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早在西晋年间就传入泉州,晋太康九年(288年),九日山始建了泉州最早的佛教寺院“延福寺”。隋唐间泉州佛教已相当兴盛,唐宋间泉州观音信仰十分强烈。《福建省志》认为:“闽人祭祀观音,由来已久。最早的观音寺是晋江安海龙山寺,建于隋代。唐宋时期,福建各地都有观音寺。”
安海龙山寺主奉观音菩萨,传说,东汉时高僧一粒沙行经安海北,见大樟树十数围,瑞光顶现,乃雕千手千眼观音祀之,座下石井树根犹存,人奉之曰“观音佛祖”,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台湾有400多座分灵寺庙。
紫帽山灵应岩普照寺初名观音院,清道光《晋江县志·卷六九·寺观志·城外寺观·普照寺》:“普照寺:在三十三都紫帽山灵应岩下。唐·天佑中,僧善操建,初名‘观音院’。宋·治平中,赐名‘普照’。”
永宁慈航庙俗称“顶亭观音宫”,古称“鳌东观音庙”,唐贞观年间(627—648年)建。
北宋时期,泉州观音崇拜史迹:
1.铁灶山上有宋代摩崖造像3处: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2.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泉州郡守蔡襄主持建造洛阳桥期间(1053—1059年)。相传,观音菩萨化身为一老妪于江边搭茅为屋,画地为井,广施药茶,数万民夫因此疗病却疾。洛阳桥建成后,老妪不见了,人们悉知其为观音化身,乃在原茶摊之处兴建“古井禅寺”奉拜。
3.泉郡接官亭又称“黄甲街观音大士亭”,为何招待官员的接官亭会出现佛堂呢?相传,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黄甲里人陈欧炳在朝为官,告老还乡时,太后闻知陈乃泉州人氏,素知泉郡乃海滨邹鲁,礼仪之乡,遂将佛堂上观音大士像赐之带回,陈返乡后,遂择吉日良辰,将观音大士像安奉于接官亭内。此后,接官亭又名观音大士亭,香火日盛。
4.清源山赐恩岩寺奉祀的观音石刻造像,系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年)匠师依地表天然巨岩雕凿而成,明代思想家李贽楹联:“不必文章称大士,虽无钟鼓亦观音。”
5.晋江东石南天寺,据《闽书》引泉州《淳祐志》云:“元祐间(1086—1094年),民夜间见光相,镌白衣观音像于岩端。”(www.xing528.com)
宋代泉州的观音信仰,与杭州上天竺寺的观音信仰关系也很密切。据咸淳《临安志》记载:“曾鲁公(晋江人)庆历(1041—1048年)问道杭州,至天竺瞻礼,中途见衣素妇人,谓通行僧元达曰:‘上座同曾舍人来耶?舍人五十七入中书。’语迄不见。已而如其言,实观音灵现也。既蔡端明襄出守杭州,曾公以十万钱为匾,求蔡公书灵感观音寺。”曾公亮(999—1078年)与蔡襄同为北宋名臣,他们此举对家乡的观音信仰起了推波助浪的作用。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的泉州刺桐港为“东方第一大港”,曾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靖康之难(1126年),宋室南渡,迁都临安(杭州),政治中心南移;建炎三年(1129年),管理皇族之“南外宗正司”迁泉州。斯时,北面一片战火,泉州偏安一隅,三千皇族居泉。泉州的历史地位上升,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次中心地位的“陪都”;泉州市舶司为朝廷财政的重要依托;当时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最高的东西塔、最长的安平桥都是那个时代在泉州产生的。
南宋朝廷注重观音崇拜,也直接推动泉州观音信仰的传播,并留遗存:
1.晋江金井西资岩五尊石佛雕像(仅存三尊),据《福建通志》载,为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创建,正中如来佛,两旁观音、势至,妆金身,赤足踏莲台。
2.浮桥观音宫,位于鲤城区浮桥镇石笋桥引桥下,傍水望江。浮桥在北宋时尚以舟为梁,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始改建为石质桥梁,并在桥头南北两端建寺、石塔。
3.东西塔石刻观音浮雕像。“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流传于泉州的这样一句俗语,形容做人要堂堂正正、顶天立地,像东西塔一样伟岸挺拔、巍然屹立。凌空双塔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也是泉州人勇于开拓、敢拼善赢的精神写照,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均建于南宋,西塔“仁寿塔”原为五代木塔、宋代砖塔,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改建为石塔,至嘉熙元年(1237年)完工,先东塔(镇国塔)十年而成,规制和东塔同,略小于东塔,高45.06米。双塔均为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的花岗石塔,就佛教含义,五层塔代表大乘教“五乘”(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每层四门四龛各有两尊人物浮雕像,双塔共计160尊中外历史上对佛教颇有建树的名家像。其中,西塔第四层有一方石刻观音浮雕像,唇上留有八字胡须,旁刻“观音大士”四个小字。
唐宋间是泉州观音信仰最狂热的时代,元杂剧《目连救母》之“发慈悲观音度生”,正是这种宗教文化土壤的产物,也体现那时的观音已具有超度地狱鬼魂的功德,蕴涵着深层宗教文化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