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南婚俗区域:明显差异、男性与女性角色区分、男性承担责任

湖南婚俗区域:明显差异、男性与女性角色区分、男性承担责任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其中也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可以划分出湘资和沅澧两个婚俗区域。其二,湘资区送亲客一般都是男性,沅澧区则大多为女性。其三,湘资区新人在婚后二或三天回门,沅澧区虽然也有在第三天回门的,但很多地方都在第九天或第三十天。湘资区这一责任大都由男性承担,显系儒家礼制影响较深的表现,仅永州府属少数县份例外,而沅澧区基本上由母、嫂等女性完成。

湖南婚俗区域:明显差异、男性与女性角色区分、男性承担责任

本文所谓的婚俗,指的是正常初婚习俗。湖南的婚俗有着相当强的共性,除了普遍所行的礼制外,最为明显的加奠雁礼以鹅代雁、婿不亲迎、哭嫁等多项指标各地表现基本相同。但是其中也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可以划分出湘资和沅澧两个婚俗区域。

它们的差异主要有三点:其一,湘资区一般是婿不亲迎,而沅澧区虽然严格说来也是婿不亲迎,但出现了一些变化,很多地方新郎都在婚日往女家行奠雁礼,然而先花轿而返。其二,湘资区送亲客一般都是男性,沅澧区则大多为女性。其三,湘资区新人在婚后二或三天回门,沅澧区虽然也有在第三天回门的,但很多地方都在第九天或第三十天。

婿不亲迎,显然是不合礼法的古老行为。沅澧区出现的奠雁先返,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习俗,虽仍不是与新娘同归,但当地人已将此看成是亲迎了。如澧州所谓的“婿亲迎”,便是在奠雁后“先反,俟于门”。靖州也是准备花轿、鼓吹到女方家,新郎登堂奠雁以后先回家。不难看出,当地人乃是以其自己的理解来诠释、执行礼制的。此殆教化方式传播文化的共同特点。

不亲迎也罢,所谓的新迎也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新人不能在一起。若加以推究,其间大有原因。湘资区不少地方非但不亲迎,而且花轿进门之前还要暂避。如祁阳县在花轿进男方门之前,男方全家大小都要回避一段时间,只用有福泽的两位妇人接轿。这样的习俗相当普遍。何以要如此呢?东安县的资料说不回避将来就会不和睦。因此在花轿进门之前,不少地方都要举行厌胜仪式。最常见的是宰牲,甚至请儒、释、道家者流施法。如兴宁县在花轿到来之前,主人在门外设立香案、米盘,请赞礼的读书人迎向彩轿,撒米厌煞,走事的杀鸡或宰猪,称作“接轿”。衡山县则在新妇入门的时候,一定要用僧人道士迸水喝煞,并且还有用僧道主持拜堂礼的。由此看来,婿不亲迎乃是出于一种独特的观念。(www.xing528.com)

女家送亲,应该代表整个家族。湘资区这一责任大都由男性承担,显系儒家礼制影响较深的表现,仅永州府属少数县份例外,而沅澧区基本上由母、嫂等女性完成。如辰州府是以母亲或嫂子送亲,保靖送亲的为父母之外的男女,凤凰、永绥则是姑娘姐妹或母嫂姐妹,至少都不排除女性。这显然是古老的“蛮风”遗存,而未尽合乎礼法者也。

由于区内的一致性都较强,难以看出进一步的分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