需要、动机和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要指导高校师生及教职工以合理的方式来选择和组合自己的需要,以合理的途径和手段来实现自己的需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需要上的挫折,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发展。

需要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工作一旦脱离了人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势必软弱无力,变成脱离人的思想实际的简单说教。从事课程思政工作的管理者,务必要了解工作对象的心理特征,认真分析和研究他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并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从而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到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中,就是要了解高校师生及教职工的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的需要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时,管理者应该注意:

其一,就目前我国高校的情况来说,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在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时,不能离开物质需要去谈论各种思想问题。物质利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关心是一个客观存在。人类要生存,就要有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物质利益有关。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以物质利益为基本保证,如高校的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等,都需要相应的奖励制度作保障。

其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忽视人的精神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需要,而且精神需要是人的更高级的需要。目前,我国高校的广大教职工已不再单纯地考虑生计问题,而更多地追求工作的成就感,尤其是广大教师。他们在教学中要求享有更多的教学自由,发挥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进行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改革和尝试。而广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追求自身的发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性。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不能忽视这些精神需求。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任务是在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要,帮助人们解决物质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的基础上,教育和引导人们从低级需要逐渐过渡到高级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以建设精神文明

其三,对某些不能满足的需要,要发挥课程思政工作的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对于那些不切实际的过高需求,要循循善诱地进行说服教育;对于无理的个人主义要求,应当进行有说服力的批评;对于一些正当的,但又一时未能满足的需要,除了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服工作,还要使其保留一丝希望。

3.心理学研究方法(www.xing528.com)

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实证性很强的学科,除了一般自然科学共同使用的客观实验法外,还有结合人的心理特点的观察法、测验法和个案分析法等。心理学关于人的研究方法,课程思政都是可以采纳借鉴的,这对于发展和完善高校课程思政具有重大意义。

(1)观察法。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言行变化,做出详尽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活动的方法。此研究方法最大的优点是被试者表现自然,尤其适合对其隐秘行为进行研究。

(2)测验法。测验法是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或行为差异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测验编制严谨,效果可靠;量化程度高,结果处理方便;有常模可供参照;简便易行。

(3)个案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是对单个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此方法最大的优点是便于对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可以结合其他方法,考察人的行为发展过程。

(三)管理学相关理论

激励是课程思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学生的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外在因素去诱发、活化学生个体的需要和动机,产生行为的推动力,使其有向着一定目标前进的积极性。在课程思政中实施激励的目的,就是根据学校或国家的人才培养需要,提出一个奋斗目标,通过一系列激励手段将学生个体满足某种需要的动机激发起来,产生一个与学校目标一致的自觉的期望的目标,继而倾力为之奋斗。

1.管理激励理论

激励就是通过管理工作设定的一定条件,激发被管理者去实现工作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达到预期管理效果。激励分为内激励和外激励。内激励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能够满足他的需求,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外激励是通过外部刺激诱发人们参与活动的积极的动机。激励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通过对被管理者需要的满足、引导,激励其积极性;二是通过设置富有吸引力且实现可能性大的工作目标来激励被管理者的学习、工作积极性;三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方式,不断强化被管理者的行为,从而激励被管理者的学习、工作积极性。强化型激励理论是经典的管理激励理论之一,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他认为,无论人或动物都会争取一定的行动,当行动的结果对他有利时,他就会趋向于重复这种行为,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凡能影响行为频率的刺激物,即称为强化物;当行动的结果对他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趋向于减弱或者消失。他会凭借过去的经验来“趋利避害”,对个人的行为提供奖励,从而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就是正强化;对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进行惩罚,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就是负强化。

