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志(修订本):杨栋的慷慨捐献与勇敢行动

陇西县志(修订本):杨栋的慷慨捐献与勇敢行动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 栋 陇西人。以秀才捐陕西兴安府定远厅同知,有惠政,期满告归。又响应筹借军费,捐献银万余两,得到总督恩麟的嘉许,上报其事以知府衔任用。同治四年八月回军又围城,兑率其族人凤鸣登城固守,一面恳求提督曹克忠来援,曹以军饷匮乏为由而推辞,兑即慨然助银4万两。排行老二,人称为莫二师。他说:“总得60人。”准备第二天集合众人来动工,但他于当晚招来他家兄弟侄男等八九人着手动工,到天明时已将柱子换妥切了。

陇西县志(修订本):杨栋的慷慨捐献与勇敢行动

杨 栋 陇西人。官宦后裔。父早死,家道中落。明嘉靖中,来往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经商。一日从河州回家,天尚未亮,在途中拾遗银300余两,就携囊复返回河州,经访察得知失主张愈,是公差所解饷银,原物奉还,分文不受。州长官樊相听到此事,准备上报请求褒奖,栋坚辞而作罢。后举为乡饮宾。

孟敦素 字华庵。陇西人。重孝友,说话算数,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办妥,性格豪爽,讲究义气,慷慨轻财。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逢年荒,敦素出粟减价出粜,救活了很多人。又军需急紧,代民众完粮。县官当时想征收偿还,敦素请缓期到秋收后。县官商议加息,敦素坚持照原数收,官民都高兴。本县人士请县官褒扬。又敦素孝敬双亲,生时赡养周到,殁后尽礼尽哀,举为乡饮宾。

祁 兑 字悦亭,陇西北关人。以秀才捐陕西兴安府定远厅同知,有惠政,期满告归。善于理财致富。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在家闲居,为了保卫地方,他捐资办团练,整饬军备。又响应筹借军费,捐献银万余两,得到总督恩麟的嘉许,上报其事以知府衔任用。同治二年(1863年)狄道、渭源城陷,回军逼近陇西县境,兑率团勇击退回军。同治四年八月回军又围城,兑率其族人凤鸣登城固守,一面恳求提督曹克忠来援,曹以军饷匮乏为由而推辞,兑即慨然助银4万两。围解后,九月回军又围城,风鸣战死。当时商贾停市,多人逃走,银粮两空,每粮一升价涨到800串,且无粮可购,兑捐粮出钱,力顾城防,并开设官钱局流通市面,兑为局绅,即日开张,陇西城内粮米商市遂开始交易畅通。因城防劳绩保换二品顶戴并加花翎。同治五年(1867年)大旱,军民都无粮可吃,兑捐出存银数万两救济,常说:兵荒大乱,身家难保,要钱作何用!于是捐输毫不吝惜。多年操心城防,积劳致疾,这年八月十九日病殁。而城于二十日夜疏于防守,为回军所破。

康 润 字德庵,陇西首阳乡树坡寨人。性豪爽,善应对。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年),回军多次经过树坡寨,全家搬至兰州避居。后来当了新任文县某知县幕客,于同治六年路过陇西,见满城尸骸暴露,触目伤心。到了宁远(武山)县,进见知县张已山,诉说他想掩埋陇西失城后久露的尸骸,苦无经费,张同情慨助俸银100两。润再请向各方面筹集,转函秦安、伏羌各知县解囊捐助。文县某知县也赞此义举,大力襄助。润会集所捐银钱派人带至陇西,会同当地官绅觅失雇车在城关各街巷搜检尸骨运埋于东城外东阙坪(现苗圃),堆丛冢二个,大的为男尸,小的为女尸,经两月掩埋完毕。同治九年(1870年)傅先宗军门曾在这里建白骨塔一座,立碑记其事。(www.xing528.com)

莫如珍 陇西北关人。木工巧匠。生于清咸丰年间,光绪初年,学艺于南安乡东区王家坪王祥师。排行老二,人称为莫二师。三弟莫如和、五弟莫如杰,人称为莫三师、莫五师。如珍心计灵巧,当时陇西各庙宇兴修的戏台,多出于他手。建筑戏台依地形地势设计,或高(东岳庙戏台)、或低(北关祖师庙戏台)、或宽(北坛戏台)、或窄(北关会馆戏台),与建筑总体配置协调,十分相称,各异其趣,博得地方人的赞赏。他与三弟给文庙雕刻了两条龙,他的一条较为精巧,观玩者啧啧称赞;另有李铜匠配了个铜球,成为“二龙戏珠”,是他手工中最精工的。“夕牛望月木雕亦系珍品(现尚存)。还有一段“换柱”的故事,据传西堡药王庙建成后,有一根中柱木质不佳,主管人意欲抽换,请教于他,问能换否?他详细观察后作了肯定可换的答复。又问需若干人?他说:“总得60人。”准备第二天集合众人来动工,但他于当晚招来他家兄弟侄男等八九人着手动工,到天明时已将柱子换妥切了。于是轰动一时,名噪城内,传为佳话。他家门前原有一座跨街楼,名“莫家楼”,据传原名“鲁班楼”(早被拆除),上悬“笔传巩艺”的透花金字匾额一面。他家能工巧匠,世代相传。

史汪氏(1859~1956) 陇西县城塔寺巷人。夫经商,字号增盛公,生意兴隆,资本巨万,所置基业甚多。她未生子女,曾过继杨姓子,并收养一女,嫁给常姓。丈夫死后,收养子懒惰成性,染上吸鸦片的恶习,不几年,家产几乎被荡尽。史汪氏就于民国25年(1936年)将房院全部献给地方兴学,计宅址一进两院。院后还有场地一块,除暂留前院西房3间1座自住外,余皆献公,作为女小校址(今为二小操场)。当时县上议定给史汪氏列教师名额一个,按月领取工资食粮,以供生活,直至解放后继续支领。1950年,史汪氏已年逾90高龄,生活不能自理,就移住南乡柳树林常姓养女家,养老送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