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烟草加工业
明末,陇西即种植黄烟叶,手工生产水烟。清同治年间有祁姓在北关西街(今水渠沿,号名景和森)、线店巷北(今北关职业中学操场南部,号名景和德)设烟坊制作黄烟丝,销川、鄂等省。清同治五年(1866年)后均停业。民国年间,烟丝业有发展,除产黄烟丝外,还产红、绿丝烟。据县商会统计,民国32年(1943年),烟丝同业公会有会员46人,民国36年(1947年)纳税烟丝业56户。1949年48家,年产300~400万斤,仅次于兰州、榆中、临洮,居甘肃第四位。1956年成立公私合营陇西县烟丝厂,合营18家,资金6.5万元,厂址2处(通达巷、头天门巷)。1958年转国营,1960年产品为烟丝(绿、黄水烟)、旱烟、纸烟,固定资产原值0.52万元。1962年从业22人,总产值4.02万元,产烟丝12.38吨,纸烟9箱,旱烟2.39吨,产品销甘肃、江苏、四川、陕西、云南等地。1965年停办。
二、食品制造业
1985年,县属食品工业3个,全为商办企业,总产值1708.4万元。
粮油加工 60年代以前,北山区为畜拉人推的石旱磨,渭河沿川和南山沿河地区则为水磨(分平轮、立轮),油脂加工用人力木榨。70年代后随电力的发展,磨粉机、粉碎机、碾米机及小型机械榨油机和千斤顶榨油遍及城乡各地,逐步代替了旱磨、水磨和木榨。现仅首阳、南山和个别边远山区仍用石磨加工。1959年,本县建立机械化面粉厂陇西县面粉厂,1960年4月投产。4部钢磨,240吋,动力234千瓦(柴油机)。1961年改为电动。1973年制粉工艺由电机运改风运,进粮、打包两端安装运输带。同年开始油料加工,产食用植物油800吨,1985年拥有磨粉机、平筛、擦麦机、刷麸机、榨油机等机械设备114台(套)。生产能力为面粉2万吨,食用植物油4000吨。面粉年平均产量1.5万吨,相当于初期产量2400吨的6.3倍,食用植物油800吨,产值708.5万元。除供应本县外,还承担甘南4县和渭源的面粉加工,油品销往江苏、天津等地。
屠宰及肉类加工 清乾隆末,山西太原人张某迁居陇西北关,以屠宰猪、腌肉为业,其后代累世操持。清末民初,白姓、杨姓、景姓和张姓均先后腌制腊肉、火腿。但从业者不过五六家,年产量1.5万斤,销往兰州,张姓所腌最佳。民国10年(1921年)后,远销西安、汉中、天水、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酒泉、张掖等地。民国35年(1946年)年产高达130万斤,从业130余人。1949年后仍有个人腌制,本地或兰州销售,1955年前后均停业。此外,秋冬两季有腌驴肉、腊羊肉,以北关张姓、回民肖姓所制最为著名。
1970年,甘肃省食品公司陇西肉联厂建立,厂址文峰铁路道北。冷库容量1582吨,库温-18℃。初主要产品为鲜冻猪肉、动物油脂。当年鲜冻猪肉1620吨。1971年始,原料综合利用,搞生化制药。有饲养场、屠宰、冷藏、肉制品、制药5个车间,1970~1979年,企业实行商业核算,1980年起改为工业核算。并不断改善工艺流程,主要是屠宰车间输送由轨道链条改为自动链条,成为半机械化操作;新建360吨结冻间,扩大库容,冻结工艺由2次变为1次;改重力供液为氨泵供液,提高降温效益。总产值1980年为369.16万元,1985年为934.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80年的1.43万元提高到1985年的2.82万元,翻了一番。有职工244人,主要设备155台,固定资产原值247.2万元。冻肉3517吨,肉制品75吨,动物油25吨,生化制药15个品种,药品产值25.4万元,占总产值的2.7%。同时还增设口条、心、肚、脐等小副产品的精加工。