2.管理激励理论对课程思政的借鉴意义

在高校课程思政中,要做到真正引导学生朝着激励的目标去努力,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将个人需要与学校或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将个人期望的目标纳入学校和国家的大目标中来,将个人的动机变成实现学校和国家目标的动力,在实现学校或国家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自觉的期望目标[6]。在课程思政中,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理想激励。即通过树立一种理想或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此来激励人们为之奋斗。在理想激励实施中,要注意把崇高的社会理想与每个人的具体理想紧密地结合起来,教育学生使之懂得包含在共同理想之中的个人理想才是崇高的、伟大的。

(2)奖惩激励。奖励和处分是在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之一,目标在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奖励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精神奖励方面有口头表扬、通报表扬,发奖状、证书或授予荣誉称号等;物质奖励有奖学金、奖品等。惩罚是对违纪学生给予纪律处分或批评,是对学生思想行为中消极因素的一种否定,达到明辨是非、纠正错误、促进转化的目的。奖惩是一项严肃的工作,要做到公平、及时,要营造气氛达到鼓励和教育之目的。

(3)竞赛激励。即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评比竞赛,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热情,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学生的进取心很强,竞赛对学生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竞赛激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纪律性和责任感,从而提高高校课程思政中的成效。

(4)情感激励。即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因素,影响教育对象的情感以提高其理性认识,培养其健康情感。教育者必须做到情真意切、情理结合,运用好情感激励的方法。第一,要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需要。教育者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关心困难学生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第二,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教育者如果给学生以平等待人、体贴尊重的印象,无形中会增强教育者的影响力,提高教育者的权威,课程思政工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身边的榜样力量更是无形的。榜样激励,即用先进人物优良品德激励、感染、影响受教育者,使之养成优良品德。榜样激励的方法是符合人的模仿心理和学习心理的。树立榜样时,一定要注意真实性,人为拔高的典型学生是不能接受的,唯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实过硬的先进榜样才会被接受。在高校课程思政中,我们应树立多方面的学生典型榜样,让每种类型的学生都有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四)社会学相关理论

课程思政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思政活动去实现,人的社会化目标要通过人的社会化去实现。人的社会化理论对于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1.人的社会化理论

(1)社会化的内涵。19世纪90年代前后,欧美社会学著作中就有“社会化”的提法,并出现了对“社会化”的种种理解。德国社会学家G. 齐美尔用社会化概念形容群体的形成过程。美国社会学界认为社会化是对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的改造,其中,E. A. 罗斯还具体提出了群体成员社会化一要靠社会影响,二要靠社会控制的主张。目前,我国的社会学学者一般认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能和规范,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化就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和互动,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在社会学研究领域,“社会化”这一概念经历了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通常来说,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研究属于狭义社会化的领域,主要是以少年、儿童为对象。广义社会化研究全面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直接推动和促成这一研究的是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论社会学。帕森斯在提出“社会化即角色学习”这一观点的同时,研究了童年社会化和成年社会化,即初级社会化和二级社会化,并认为前一种社会化并不具有特殊性,只是角色扮演的过渡阶段,后一种才是真正有益于整个社会体系的阶段。受社会学心理学化的影响,我国学者在论述社会化时,大都将社会化过程中的主体规定为单个的人。但在实际中,社会化的主体不仅包括单个的人,也包括由群体生活构成的社会。苏联社会学家安德烈耶娃曾经从人与社会经验的角度表达过类似这种观点:人不仅接受社会经验,而且会对这种经验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支配自己行为的价值定向和目标。“社会经验中的这种改造成分,恰好不仅肯定了对这种经验的消极接受,而且要求个体积极利用这一被改造了的经验,也就是说要求有一定的‘贡献’。这种贡献的结果不只是对已有的社会经验的‘补充’,也是对它的再生产,把它推向一个新阶段。”可见社会化不仅发展了人本身,也发展了社会。

