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志:第五节群众文化的成果

陇西县志:第五节群众文化的成果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5年文峰镇办起了第一个文化俱乐部,组织青年开展读书看报、演戏、下棋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有8名同志分别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戏剧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甘肃分会、中国文化学会甘肃省群众文化学会吸收为会员。1953年7月,民众教育馆改称陇西县文化馆

陇西县志:第五节群众文化的成果

一、群众文艺

陇西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丰富多彩、绚丽璀璨的文化艺术,流行于民间。

彩绘雕塑 古建筑寺庙,大多饰有民族传统的香草云子、几何图形、山水人物、万字图案、太极图案等彩绘,颜色以绿三彩、蓝三彩为主,采用装、填、粉、勾勒等笔法,色泽艳丽,雄奇堂皇。砖、木雕浮雕、立体、半突起等艺术形式。画本取材为琴、棋、书、画,花、草、鸟、兽,渔、樵、耕、读,博古及八仙、十八罗汉、四爱等应有皆有。清末殷昭文,民国牛月樵,皆以彩绘寺庙、幔子、街灯、连环画而负盛名,所画三皇治世、《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西游记》中的人物造型逼真,各具情趣。文峰镇老艺人王芝明吸取故宫的彩绘艺术,结合自己的彩绘实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1984年新建的仁寿山大厅彩绘,即是他的手艺。

剪纸、刺绣 出于妇女之手。图样有现成的,也有自出心裁的。吉祥如意、双喜万寿、喜鹊登枝、五谷丰登、鱼闹莲及春牡、夏莲、秋菊、冬梅等剪纸,多为贴窗花、糊彩灯或布置洞房、迎新辞旧时装饰之用。刺绣一般绣在枕头(套)荷包、台布、门帘、沙发套及鞋、袜、围兜上。

社火 俗称秧歌,为春节期间的主要文娱活动,大的自然村一庄闹一台社火,小的自然村联庄闹。正月初八九开始到十六七卸架。社火队有龙灯、狮子、旱船、面壳子、竹马(又名黑驴儿)、膏雨、手灯、腊花姐(装扮的姑娘)等,在队伍行进时和玩龙、舞狮、跑船活动中,配有抬鼓、钹、锣、小号等(双泉乡部分村的社火队还有八面鼓,四至八面鼓为一队)。演唱节目有《张连买布》、《两亲家打架》、《牧牛》、《花亭相会》、《南桥担水》等,演唱时则配以管弦乐器。武打剧目有《吃瓜》、《财神图》等,节目短小精悍,乡土气息浓厚,深受群众欢迎。

高跷 又名高腿,是秧歌的另一种形式。一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演出。各扮成故事中人物踩高跷行进表演,或择场地演唱。马秧歌,为化妆成不同特征、形象的人物骑马过街,前有一骑探马报信,后有一对丑角压阵,所过店铺均鸣鞭炮、小爆竹欢迎。此外,县城和沿川大的集镇,在春节期间有唱秧歌调子的活动,用鼓、镲按节奏击响,招引群众,由一人独唱或二人对唱,唱词多为现成的话句,也有临时自编的,无固定地点,一般在街头巷口闹哄。

唢呐 为民间最流行的器乐,有小鼓、磐碗、梆子相伴,用于婚嫁喜庆、丧葬祭祀奏乐及地方戏曲、秧歌伴奏。婚庆日迎新娘,唢呐吹奏轻盈欢快的《八步》、《放风筝》、《十里亭》等乐曲,丧葬中吹奏凄凉伤悲的《孔子哭颜回》、《老龙哭海》、《孟姜女》、《五更盘道》等哀乐。

解放后,民间文化艺术,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发展,剔除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不健康的部分,创作和编演了反映时代风貌的新内容,使民间文化艺术得到了继承、发扬和光大。1955年文峰镇办起了第一个文化俱乐部,组织青年开展读书看报、演戏、下棋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1958年“大跃进”中一哄而起,全县办起了273个俱乐部,45个业余剧团,58个文化站,79支歌咏队、78个音乐组,为时不长又悄然而散。

“文化大革命”中,民间文艺、传统戏曲统统被斥之为“四旧”而封禁。“革命歌曲”、“故事会”、“地头赛诗会”等作为人们在紧张生产、劳动之余有所替代的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

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艺事业大解放,许多老艺人刮掉长须登台演传统戏,民间文化艺术获得了新生。1980年开始先后有首阳、三台等16个公社办起了文化中心、文化站,全县39%的行政村办起了青年民兵之家,开展图书阅览、文化娱乐、农业科技讲授、球类象棋等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1983年对农村业余剧团演出节目在县城进行调演,至1985年,全县有农村业余剧团54个。

