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物理勘探中,通常把地球物理异常的解释分为定性解释、定量解释和综合地质解释三个部分,它们的含义是:根据地球物理异常的各种信息来推断地球物理异常源的各种岩石物理性质与大致地质原因,称为定性解释;使用数学物理方法反演异常源的物理参数与几何参数(包括形态、规模与空间位置等内容)称为异常的定量解释;在定性、定量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地质和其他资料,对异常源建立的完整的物理-地质模型进行详细的地质推断,称为综合地质解释或综合地球物理地质解释。也有人把前面的定性、定量解释称为异常的数学物理解释。
需要指出,上述这种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球物理工作者对地下异常源的认识过程,但是并不完全,因为异常的定性与定量解释常常密不可分,定性解释中有定量内容,定量解释中又需要定性;定量解释一般应以定性解释为前提,但不进行一定的定量解释也难以获得可靠的定性解释。此外定性、定量解释与综合地质解释也是相互渗透的,要求有多次反馈的过程,因为定性、定量解释中的多解性与不稳定性必须依靠结合地质等资料作为约束条件,设计一定的物理-地质模型才能得到改善,并需要不断修改完善。因此认为地球物理异常的定性解释、定量解释与综合地质解释既有阶段性又有联系性,需相互渗透并经多次反馈才能完成。
在地球物理资料的解释之前,往往要求对资料进行处理,以便于消除或压制干扰,突出有用信息和便于推断解释。过去一般把地球物理资料的处理和解释划分成工作任务与内容不相同的两个阶段,这是基于处理是解释的前提,解释是处理的目的和归宿而考虑的。但是目前发展的趋势是认为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因为在处理中有解释内容,在解释中又需进一步处理,因此两者之间区别只能讲侧重点不同,但已经是一个相互包含、渗透、结合的统一过程。(www.xing528.com)
考虑到与方法篇的衔接问题,本章对异常的划分和处理仅简要进行叙述,重点讨论综合地球物理的定性解释方法和定量解释方法,并通过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给出典型的应用实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