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王保 字安国,陇西人。幼敏惠,长忠孝,行医济人。东晋成帝咸康、永和间历任耀州(今陕西耀县)刺史,西蜀南路利州转运司,廉能正直,称为“神明”。孝武帝太元五年(380年),特晋升为金紫光禄大夫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太元六年(381年)辞官到处漫游。死后陇人怀念他,在城南湫池湾立祠,奉为祈雨之神。祠庙后来移到三品石山,日久倒塌,清世宗雍正九年(1731年)又重建。
姚弋仲(280~352) 南安赤亭(甘肃陇西)人。世为羌族首领。西晋末,率部东迁榆眉(陕西千阳东)。所率部族有数万人。先后投靠前赵、后赵。石虎时,迁居清河(山东临清东),后受任为冠军大将军。后赵灭亡后降晋,作了车骑大将军、大单于,封高陵郡公。
姚 萇(330~393) 字景茂,弋仲第24子。姚襄死,率部下降于秦,升迁为龙骧将军。苻坚淝水之战失败后,他率羌人独立,称万年秦王,年号白雀,进据北地(今陕西耀县东南)。不久擒杀苻坚。白雀三年称帝,国号大秦,都长安。在位时与前秦苻登互相攻击。
彭献忠 字琦夫,襄武人。先祖汉大司马彭宣,有威烈,子孙由于避乱,寓居陇西襄武,于是成为望族。献忠对部下宽厚,行为端正。唐德宗嘉许他明敏仁厚,特别看重。历任朝请大夫,加金紫内侍上柱国。宪宗元和初,封襄武县男爵、知内侍省,加冠军将军,充左神策护军中郎将,奉职三朝,竭尽心力,肩负重任,树立功勋德威。
武唐信 陇西人。元初以都总帅提兵陕西。奉命督率民夫工匠,疏导嘉陵江上流险滩,以便于漕运,七旬完工。又奉命督夫匠办粮运,陆路自武兴(今陕西洛阳)而上,修险路108渡,经秋越冬,计运粮8万有奇。修悬崖阁道3600余间,桥梁64座,避水患30余渡,从此行人便利,漕运畅通,蜀道可长驱而入。
韩 缙 字子云,陇西人。明成祖永乐进士。以博学能文,任吏部给事中,缙详细陈述时政,建树甚多。不久转南京户部郎中。历事三朝,才名显著,学者称为关西韩夫子。
汪 寿 字永年,世显九世孙。明永乐初,荫袭指挥同知,守巩昌20年,以靖边功晋升指挥使。英宗正统间,屡立战功,历任都指挥使,调升都督佥事,镇守凉州。孙子汪麟以祖荫接任指挥使,累迁至陕西掌印都司。退职还里,敬贤达,恤孤弱,赈饥寒,助婚丧。
李逢春 明永乐举人,朴实严肃刚毅,清介性成。初任山西荣河县知县,提升为石州(现山西离石县)知州。每到一个地方关心抚爱人民,剔除积弊,纠察奸吏,事迹详见《石州宦绩志》中。石州崇敬祭祀他,陇西列入乡贤。
阎 字庭,原为江都人,以世袭指挥 事籍隶巩昌。气宇轩昂,性格刚毅,执掌卫事,军政并举。关西连年有灾情,他呈上经略安抚防卫的策略。巡抚都御史嘉奖他有干才,荐举任把总,率兵巡缉汉中、凤县,宣达德威,问明主从,不妄杀一人。盗平,晋升都指挥佥事,防守阶州、文县时,勤操练,谨军情,每战身先士卒。
祁继祖 嘉兴人,以世袭指挥同知落籍巩昌。明神宗万历年间,继祖任贵州游击时,土司安邦彦作乱,谋犯省城,他奉命潜下龙里(今贵州龙里县),一鼓而破莲花堡。又与参将王建中等率兵5000进剿姑荡,焚寨200余处,斩首500余,穷追渡河溺死者无算,又焚烧了他们的积聚,数万贼粮绝自散,叛乱平息。升征南副总兵。
阎化谆 陇西人。明光宗泰昌间恩贡。任吴桥(属河北)令时,乱兵践踏山东,京城震动,化谆多加防御,城赖以全。运河决口,运道不通,化谆捐俸筑堤,根治了河患。化淀淤为良田数十顷,数百年后人民受益。在家孝敬母亲,母寿112岁,为人瑞。
刘甲科 字荐吾,陇西人。明末清初秀才。家中穷困,有气节,好学能文,尤长于诗,语出惊人。有富人子,羡慕他的才名,值连绵雨,带着千钱周济他,酒肆上遇了面,当时有歌儿在旁,甲科取钱付与歌儿,富人子发怒而去。友人责怪他,他说:“我虽贫,却不愿受人怜悯,怎让那贵豪买取我呢?”地方官吏听到此事,想引用他,而他鄙视官场,便避居莲峰山。诗稿数十卷,王予望在福建任官时,印了早时所记忆的他的诗,见者皆叹服。《未央宫怀古》、《淮阴侯》七绝诗选入清初《诗话》中。当时同王予望称为“陇西双凤”。
陈长复 字来心,陇西北关长巷人。郎中陈恒之孙,清雍正进士。少聪明过人,出外求师,日诵千言,凡五经全史,诸子百家之书,无不研求。他的文章高超雄浑,称为关中才子,考官有“旷代逸才”的称许。著有《寿山集》,文选存武尚仁《搜珠集》中数篇。
马荣朝 字上卿,号红崖,陇西北关人。清雍正进士。任河南西平县知县。《红崖赋》脍炙人口,传诵一时。《福堂遗稿》诗作数首选存《搜珠集》中。
