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志(修订本):陇西道教的历史与现状

陇西县志(修订本):陇西道教的历史与现状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教起源于古代的巫术,其信仰内容,具有我国的历史性与民族性的特点。道教传入陇西较佛教为早,佛教兴起后,而道教仍并行不悖。道教的神庙陇西有观、庙和宫。陇西道教即属全真派的华山派。落实宗教政策后,于1985年1月21日成立陇西道教协会,会长王至全于1986年被选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

陇西县志(修订本):陇西道教的历史与现状

道教起源于古代的巫术,其信仰内容,具有我国的历史性与民族性的特点。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又叫天师教。尊奉老子为教祖,把老子《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后发展为好几派,主要为正一派和全真派,正一派道士出家,俗称火居道士或家道士,全真派道士须出家。

道教传入陇西,当在东汉末。三国时青牛道士封衡,字君达,陇西人,为当时著名医师。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招引四方术士,问养性之法,其中就有他。当时曹操依他所言行之有效。可见在道教开创之始,即传入陇西。晋代雷王保,字安国,陇西人,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孝武帝太元六年(381年)辞官,游西和州白石镇,入西峰清岩洞修道,此时道教已很昌盛。金朝萧真人,降服怪兽于紫霄观,不再行妖作怪,民众安宁(详见《北极殿碑记》)。元代杨明道,陇西人,安炉城隍庙,服气炼神,号正一道士,活百余岁。道教传入陇西较佛教为早,佛教兴起后,而道教仍并行不悖。实际上本县民间一般人只存在着敬神的思想,既不管宗旨信仰,也不问道教佛教,更不管佛道派别,而只是进庙门就磕头烧香,迷信求福而已,至于舍身出家的人,才有喇嘛、道士之分。喇嘛、尼姑应住寺庵,道士应住观、宫、庙等。陇西庵观寺院的住持有时却没有严格的分限,如城隍庙住的是唐喇嘛,钟灵寺住的是王道姑,这种现象就讲不清教义和信仰了。道教的神庙陇西有观、庙和宫。城关有:紫霄观、玉皇观(又叫天庆观或天爷庙)、元德观、西观、祖师庙(又叫北极宫)、太清宫、雪山庙、火祖庙、药王庙、碧玉宫、三官庙、东岳庙、关帝庙、文昌宫等。宫观内供奉老子、玉皇大帝、吕祖、八仙、送子娘娘、斗母神、魁星、文昌帝君等神像。道教本是多神教。

道教宫观的内部组织很松散,十方丛林的主持人也叫方丈。出家的叫道士或道人,女的叫道姑(陇西叫姑姑子)。不出家的一般也叫居士。修炼有成就的叫仙,最高的称真人,一般对于真人名号的要求标准很高。

解放前,正一派道士大都依靠在民间度亡、作道场和宫观内的“香火”布施为主要生活来源,全真派道士大都靠庙产、香会、布施为主要的生活来源。少数游方道士也有借行医(为人治病或卖草药)、卜星相为生的。陇西道教即属全真派的华山派。解放后,道教徒多己还俗,绝大多数有正式职业,自食其力,依靠劳动为生,宗教活动方面,如斋戒道场等仪式,只在宫观内进行;个人修炼,大都按自己信仰的修养法各自安排做功。(www.xing528.com)

解放初期全县有道姑、道士40余人,主要集中在城关,活动点在北关祖师庙,参加活动的道士6人,道姑8人。1958年反封建斗争后停止活动。落实宗教政策后,于1985年1月21日成立陇西道教协会,会长王至全于1986年被选为省道教协会副会长。确定活动地点在南安乡家宫殿祖师庙、周家庄雨师宫、仁寿山老君殿。现有道士8人,道姑8人,俗弟子4人。

由道教派生出专门靠念经、超度、看风水、治病为职业的一类人叫阴阳(不同于专讲五行学说的阴阳家),他们好像是信道教,其实是藉道求食的迷信职业者,不是道士,也不是居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