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赵姓是宋朝入泉的皇族。宋赵氏皇族分为太祖、太宗、魏王三大支派。太祖次子德昭第五代孙子缪任福建都转运使居于泉州,“泉之有赵自子缪、子侁始也”,这就是入泉州燕王德昭派。宋高宗从叔赵士珸南渡“迁泉州观察使,知南外宗正事”,是为泉州太宗派。子缪、子侁是赵氏入泉始祖。相传五世,一百多年间是赵氏的“鼎盛时期”,赵氏在泉州成为望族。这期间泉州政治上经济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入侵,宋端宗及帝昺航海至泉州(继而去广东),叛臣蒲寿庚与知州田子真以城降元。第二年宋将张世杰回军攻泉州,“蒲寿庚置酒延宗室欲与议守城事,酒中尽杀之”,南外宗室三千多人惨受其害,在泉州的南外宗正司皇族几乎全部被杀害,只有个别因事外出,或从被掳营地逃回才幸而保存下来,这就是宋末元初“国破家亡”的艰难年代。太祖派在泉州幸存者四人(四由),即赵子缪后裔赵由、赵由腾,赵子侁后裔赵由馥、赵由纯。到了明代,赵氏皇族也沦为老百姓了。但作为历代望族的赵氏,也迎来了中兴时期,这是明代中期的“乡贤名宦”时期。赵氏出了不少文韬武略的人才。如著名泉州解元赵惟珤(古愚公),是闽粤一带知名教授,奉敇广东提督学政。著有《四书管见》、《宋史集要》、《礼经解疑纲目便览》诸编。又如赵桓(字志贞、号特峰),其祖父赵常、其子赵日新、赵日崇,其孙赵世典、赵世徽、赵世攽、赵世文,五代人中八人中进士。又如著名抗倭名将俞大猷的老师赵本学(原名赵世郁)是著名的军事家。
从高宗南渡,南外宗正司迁入泉州,至明末清初,五百多年间南外宗及赵氏子孙经历了“鼎盛时期”、“国破家亡时期”和再复兴的“乡贤名宦时期”。明代著名史学家何乔远诗曰:“宋家南渡刺桐新,凤凰冢上卧麒麟;至今十万编户满,犹有当年龙种人”。正好生动的表现这段赵氏皇族的历史。从宋起至今已经八百多年历史,遗留了赵氏皇族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迹。发掘、整理和研究这些史迹具有深远的意义。(www.xing528.com)
泉州赵氏皇族遗留的历史文化史迹比比皆是。旧馆驿的南外宗正司遗址、平水庙的南外宗正司睦宗院遗址,还有泉州西街甲第巷,原文锦铺境内,有一块地,其形如牛,四肢粗大,鼻上长角,称为犀牛,每当月亮从东方升起,就照耀在这犀牛身上,故称“犀牛望月”。赵氏祠堂就建在这块宝地上,有宋大宗祠记称:“世人元魁踵起,井霞光照耀人耳目,人称神仙点,地得犀牛望月之精,故钟毓特盛”。文中“井霞”即太祖派井霞房,以井霞为传。还有赵令衿建安平桥、赵伯逷建漳州虎渡桥等,泉州许多雄伟建筑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的。泉州九日山石刻记载着很多南外宗官员活动的史实。总之,赵氏文化遗迹仍可到处见到,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反映了泉州赵氏皇族对泉州历史的贡献和社会影响至今仍可寻得。如在原甲第巷宗祠内就有李贽题赠赵特峰的“乡贤名宦”牌匾。南外宗正司及赵氏皇族在泉州历史上留下了一段具有划时代影响的史实,永远记在泉州人的脑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