秦子忱 名都阃,号雪坞,陇西人。军人,曾任兖州都司。事迹家世不详。清仁宗嘉庆二年(1797年)曾写《续红楼梦》一书,嘉庆四年(1799年)印刷问世。1986年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又以《秦续红楼梦》书名再版发行。
侯树衔 字翰冰,陇西县城东街人。清宣宗道光道士,曾主讲兰山书院。皋兰张国常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历任四川兴文、威远、铜梁等县知县,常深入民间了解人民疾苦,重视人才。后由川返家时正值巩昌城失陷,病故于天水。著有《可舣亭诗文集》。
田际春 字芳村,陇西菜子乡人。笃行孝友,苦学成才,周济穷人,敬重长者。任崇信教谕时,更精读一部《礼记》,清咸丰年间中进士,供职刑部主事,病逝京都,未得展其抱负。吴御史柳堂挽联怀念。(www.xing528.com)
何据德 字明之,陇西县城西街人。清朝末年以训导注册投效,委崇信儒官。在职期间给诸生制定月课,认真考核,经年不倦,评定等级,并在自己的薪俸内发给奖赏,崇信文士就逐渐懂得研究学问。回乡后官府聘为南安义塾师长。知府周景曾办理城防,派他为杨凌霄的帮办,为筹粮筹饷制造火药军械竭尽心力。事后议叙五品军功,仍于家塾教授童生。
武 镳 字子愤,尚仁四子。清德宗光绪进士。点刑部主事。截取四川阆中县知县,继调署理拱县,有才有识,矜持不苟。
郭 峻 陇西北关人。明进士郭充四代孙。知府唐树义重修威远楼、创修文峰塔及巩昌府学宫时,峻慷慨捐制钱3000串,十属县儒官联名题赠“有功名教”匾额和锦轴。
马泰祥 字如意,陇西南乡人。幼经商,后弃商入伍,循化地区不安宁,随巩昌营游击赴河州,游击负伤,泰祥奋身救回,授予宁远汛经制。清穆宗同治四年(1865年),因兵围巩昌,分兵攻宁远,宁远知县文弱,束手无策,泰祥力主一面飞报巩秦阶道求救,一面坚守城池。城被围月余,劝城中富户出粮出钱,在四更天夜寒时,给守城民夫烧米汤或面糊,人民感激,齐心坚守。曹军门解巩昌围,以泰祥保守宁远有功,保升都司。五年巩昌城破,逃散人民赴宁远求食,泰祥设法救济。巩昌城收复后,劝其回乡,千方百计告贷,以至典当了衣物给他们帮助盘费。周军门文翔赋闲时,卖掉北关楼房一所,以巨金慷慨捐助。
祁文焯 陇西北关人。嗣唐长子,以世职任巩昌营千总。清穆宗同治五年(1866年)城陷而死。
祁文煜 字灼庵,陇西北关人。嗣唐幼子,清穆宗同治武举。袭云骑尉世职,代理伏羌汛千总。讲义气,周济邻里。重视发展实业。此时地方上有了粉坊、糖坊,他创立了酒坊。
左延龄 字锡九,陇西商人。性豪爽,精武术,有胆略。清穆宗同治五年(1866年)城陷。事后,知府汤聘珍安抚流亡散民,兴复商市,他承办官制车骡,办理运输,饷项流通,粮运畅行。民间争端,皆听从他评议。因积极奉公,曾保举五品顶戴,后来报捐县丞,知府周景曾赠送匾额。殁后训导何据德有挽词:“才略岂易言,四十年殚力从公,精明强干孰为偶;死生原有定,一霎时委心辞世,萧条落寞我犹怜。”
祁兆庚 字西园,陇西北关人。清德宗光绪年间任江苏阳湖、南汇及四川射洪等知县。襄武书院设立后,知县李寿芝捐廉修补,兆庚慨捐制钱一千串,添作办学经费基金。
王有义 陇西菜子河人。清朝末年为糊口,赴兰州入梨园演习净脚,善唱,积年家计渐裕,人亦知其名。年过40无子,兄有仁为他买一妾,夜入房,有义见妇面带泪容,问其故,原来是丈夫因赌博债所卖,有义劝慰,即出房请嫂嫂相伴。天亮后,央媒寻找本夫来领去。事兄如父,乡人称颂。
汪 凌(1879~1943) 字淡如,又字玉汝,陇西首阳乡南坡营村人。清光绪末年廪生。在首阳镇下街设馆教私塾多年,当时附近地区的青年后学,多受到他的培养。为当地人所敬重。汪一生重视地方公益事业,倡议集资刻制了乡贤遗著《襄武人物志》、《蠹书》等木版,印书发行,保存地方文献。民国26年(1937年)负责经修首阳镇街上的长宁桥;第二年又开修首阳南川渠,先行察看水源,从韩家门引莲峰河水灌首阳南川一带到滩儿下。此渠今犹受益。
杨 琛(1880~1940) 字玉如,陇西县城东巷人。17岁以第一名进秀才。后从舅父侯镜塘去四川,署重庆府经历。不久帮助巴县(今重庆)审理狱案,详察案情,谨慎量刑,处理明断,于是案无积牍,狱中无滞押的犯人。民国初回家,后去兰州,任过省议会秘书、烟酒局科长等职,历15年,考绩保荐西固(今舟曲)县县长,因年老请辞未就任。回家后以读书写字自娱。民国22年(1933年)县上请续修县志,写成了《财政志》和《建设志》稿本二卷。
