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品供应
中药铺,清末,县城有济义生、蔚泰堂、裕厚森、合顺西、复盛永、义美通、裕厚长、义美丰、福盛昶、春益堂等14家,炮制中草药,配制膏、丹、丸、散出卖。至民国末,县城、东铺、首阳、菜子共有41家,以蔚泰堂、济义生、裕厚生、合顺堂、复盛昶、义美丰、春益堂等18家经营规模较大。另有西药房4家。解放后,经公私合营为城关、文峰两个医药店,销售中西药。1956年成立中国药材公司陇西县公司,下设中西药批发门市部、西药门市部和2个公私合营门市部。1963年在首阳、菜子、通安设3个医药购销门市部,1965年又在云田、福星、马河设3个门市部。1970年始在城关、首阳、文峰、菜子先后设立中西药批发门市部。1972年将通安、云田、福星医药门市部并入供销社,医药供应由供销社经营,1984年又分设。至1985年县医药公司有5个中西药批发部和11个零售门市部,全公司有职工109人。
1978年全县供应大宗中药78种,销售额32.9万元;西药销售额9.3万元;医疗器械20多种,销售额5.3万元。1985年底中药销售额较1978年增长1.1倍,西药增长18.9倍,医疗器械增长1倍。
二、药材收购
陇西中草药资源比较丰富,根据药源普查,经济价值较高和广泛应用的有党参、当归、桑叶等40多种(见前《自然资源•植物》)。尤以党参、当归、黄芪产量多、质量佳,运销省内外。1985年全县有文峰、城关、首阳、福星、通安驿、马河、云田、菜子8个药材收购站,经营药材购销,收购旺季,各乡设点收购。野生药材年收购20万元左右。
三、药品制作
1949年前后,城乡各中药铺出售配方中草药,一般都经加工炮制。有的中药铺还自制十全大补丸、藿香正气散、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等丸、散药10余种。1956年始,县药材公司设有中药加工场。加工的片剂有党参、白术、当归、苍术、厚朴等89种;炮制的有紫菀、白术、甘草、冬花、黄芪、蒙花等22种。每年生产加工炮制中药1.25万公斤。1985年加工场有职工4人(老药工1人、质量检查员1人、工人2人)。占地面积223平方米,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其中,仓库90平方米。有切药机1台、炒药机1台、磨刀机1台。
1970年10月成立县制药厂,地址北关(今地毯厂),有厂长1人,老药工1人,工人10人,厂房20间,粉碎机1台、碾糟1个、铡刀2把,办厂基金1000余元。丸制中成药品有银翘解毒丸、六味地黄丸、逍遥丸等5种,在县医院临床使用,后由于资金困难、原料不足,1972年停办。
1971年陇西生化制药厂建成,生产力勃隆胶丸、肝浸膏片、1:2肝浸膏、抑尿灵、肝平、胰酶素、胃膜素等15个品种,1985年产值25.4万元。
70年代开始,县一院、二院、西北铝加工厂职工医院、陇西有色冶金机械厂职工医院先后设制剂室。制剂初为注射用水、配制麻醉药品。1985年县第一人民医院制剂室有职工8人,制剂房9间。重点生产10%、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奴夫卡因、注射用水。年产4.3万瓶,产值5.39万元。是年经省、地、县药检部门检验,发给《医院制剂许可证》,制剂满足本院需要,外销漳县等医院。
四、药政管理
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药品的管理工作,以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县卫生局(科)依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通知,对药材公司出售和医院使用的药品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封存停用药品,控制使用麻醉药品,对毒药、限制性剧药加强管理,明显标志,单独存放,专人管理,慎重使用。1984年7~8月,卫生局按照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查处十八种中药材伪品的紧急通知》,组织中药材人员35人,全面检查了县医药公司中药库房4个,医药销售门市部10个,基层药材收购站8个,县级医院中药库房3个,乡卫生院中药房24个,厂医院和卫生所中药房5个,村医疗站210个,个体开业户46个,游医药贩20个。全县查出伪劣药品6种共77.5公斤,折金额242.94元;可疑药品4种共100.5公斤,折金额388.96元。
