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法是指从文本的文字表层深入到文本的实质深层,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深层意义。从字面意思来看,“课程思政”一词中只体现“课程”即所有课程,“思政”即思想政治。对课程载体的理解相对一致,但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对于“思政”的属性、价值和内涵的理解则各有不同。所以非常有必要将课程思政生成的直接政策文本作为理论来源,通过回归本源来分析国家政策制定的依据和意图,从而确定这一政策概念的内涵与实质。
(一)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行为
课程思政这一词汇首次在国家政策文件中出现,是在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就是说,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目标是开展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属于一种“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所以,课程思政不同于高校长期以来实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是教学行为,属于与教书育人结为一体的教学工作范畴;而传统的高校学工系统、团学系统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教育管理等是教育行为,但不属于教学行为或教学改革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等重要论述,也意在指明课程思政就是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回归课堂教学中,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的,因此,课程思政就是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行为,其落脚点在于“教学”。(www.xing528.com)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育人方向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课程思政也是为了着力解决“三个培养”根本问题而提出。因此,二者的育人方向和培养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要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年9月,教育部又明确提出,要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分析这两个政策文本也可以得出:课程思政就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实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目标的教学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