糕点糖果、豆制品、酱油、醋加工 民国时,合顺西、蔚泰长、春益堂、升积永等商号就有加工。品种有点心、水晶饼、绿豆糕、芝麻饼、提糖、蛋卷、什锦等。糖坊用黄糜加工焦糖(红色,脆)、白糖(白色,粘),醋坊用麸皮制醋等,基本自产自销,糖少量销渭、漳、洮、岷等县。1985年企业2个(县办1个,城市街道办1个)。
1959年县副食品加工厂成立,1962年有工人15人。1972年改称县副食品加工综合厂,现名县食品加工厂。初有糕点、饼干、江米条、酱、醋、豆腐、粉条等8种产品。1980年总产值37.62万元,净产值8.44万元。1982年后新增红外线100千瓦烤炉2台,40千瓦铅铬合金丝电炉1台,冷饮机10台,饼干机1台以及糖果机、汽水机、酱油生产设备等,国家投资近20万元,新建砖木结构厂房3000余平方米。设备总动力由建厂初期的30千瓦发展到180千瓦。分设酿造、糕点、冷饮、豆制品4个车间,职工63人。产品有点心、饼干、芝麻饼、月饼、蛋糕、苹果酥、到口酥、糖果、雪糕、冰淇淋、汽水、酱油、醋、豆制品共40余种,产量逐年增加。1985年糕点、饼干产量达260吨,产值65.5万元,净产值14万元。
县春蕾酿造厂主要产糕点、面包、雪糕,1984年投产,隶属县劳动服务公司,1985年从业25人,专有设备7台,固定资产原值5.9万元,产值9.0万元,产糕点16吨,面包15吨,雪糕13吨。加乡镇食品企业产品,基本满足全县城乡市场。
三、饮料制造业
民国以前,陇西酒坊用小米酿造黄酒。清末,始酿白酒,原料以高粱为主,制粬用大、小麦、青稞等。设备为粬室、酒窖、灶台、蒸锅、冷缩锅、木甑、酒匙、粬模、酒坛、酒柜等。方法与外地同,俗称烧坊,为家庭手工业。民国21年(1932年),有6家经营。民国31年(1942年)发展到22家,产品销兰州、岷县、临潭等地。以永丰积、源发茂、合裕永酿制较早,源发茂在兰州开设“荣盛源”酒庄,销量较大,1949年后逐渐停业。1957年甘肃省定西地区陇西酒精厂筹建,1959年底投产,厂址文峰铁道北,国营中型轻工企业,初属食品工业部,1957年改属甘肃省工业厅,1958年又改属定西专署,1960年归甘肃省轻工业厅辖,1969年又划属定西地区。附设陇西酿酒厂、新陇葡萄酒厂两个分厂,设酒精、制粬、电气、锅炉、机修等车间,主要产品为医药酒精,1968年达到原设计能力1.6万吨。另有白酒(新陇白酒,1965年产;巩昌白酒,1981年产;陇山大曲,1982年产;陇山特曲,1985年产;陇山二曲、瑶池液)、新陇葡萄酒(红、白2种)、二氧化碳。1985年产值1890万元,人均利税1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较1960年产量增长118倍,产值增长9.9倍。建厂27年来累计生产酒精24万多吨,创利润7500余万元。拥有专业生产设备700余台,固定资产原值1000万元。60年代实现了连续糊化、连续糖化和生产过程仪表自动控制等生产工艺重大改革。1964年酒精质量达到医药酒精部颁标准,1981年又达到GB394-81三级国家标准。1979年,医药酒精荣获甘肃省优质产品称号,至1985年先后6次被省、地评为模范先进企业。产品畅销甘肃、青海、陕西、四川、河北、新疆等省区,供医药、化工、食品、军工生产用。
四、纺织缝纫业
纺织业 民国初,始捻麻绳(扎绳、井绳、揹绳、缰绳、驮绳、套绳、车绳),操作工具为手摇车、捻绳胚、合绳车、行车、合绳瓜。产品供本县及毗邻县份,并远销陕西。民国16年(1927年),县政府在贡院(今一中)设立平民工厂,后改为民生工厂。分纺纱、毛织、栽绒,编栽毛毯,民国18年(1929年)停办。民国20年(1931年),县监狱成立出品所,织造毛毯、土白布。民国29年(1940年)11月,襄武、南安二镇纺织社先后成立,由兰州购进铁轮织机2架,自造布机数架,日织土布6匹,约76米,民国33年称延华毛织厂,资金30万元(法币)。民国35年南安镇纺织合作社改名县益民工厂,有资金300万元(法币),分织布、毛编、栽绒,有技工6人,徒工24人,年出土布1200余匹,栽绒马褥400条。1951年成立益民麻绳合作社,手工产麻绳。1958年改为县纤维纺织厂,1960年主要产品有麻袋、地毯、袜子、手套,产值1.34万元。1970年转为县文峰综合厂。