1985年卫生局确定由1名副局长主管药政工作,并配备专职干部1人。同年,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和甘肃省卫生厅甘卫药﹝1985﹞25号文件精神,县卫生、公安、工商、医药局向省、地主管部门一起对全县23个医药制剂和销售部门验收发放三证(制剂许可证、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经验收,发制剂许可证的有县第一、二医院,西北铝加工厂职工医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有陇西生化制药厂。发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有省医药公司陇西购销站、武都医药公司陇西购销站、陇西县医药公司、城关医药站及鼓楼门市部、文峰医药站及第一门市部。属县级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有菜子、首阳、通安驿医药站。县卫生局还与公安、工商、经委等部门监督销毁了县医药公司76种霉变、过期、淘汰药品,价值3.8万多元。查处个体开业行医、游医药贩9人,无证明游医10人。出售假天麻、假红参等假药材者2人,无证者令其停业,假药当场没收销毁。
五、中成药应用
1980年根据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的统计,常用的中成药有73种:乌鸡丸、壮腰健肾丸、百花定喘丸、镇江膏药、牛黄上清丸、牛黄清火丸、羚羊感冒片、三七片、健身片、健脾丸、骨刺丸、小活络丹、附子理中丸、参苏理肺丸、保和丸、通宣理肺丸、黄连上清丸、银翘解毒丸、附桂理中丸、银菊感冒片、龙胆泻肝丸、参苓白术散、风湿骨痛丸、石斛夜光丸、还少丹、鸡骨草丸、二益丹、人参再造丸、六神丸、固精丸、大活络丹、杞菊地黄丸、九味羌活丸、补心丸、养荣丸、橘红丸、防风通圣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木香顺气丸、疏风活络丹、参桂再造丸、牛黄解毒片、止咳青果丸、当归丸、跌打丸、白带丸、竹沥膏、痛经丸、加减地黄丸、首乌丸、逍遥丸、十全大补丸、香砂六君丸、四消丸、风湿关节丸、胃灵、养血生发胶丸、藿香正气丸、香砂养胃丸、气痛丸、石斛明目丸、艾条、妇科十味丸、开胸顺气丸、磁硃丸、珍珠层粉、安神补心丸、六合定中丸、麝香回阳膏、山楂丸、解表化痰丸。
六、土单验方
1.验方
用法:先将前3味煎汤,去渣加红白糖温服微取汗。
主治:感冒初起,头痛、怕冷、无汗。
(民间流行)
2.单方
吸水梨(即冬化心梨,浆化后冷冻收藏)
用法:用凉水化冻后取汁大量服之。
主治:流行感冒,症见发热、口舌干燥,重者有鼻出血,中医称瘟疫伤津者。
(据旧县志记载陇西在1919年发生流感,死亡甚多,唯服此方者即可治愈)
3.验方
药物组成:桂枝6g 炙百部9g 紫菀6g 白前3g 荆芥3g 陈皮3g 杏仁6g 桑皮6g 甘草3g(如鼻有出血时加天冬、麦冬、生地各3g,初起者姜皮作引,以后去)。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百日咳
4.验方
药物组成:桂枝5g 僵蚕6g 生地8g 玄参5g 马勃5g 青黛5g 绿豆9g 薄荷5g 二花5g 连翘5g 甘草3g(如两侧发肿加白芷4g漏芦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痄腮
5.验方
药物组成:五味子9g 酸枣仁9g 山药9g 当归6g 元肉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眩晕(西医指美尼尔氏综合征)
(杨丹山 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师)
6.验方
药物组成:一方,银珠(即辛红)3g 炉甘石5g 麝香0.3g或0.6g和匀研细。
二方,生大黄10g 马钱子10g 鸡蛋3个入水适量同煮鸡蛋熟。
用法:疮面洗净后用一方药外敷,1日换1次;用二方鸡蛋,每日空心服1个,9日为1疗程。鸡蛋破者勿食,药渣及水深埋处理,煮药锅最后处理,不能再用。
主治:淋巴结核(陇西人称鼠疮)
7.单方
药物组成:未成熟掉落的毛桃数粒,于新瓦上焙干,研细备用。
用法:外敷,1日1换。
主治:新生儿臀部溃疡(陇西称小儿髋疳)
8.验方
药物组成:鲜蒲公英、鲜薄荷、鲜二花叶各取5g,捣为泥状。
用法:外敷患处,1日1换,还可煎服,1日1剂。
主治:腮腺炎
(张尔康 县政协主席)
9.验方
药物组成:大九地180g 当归150g 焦术180g 杜仲90g 酒苓90g 川续断90g 共为细末,蜜炼为丸,每丸重9g。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丸,黄酒冲服。
主治:习惯性流产