(2)人的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凡是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进而至于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等都包括在内。概括起来,有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首先,传授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初生婴儿除吸奶等几种有限的本能以外,其他生活知识一无所有。而人的社会化过程从这时就开始了,婴儿在吃奶时就同母亲发生“互动”,学说话。儿童慢慢长大,就要学吃饭、穿衣等技能。在幼儿期,社会化主要在家庭中进行,也有一部分儿童在幼儿园进行。除了家庭以外,邻里、亲朋,特别是儿童的游戏团体,对儿童都有很大的影响。儿童游戏,如抱着娃娃“过娃娃家”,便是用一种假想的社会生活来进行演习,同样具有社会化的作用。儿童到了学龄初期,就要接受学校教育。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社会成员必须学会一些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的正规教育,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人的一生不同时期,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掌握自谋生活的能力,即职业技能,达到社会化的目标。

其次,培育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念。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生活目标,这种生活目标不单纯是信念和理想,而是在一定人生观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可以实现的具体目标。比如有的学生想当技术人员,有的学生想当企业家,有的学生想从事教育工作,有的学生则想走上领导岗位等。这种种生活目标的核心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态度。价值观和态度归根结底是受人生观支配的。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观主要是指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由于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所以选择生活目标的出发点就不同,有的人主要从个人方面考虑,有的人是从社会需要方面考虑。通常情况下家庭帮助子女选择人生目标时,会较多地从个人和家庭方面考虑,而学校和社会或其他社会组织则着重强调社会的利益和社会的需要。比如大学生在对待分配问题上,就会出现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选择生活目标的矛盾,是从个人或家庭方面考虑还是从社会方面考虑,两者并不常常是一致的。引导青少年树立为人民、为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人生观,是人的社会化的极端重要的问题。社会教育要求把社会共同的生活目标与个人的生活目标和谐地统一起来,变成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这叫作“自我内化”。高校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生活目标,对于青年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心理学家,把人的青春期视为个人成长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把人的青年期称为“第二次诞生”,或称为“心理上断乳”。

再次,教导社会生活规范。社会规范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保障。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社会生活规范,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社会舆论的力量以至强制性手段,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团体与社会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规范指导着每个社会成员如何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每个人从童年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也是学习社会生活规范的过程。社会生活规范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状况。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建设具有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社会生活规范。

最后,培养社会角色适应。角色是戏剧、电影中的名词,指剧本中的人物。社会学借用这个概念作为研究社会结构的起点。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社会结构是由许多社会关系构成的,而一定的社会关系又构成种种社会角色。每个人在社会群体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在家庭中扮演要扮演子女角色的孩子们,长大结婚和生育子女后,就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的角色。每个人同时要扮演几种角色,比如在工作单位扮演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色,同时在家里又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的角色。社会化的最后成果,是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角色。婴儿从认识父母开始,然后逐步扩大视野,在认识他人的同时更好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的变化。当人们不能胜任自己的角色时,便产生“角色差距”;当一个人因为不能同时扮演几个角色而发生矛盾时,便产生了“角色冲突”。

2.人的社会化理论对课程思政的借鉴意义

人的社会化理论表面看与课程思政关系不大,实质上其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对课程思政中思政资源的挖掘有借鉴意义。人的社会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传授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育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念、教导社会生活规范以及培养社会角色适应,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无疑也是课程思政建设应该挖掘的重要思想政治资源和元素。课程思政建设在挖掘和整合思政元素时应借鉴人的社会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同时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这些核心的思政资源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对课程思政在塑造学生个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人的社会化理论认为,人的个性从幼儿园时期已经开始形成,但其最初不是受外部制约而是受个体生理需要制约的。因此,儿童的个性表现在于他的行动只简单地服从于自己的直接要求和愿望。在儿童身心逐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会逐步形成对他所接触事物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念,以至初步的还不稳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是一个人个性形成过程中的飞跃,在这个阶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青年学生的个人行为逐步由儿童时期的服从个人的直接需要与愿望发展到服从远大的理想,形成比较稳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青年学生的个性的形成,有赖于课程思政作用的发挥。当前全国正努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各高校只有依托学校定位和教育模式等鲜明特色与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学校德育的比较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