1974年9月,县地毯编织厂建厂,1975年4月投产,生产工艺美术品——京式出口地毯。1982年后,洗毯、烘干改为红外线电炉箱,增置地毯机钢机梁40副,1985年,总产值36.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2.3万元,职工137人,设染线、织毯、平毯、剪花、绘图车间。累计产手工地毯9067平方米,年均824.27平方米。产品正品率年均77.92%,但设备不配套,无洗毛、梳毛、纺纱等工艺流程,影响产量、质量的提高。
缝纫业 过去,一般人的衣服全由妇女手工缝制,用具为剪、尺、熨斗、针。民国初,有手摇缝纫机3架。后逐渐发展成裁缝铺,并有了脚踏缝纫机。但仅加工普通衣服,贵重衣料则仍为针工。1949年全县有裁缝50余人,鞋匠36人。1953年建成县城关缝纫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地方国营县被服厂,从业仅10余人,从事来料加工生产。1960年从业人员发展到41人,产值1.28万元。1962年又退为集体所有制。1985年底有北关、鼓楼、西郊3个生产车间和门市部。产品为服装、皮衣(1985年产)、弹花、网套等,职工102人。缝纫机、弹花机、打包机共65台,固定资产原值8.2万元,产值34.5万元。同时,缝纫机遍及城乡家庭,基本代替了手工。
五、机械工业
明洪武六年(1373年),巩昌府设立军械局、鞍子局,制造盔甲、刀、矛、弓、箭、铁炮、马鞍等。清代乾隆年间,东街李德、李福兄弟开设德福铜器铺,制作锣钹器皿,后代李应铸造农业生产用的犁铧,其他匠铺制铲、镰、锄等。民国36年(1947年),有手工铁工36人。
1958年在全党全民大办工业的推动下,由农具社、翻砂社、木器社、五金社4个集体手工业社合并成立县机械厂,有职工近100人,固定资产7.71万元。产品为犁铧、镰刀、铲子等小型农具。1962年更名为县农具厂,职工增加到近300人。固定资产32.74万元,拥有C618普通车床、皮带车床、钻床、刨床、化铁炉等设备。主要产品有6行播种机、山地步犁、3齿自动耧、人力车、镰刀、犁铧等。1967年,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试产03型草料粉碎机、30型万能粉碎机、65型、200型磨粉机以及电动机(7千瓦)、动力过桥、人力车轴头等。1974年试产拖拉机内配件齿轮油泵,1979年造出SB310型齿轮油泵。1980年更名陇西液压件厂。截至1985年,全厂设铸造、精加工生产车间和管理股室,职工186人。国家先后投资318.7万元,拥有各种设备1995台,固定资产原值达376.5万元,总产值121.4万元。年生产能力为齿轮油泵1万台,机油泵2万台,实产CB46、CB32型齿轮油泵1万台,S195型机油泵2万台,达到生产能力。齿轮油泵填补了甘肃农机工业的空白,分别用于大、中型拖拉机、推土机、矿山机械、汽车柴油机等,行销国内20个省、市、区。
1969年陇西有色冶金机械厂建于东郊王家坪,原名冶金工业部陇西冶金设备制造厂,现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中型重工企业。1969年生产能力以各式机床、车床及备件、挤压工具为主,1972年正式投产。1973年后变生产各种机床为生产冶金工矿备件为主。年产各种设备和工矿备件5000吨,各种高锰钢、炭钢及有色铸件8000吨。但由于产品结构不均衡,尚未达到设计能力。全厂设8个生产车间,4个辅助车间。产品有各种齿轮、轧机、水压机、高压泵、球磨机备件,烧结机、破碎机、焦炉设备及备件,各种铸钢件、铸铁件、锻压件、结构件,矿山用多种纤头,各种轧辊、阀箱、阀体、多孔轴承座、离心式风机转子,各种减速机和采冶选、有色冶金非标准设备。