10.金刚风疾散
药物组成:朱砂9g 辰砂9g(水飞) 明雄9g 巴豆霜6g 共为细末。
用法:生蜜开水冲服,小儿每服0.3g~0.6g。
主治:小儿风疾诸症
(汪耀德 民间中医)
11.验方
药物组成:棚砂6g,在火上煨热。
用法:桑叶汁调擦外敷。
主治:小儿口疳(www.xing528.com)
12.单方
药物组成:皂角研细末
用法:用陈醋调涂,左歪涂右、右歪涂左。
主治:中风嘴脸歪斜
(杨作楷 通安中心卫生院)
13.单方
药物组成:生驴鞭1条,虾米120g,混合煮食之。
用法:连服食7日可愈
主治:阳痿症
(杜正强 县中医院中医师)
14.单方
药物用法:蛇咬伤后,速找网蜘蛛3只,置患处,即能吸尽毒汁,见蜘蛛腹胀大,即放入凉水中去毒,另取1只,交替使用。
15.割法
见小儿疳疾,在手掌内侧食指与中指连接处割开皮肤少许,取出皮下脂肪如米粒大,妥善包扎,通治五疳。
(贾垚 县中医院)
16.验方
药物组成:生、炙黄民各15g 党参15g 当归、炒白术、鹿角胶、阿胶、苏梗、焦杜仲、棕炭各9g,炒川断、广陈皮、酒白芍各6g 菟丝子12g 砂仁、甘草、酒苓各3g。
用法:每月连服6剂(6日)遂停药,下月再服。随月份增大,药量减轻。
主治:冲妊虚弱、数度流产。
17.验方
药物组成:竹叶6g 葛根6g 防风3g 桔梗3g 党参6g 甘草3g 附片4.5g 生姜9g 大枣3个。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主治:产后中风头痛,病邪在表。
(何丕承 原城关中心卫生院)
18.中风病的针灸
(1)闭症
治法:平肝熄风,启闭开窍,降火豁痰。
主穴:人中、十二井穴、太冲、劳宫。
针灸手法:速取十二井穴点刺放血(三棱针),其他穴位均用泻法。
随症选穴:神志渐醒则减十二井、人中,以免损伤气血,酌加百会、印堂、风市、三阴交、足三里,相机图治;牙关紧闭加地仓、颊车;语言蹇涩加通里、哑门、廉泉;吞咽困难加照海、天突等穴。
(2)脱症
治法:回阳固脱
主穴:关元、神阙、百会。
针灸手法:关元、神阙、隔盐大艾柱灸,百会用药状灸。
随症选穴:虚汗不尽加阴郄;鼾睡不醒加申脉,小便失禁加水道、三阴交、足三里。
(3)半身不遂(中风后遗症)
治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主穴:肩颙、曲池、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解溪、昆仑。
针灸手法:治疗本病首先以缪刺法取手足三阳经腧穴,以振奋阳气,疏通经脉治疗1周。继则取患侧上述诸穴,曲池可透少海,合谷透后溪穴等。
随症选穴:上肢配大椎、肩外俞;下肢配腰阳关、白环俞;肘部拘挛加曲池,语言蹇涩加廉泉、通里。
(4)面瘫(中风后遗症)
治法:祛风通络、调和气血。
主穴:地仓、颊车、合谷、阳白。
配穴:不能抬眉加攒竹,鼻唇沟平加迎香,乳突痛加翳风,颏唇沟歪斜加承浆;舌麻、味觉消失加廉泉。
针刺手法:地仓穴透颊车,一针两穴,补合谷,其他穴位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0~20分钟。
并配合验方加味正容汤:
药物组成:羌活9g 防风9g 秦艽9g 半夏9g 木瓜10g 白附6g 僵蚕9g 熟地15g 天麻9g 全虫15g 气虚加黄芪15g 党参15g 血虚加丹参15g 熟地15g
19.筋痹(坐骨神经痛)
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主穴: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昆仑、肾俞、大肠俞。
配穴:风市、殷门、承山、丘墟、风池、八胶。
针刺手法:捻转进针,平补平泻手法。当针刺到一定深度后,继续捻转加强针感,并泻环跳、秩边穴,使针感由臀部向下放散至足背,效佳。
如疼痛昼夜不止,可配合服用筋痹验方:
药物组成:鸡血藤15g 当归10g 牛膝15g 川断10g 灵仙10g 地龙12g桂枝10g 元胡10g 白芍12g 甘草10g 木瓜12g 每日1剂,冷水煎服。
(李恒山 县中医院中医)
20.验方
药物组成:制附片20g(先煎1小时)干姜10g 桂枝10g 法半夏10g 细辛6g 炙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1日1剂。
主治:老年哮喘反复发作,经年不愈。
21.验方
药物组成:苦参30g 百部30g 消毒药棉30g
用法:上药共煮2小时,取药棉烘干。然后用雄黄末6g,拌和,做成15个棉球,每晚将1个放入肛门中,饭前饭后洗手,用1剂可愈。
主治:挠虫病
(李世英 县中医院中医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