祁荫杰(1882~1945) 字少潭,号漓云,陇西北关人。清德宗光绪进士,任礼部主事,袭云骑尉世职。辛亥革命后托疾辞官回乡。少有诗才,诗作清逸隽永。韩瑞麟誉为“祁漓云鸿飞于陇西”。著有《漓云初草》、《漓云贡草》、《闰秋吟馆诗草》、《水云香阁诗草》、《前后韬罗词》等,集为《漓云诗存》三卷。部分选入《陇右近代诗钞》。
祁荫甲(1866~1946) 字樾门,号梦蘅,陇西北关人。清末随父去杭州,任过浙江青田县知县。辛亥革命时期参加同盟会,任过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留守处秘书。当过《民主报》副刊编辑。后奉黄兴之命回甘肃,曾负责筹办垦殖协会甘肃分会,未获成功。后经办税收,长期任甘肃财政厅秘书主任。50余岁退职回陇西。诗词负盛名,所著《梦蘅馆诗话》受人赞赏。
马元凤(1901~1957) 字鸣一,陇西文峰镇人。民国11年(1922年)兰州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民国大学。1924年加入共青团,同年,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极投身于北京学生反帝反军阀的斗争。1926年3月在“三•一八惨案”中被段祺瑞政府军警打伤。5月,根据李大钊指示同明仲祺等人召集北京学生联合会发表宣言(马起草),不慎事泄,明仲祺被捕。迫于追捕,由李大钊介绍去广东参加大革命。6月,由中共党员杨信学介绍,在广东国民党中央党部军人部任干事,后由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政治部主任林伯渠介绍到该部五十七团任政治指导员。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逃到武汉,在新编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二十九师任政治部秘书并代理主任。民国17年(1928年)春在湖南五十五团策动兵暴受挫,由党组织派往醴陵搞农民运动,与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取得联系,奉命破坏萍株铁路。事后国民党政府派兵搜乡,元凤以异乡人口音不同,被迫潜往汉口,未找到党的组织,从此和党脱离了关系。后回到甘肃,在国民党甘肃省党部当过特派员。1936年红军过境北上,甘肃“铲共义勇队”第三支队司令部裁撤后,接着甘肃绥靖公署同省政府派马元凤为陇西县“清乡”委员会主任,他会同县长刘应福组织民团,将前“铲共义勇队”三个分队正副队长委任为三个民团的正副团长进行“清乡”。民国33年(1944年)后任过榆中县长、甘肃省田粮处副处长等职。民国36年(1947年)选为立法委员。1948年一度曾离职跟随胶轮大车干商运工作。兰州解放后,随郭福金等去宁夏当和谈代表,行至中途,宁夏和平解放。1957年“反右”中投黄河自杀。
何冠山(1885~1960) 原名其治,陇西文峰镇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武汉陆军中学上学,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民国2~4年(1913~1915年)在保定陆军中学毕业。任保定陆军见习军官,后历任陆军第一师连、营长及军阀孙传芳部旅、师长等职。1929年在北京陆大学习。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任抗日联军第九师参谋长。1939年5月调任河南第四行政区保安副司令兼博爱县县长,1941年任第九军第五师宝鸡留守处主任,1947年退役。1952年冬回陇西。他特长书法,晚年摆文具摊、写信维持生活。1956年为陇西县人委委员,1959年补选为甘肃省政协二届委员。
刘祖(1915~1966) 字化南,陇西县城劳动巷人。南京国立政治大学毕业。幼年丧父,家贫,依靠祖母、母亲出卖苦力维生,寡妇孤儿,生活艰苦。读书学费全赖亲友帮助,犹屡次中途辍学,上大学前曾先后在陇西师范和附小当教师五年多,大学毕业时已32岁,求学勤苦,发愤向上,才华出众。毕业后在甘肃省政府民政厅当科员,民国37年(1948年)考取了国外留学生,未成行。解放后在陇西师范当副校长,陇西中学当教员。1963年县上成立县志编委会,他是编辑工作人员之一。主编有《建置沿革》、《纪事上、下》初稿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