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磁场观测方法与影响分析

地磁场观测方法与影响分析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磁场的观测就是在观测点使用专业的仪器测量地磁场矢量或某一分量。用质子旋进磁力仪测量磁场强度,其观测精度与测定频率ω的精度相当。这种地磁场随时间的变化必须从磁测中消除,才能得出反映寻找的目标所引起的局部异常。在出现磁暴时,应停止观测。日变校正用于消除地磁场的日变影响。

地磁场观测方法与影响分析

地磁场的观测就是在观测点使用专业的仪器测量地磁场矢量或某一分量。19世纪的找矿者利用罗盘来发现异常,找出铁矿

3.2.1 磁力

通常把进行地磁场数据采集及测定岩石磁参数的仪器统称为磁力仪。

20世纪50年代及其以前,地磁场观测所用仪器的工作原理依据的是磁针在异常磁场作用下偏离正常地磁场的现象。它们的灵敏度都比较低,大约为10nT。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磁力勘探仪器已从机械式发展到了电子式。并采用了近代物理学的质子旋进、磁通门、光泵与超导等原理制作磁力仪,使磁力仪的精度提高了几个数量级。野外工作中用得最多的是磁通门磁力仪、质子旋进式磁力仪,而超导磁力仪主要用于实验室中弱磁样品的测量。

质子旋进式磁力仪在航空海洋及地面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它具有灵敏度、精度高的特点,但只能测量地磁场总强度T的绝对值(或相对值)、梯度值。

设有一强磁场,其方向垂直于想要观测的地磁场的方向。氢原子核(质子)因自旋而有磁矩。当质子的磁矩被该强磁场极化时,质子就在垂直于地磁场方向的平面内旋进。而当极化磁场突然消失时,质子则在自旋惯性力和地磁场磁力的合力作用下绕地磁场方向旋进。此时,质子旋进的角速度ω(称拉莫尔旋进)将与地磁场的总强度T成正比,即

ω=γpT  (3.8)

式中,γp为质子的自旋磁矩与角动量之比,称为质子磁旋比(或回旋磁化率),它是一个常数。我国国家标准局1982年颁布的质子磁旋比数值为

γp=(2.6751987±0.0000075)×108T-1S-1  (3.9)

由上式可见,只要能准确测量出质子旋进频率f(f=T-1)乘以常数就可求得地磁场的总强度T。用质子旋进磁力仪测量磁场强度,其观测精度与测定频率ω的精度相当。目前,ω的测定精度可达0.25×10-4rad/s,质子旋进磁力仪的灵敏度也达到了0.1nT。

质子磁力仪的探头容器中有蒸馏水乙醇煤油、苯等富含氢的液体。容器的外面绕以线圈。由于质子是一个运动电荷,当其旋进时,在线圈中就感应产生随旋进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交变电压。准确测定交变电压的频率f,就可由T=23.4874f(nT)求得地磁场的总强度T。

理论分析表明,线圈轴线与T的夹角θ在0~90°之间变化,其大小会影响旋进信号振幅,而与旋进频率无关。当θ=π/4时,信号幅度会降低到最大幅度的一半。因此对探头定向只要求大致与T相垂直。但θ接近于零度,则是探头的工作盲区。

质子旋进式磁力仪不需调水平及方位,因而适用的范围广,特别是海上与航空地磁测量;缺点是不能连续观测。

3.2.2 磁测工作方法

磁测工作按其观测环境(或磁力仪搭载平台)不同可分为地面磁测、航空磁测、海洋磁测、卫星磁测及井中磁测等。按其测量参量分为垂直磁异常、水平磁异常、总强度磁异常及各种梯度磁异常测量等。任何磁测工作,必须有合适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数据,为磁异常资料的分析解释及获得可靠的地质结论提供基础。(www.xing528.com)

磁测工作通常包括以下4个阶段。

(1)设计阶段。接受任务后,在进行野外观测前,首先要收集有关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并组织现场踏勘,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有关探测目标的各种情况,包括目标的形状、大小、埋深、可能产生的异常幅度等,恰当地选择灵敏度与观测要求相匹配的仪器、测量方法和测网密度(测线距及测点距)。然后编写工区磁测工作的设计书,经批准后施工。

(2)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前仪器设备的性能检查、测区测网的布设、基点及基点网的建立、地磁数据的观测、质量检查、室内整理计算及绘制各种野外成果图件。表示磁异常的基本图件有三种:异常剖面图、异常平面等值线图和异常平剖图。

为保证观测精度,控制观测过程中仪器零点位移及其他因素对仪器的影响,便于将观测结果换算到统一的水平,在磁法野外观测工作中要适当选取基点,建立基点网,对基点进行较高精度观测。基点可分为总基点、主基点及分基点。总基点和主基点是观测磁场的起算点。当测区面积很大而必须将它划分成几个分工区进行工作时,必须设立一个总基点,若干分工区的主基点形成一个基点网,进而根据情况需要可设立分基点网。为保证基点观测精度,必须选用高精度仪器,在日变幅度小和温差较小的早晨或傍晚前短时间内进行闭合观测。

地磁场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这种地磁场随时间的变化必须从磁测中消除,才能得出反映寻找的目标所引起的局部异常。因此,在高精度磁测时,如不设立分基点网进行混合改正,则必须设立日变观测站,以便消除地磁场周、日变化和短周期扰动等影响。在出现磁暴时,应停止观测。

日变观测的仪器应是与工作区所用的仪器同一类型,这样观测的结果,才能相互对比。日变观测点应选择在远离人为磁干扰源(如输电线、电厂、工厂、公路、铁路等)的地方。在地磁场比较平静时,日变观测可每隔0.5~1h观测一次。

磁测除日变改正外,还有正常场改正和高度改正。当勘查的面积很小时,正常场改正值可以根据该区的地磁正常场取定一个数值。而正常地磁场垂向梯度一般都相当小,如T=50000nT时,垂向梯度只有-0.0235nT/m,在测区地形变化不大时,高度改正常可忽略不计。

普通点观测就是按设计测线对一般测点进行观测。每天测线普通点观测都必须始于基点并且终于基点。如果工区建立了分基点网,要求测量过程中2~3h闭合一次分基点观测。

普通点观测完毕,还必须在整个工区选取一定的点数作为检查点进行检测,计算工区观测误差,对工区的观测质量进行评价。

(3)数据整理阶段。根据所获得的磁测资料及地质任务,提出相应数据处理方案,并进行处理和正反演计算,为磁测异常的分析解释提供资料。

观测点的观测值是各种源产生的磁场的叠加,需要对观测结果进行校正处理。理论上说,这些校正包括正常场校正、正常地磁场水平与垂直梯度校正、日变校正。而水平梯度校正是与经、纬度有关的校正,垂直梯度校正就是高度校正,当在地面进行较低精度观测时,垂直梯度校正可忽略。

正常场校正用于消除地球基本磁场的影响,校正值一般由查地磁图或程序计算来确定。

日变校正用于消除地磁场的日变影响。地磁场的日变值为10~100nT甚至更大一些,而磁测精度要比这个数量小得多,因此日变校正是一项很重要的校正处理。

(4)解释分析和提交成果报告阶段。进行定性、定量与综合解释,并按设计要求编写成果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