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化
尝阅泉州《南外天源赵氏族谱》、同安魏王派《赵氏族谱》(又名银同马塘赵氏族谱)、彰化社头魏王派《赵氏族谱》与台北市赵恒惕主编《赵氏尊祖录》等,皆有收录赵由侪“述祖诗”。该诗于上述诸书,与近日搜集侯官陈衍编辑之《元诗纪事》稍有差异,拟以古籍校正。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九月初版,陈衍编辑之《元诗纪事》,著录由侪公作“思亲诗”,其诗末记“《(皇)元风雅》后集虞伯生曰”,而亟思取得后书校核。四年前十一月六日,特至本地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查阅,得知该书名为《皇元风雅》且分前后集,乃有元一代之诗集;系元盱江梅谷傅习采集,儒学学正庐陵孙存吾编类,奎章学士蜀郡虞集校选。为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高丽翻元本,收录于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今特著录两诗并略作说明考释。
述祖诗
悠悠我祖,始于轩丘;既历高阳,秩秩大猷。爰自伯益,舜锡皁斿;中衍事商,造父御周。
征彼徐方,熊熊有功;邑于赵城,大河之东。建氏晋国,耿先其封[1];成宣喻日,畏夏爱冬。
岸贾作难,婴臼立孤;襄子始大,常山得符。于赫烈侯,懋建丕图;肃矣武灵,兆配有虞。
西汉子都,生长河间;暨于唐末,今族居燕。卜迁大梁[2],世系緜緜;厚德丰功,宜永其传。
中罹多难,南历江沱;眷焉吾宗,丰水居多。百川有源,众条有柯;庸修家牒,克俾无讹。
顾予伯仲,忧患多更;瞻叹古烈,自怜其生。其生岂偶,三辰垂精;德业未进,敢不战兢。
我心伊何,常念厥初;感彼霜露,怆然踌躇。奉先如在,宗戚相于;亦有谖草,高堂可娱。
惟忠惟孝,立身有本;嗟尔后进,勗哉自勉。万有能销,斯道无泯;温恭朝夕,云胡不谨。
显亲扬名,俾昌俾炽;善保家声,期于勿替。尚念前人,留心谱系;受天之庆,远及苗裔。
临川吴先生[3]读之而叹曰:“纯粹忠厚,自德性流出,油然冲和之意,真古人之诗也。盖其有本,是以若此。”
又曰:“中山年少于吾[4],吾不敢以友命之也。”
泰定甲子十月十九日国子司业蜀郡虞集书[5]
思亲诗
予读鲁斋许文正公七月望日思亲诗[6],因见其天理沛然,自胸襟流出,永感者闻之,必增其悲;具庆偏侍者,繇此宁不加敬?自思兄弟往年,当丧乱之余,不幸失怙,藉慈母教养成人,真昊天罔极之恩也!辄推广其意,而述五言古诗一篇五十二句,以纪平居之怀,纳之书藏,将示后人,俾知所自云尔。(www.xing528.com)
庚戌岁二月望日中山居士赵由侪识[7]
一自先君逝,行将四十春;音容寻旧梦,感慨试详陈。
已叹生缘浅,还思故国屯;吴江悲血战,粤峤困车辚。
共咤艰危甚,尤惊赋敛频;朔风吹广野,赤日照流尘。
既洒呼天泪,方为辟地民;抚时非往昔,感愤竟湮沦。
翕霍传梅外,仓皇问水滨;诸孤随弱母,大恸向秋旻。
越岁宁戈甲,归乡辨穸窀;酹觞号雪夜,扶柩履霜晨。
家绪中微甚,人间事一新;孩提慙不肖,操守赖慈亲。
络纬灯前教,襜褕膝下驯;田庐勤保任,门户几忧辛。
文献由先德,扶持荷化钧;萱华明晚景,荆树际芳辰。
眉寿斟琼蚁,春晖奉绣茵;虽非登执要,自不厌清贫。
弩力尊天爵,勤心报太伦;归全期不忝,化俗异还淳。
信墨存家乘,传芳待后人;年年思雨露,岁岁省松筠。
至念通天地,长歌感鬼神;珍藏归韫椟,大孝慕终身。
南丰赵母立夫人圹志云[8]:“岁丁丑,伫禹公殁,子侪六岁,价四岁耳。”夫人出万死一生,亲葬公而教养其子以成其家。侪既尊德乐道,价又勤生致养,能如侪之志;其女适危氏者,孝敬亦不移。夫人身安心和,享孝养者三十余年而后终。君子曰此非宜报其勤苦也!盖其积德之盛,所以感畜冲和者,有非偶然矣!集与侪有千载世外之交,信其内行淳备,故知其所以事亲者,非止甘旨之奉、温凊之宜、宴闲之乐而已。夫人读书习礼,亦未易以世人之斈悦之也。临川吴先生读其述祖、思亲之诗而叹曰:“真哉!所发哀而不伤,此古之作者,非常人所及也。”集窃感吴先生之知言,故书而识之,俾示其子孙。
泰定元年岁在甲子十一月己酉国子司业蜀郡虞集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