陇西县乡文化站一览表

二、文艺创作

1976~1985年,全县共举办美术摄影、创作等辅导培训班42期,参加学习255人次。1984年碧岩乡以回乡知识青年为骨干,办起了有80人参加的《碧草文学社》,学社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作品27篇(首)。《春芽》、《渭涛》、《小帆船》、《小星》、《峰影》等文学社团相继脱颖而出,形成了一支200多人的文艺创作骨干队伍,有13名同志的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小戏曲《挑女婿》,故事《王仲甲大闹靳家楼》,小说《烟嘴》,国画永寿图》、《明天的春》、《春》、《春满人间》获省级作品奖。国画《百花盛开》、电影宣传画《李时珍》还参加了全国美展。歌曲《飞向金色的远方》被评为全省1980年优秀歌曲之一,舞蹈《莲花鼓》评为甘肃省民间舞蹈优秀节目,在甘肃电视台播放。13首陇西民歌被编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有8名同志分别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戏剧家协会、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甘肃分会、中国文化学会甘肃省群众文化学会吸收为会员。(www.xing528.com)

书法 陇西素称爱好书法之乡,清时有王予望、冯尽善、杨朝栋、赵世魁、李朝栋、赵运昌、刘文炳、柴时中等名书法家。冯尽善还著有《书法要诀》,刘文炳写有《书谱》。同治年间兵火后,佳作多失。1966年5月开始“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运动,民间和文化馆珍藏的古书画又彻底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书展活动,一些年事已高的书法爱好者也多被邀参加。县文化馆有时举办书法培训班,节日期间在威远楼、仁寿山公园举办陇西名人书法展览。一些年青书法爱好者朝夕临摹,练习书法之风空前盛行。

三、县文化馆

民国23年(1934年),按照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民众教育馆暂行规定》,成立了陇西民众教育馆,隶属县教育局。馆址利用府隍庙(今城关粮油供应站),设总务、教育、生计3部,每部设主任1人。另设公园1处(今县委),体育场1处(今文化广场),由陇西中学管理。馆内设图书室,有藏书801册;阅报处,备报纸3~4份,象棋1副,开展阅读、下象棋等活动。庙内有茶摊,民间艺人围坐品茶唱“江湖”,时或有外来艺人说书。1950年6月19日,由县人民政府派员接收民众教育馆,馆址借用万寿街大兴书局(私房),10月迁火神庙。1952年4月,迁汪家洞(今县剧团住址),改正殿3间为办公室,大殿3间为阅读室,有馆长1人,干事4人。1953年7月,民众教育馆改称陇西县文化馆,人员编制未变。1959年10月与县图书馆合并,迁腰门街。1968年5月迁新街(现人民法院),有正、副馆长各1人,干事3人。1968年改名为县革委会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美工组,1971年恢复陇西县文化馆,经1969、1979年两次维修,有房屋50间,面积达750平方米,职工增至19人。1983年迁县城文化广场,省、地、县投资100多万元,建成面积达3100平方米,高5层的文化馆大楼。内有图书室、成人阅览室、儿童阅览室、电动游艺室、陈列室、展览室、排练室和小剧场,可容纳9000名群众参加各种文化活动。馆址前为1.3万平方米面积的广场,有4米高的《柳毅传》中的龙女牧羊塑像,150平方米的龙戏珠喷泉,600平方米的花圃,1500平方米的草坪,50米长的画廊,是供人朝夕游艺活动的县城文化中心。

电影宣传画《李时珍》

国画《永寿图》

王予望书木对联

冯进善行草中堂

杨朝栋书《声闻四达》

牛月樵四扇屏

李朝栋书中堂

馆办活动,1976~1985年,利用鼓楼、文化广场橱窗,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刊登新闻报道2400余篇,评论文章、宣传画、文艺作品900多篇,新闻图片1700幅。1976年开始,每年春节、元宵节举办灯展、灯谜、楹联赛等群众游艺活动,先后在新街、万寿街、西街、文化广场举办灯展。每年展出彩灯初为100多盏,1985年达到1000多盏。1983年文化馆大楼建成后,项目增多,有电视录像放映、周末友谊舞会台球、象棋、电动游戏、评书茶座、陇西文化名人展、美术书法作品展、地方戏曲清唱等。

1980、1982年省文化厅授予陇西县文化馆“先进单位”、“模范文化馆”荣誉称号。1982年12月,县文化馆出席了在广西浦北召开的全国文化馆工作会议。1985年9月全省城市群众文化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陇西召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