产量,钢1.2万吨、电炉钢1200吨、铸钢件3000吨、铁件1450吨、锻件1450吨。1981年无氧化装置获冶金工业部科技成果奖。1984年一字型硬质合金纤头、1985年铸钢轧辊创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优质产品称号,1984年加压浸出釜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鉴定,为我国首次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大型卧式酿浸釜,用于金川二期工程,耐腐蚀、耐高温、高效率,提炼钴、镍。(www.xing528.com)
1970年,县拖拉机站转为农业机械修配厂,以修理柴油机、拖拉机为主,又修又造,产品有S195缸盖、曲轴195-2C起动齿轮、喷镀磨损曲轴、2512型台式钻床、变压器、50型拖拉机液压系统滤网、管路总成等。分设铸造、精加工、修理3个车间。
至1985年,全县有机械工业3个,均属全民所有制企业,部属1个,县办2个。有金属切削机床436台,其中,大型机床66台,高精度机床11台,重型机床7台,有锻压设备43台。产品由1958年的10余种小型农具发展到农机配件、各种机床、冶金工矿备件等1600余种(项)。总产值达2183.7万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14.8%,为1958年的114倍。固定资产原值5869.6万元。
六、造纸业
民国前,陇西无造纸工业,仅个别商号手工沤制黄色粗厚纸(俗名马粪纸),包糕点。1966年,筹建县造纸厂,1969年投产。设备787型纸机1台,年生产能力600吨,职工68人。产品为包装纸、有光纸,以麦草为原料。1979年装配1575型造纸机为主的制浆造纸生产线,直至1985年1月投产(因供水、供气、白水处理不配套所致)。设计年生产能力2400吨,实际年生产能力1550吨。有职工305人,固定资产原值369万元。产品由原来单一的有光纸发展成为书写纸,并具有生产凸版纸的能力。设制浆、造纸、维修、动力车间。同年4月和兰州造纸厂技术协作联营,并对造纸白水(主要含滑石粉、纤维悬浮物、氯)采用气浮法处理,回收水40%,加以利用。拥有蒸球、浓缩机、打浆机等造纸专用设备53台,总产值223.9万元。1982年有光纸质量经省检验评议,名列全省第二名。
七、印刷业
民国时期,先有首阳同仁堂木版印刷的《襄武人物志》、《搜珠集》等,民国27年(1938年)后忠义书局、大兴书局有3台石印机,印刷《陇西民声》报、《陇西青年报》、陇西地图等。1958年县印刷厂成立,职工51人,有圆盘机2台,产品为一般印刷品。1971年主要设备有四平机、切纸机、铸字机4台,产量49.5吨,产值12.35万元。至1985年有职工43人,设备拥有量27台,主要设备增加了四开平压机、打样机、液压信封机、对开切纸机。主要产品有学生作业本、办公用品(稿纸、信封、布告、票据、报表、账簿),产量109.1吨,产值24.56万元,为建厂初的2.4倍。累计实现利税103万元。
民间早有制皂的习惯,冬春自用。民国26年(1937年),陇西师范组织学生用油脂、碱、皂角、香草为原料制作。民国28年(1939年),山西人秦某在陇西开设家庭制皂坊,后多有习做者,至夏季则制黄色条皂销售市面。北关回民手工熟皮(主要用料黄糜面、土硝),缝制皮衣,销本地和四川。1970年筹建陇西氮肥厂,1972年投产,初属县办,1973年改为定西地区办。第一套设备生产能力为3000吨合成氨,实产合成氨226吨,氮肥(折合含氮21%)750吨,产值15.2万元。1979年2月增建二套设备投产,年生产能力达6000吨合成氨,可产碳酸氢铵1万吨。主要生产设备有造气机、压缩机、合成塔和其他金属切削机床、锻压设备16台(套),固定资产原值1100万元。设水气造气、合成、碳化、煤球等生产车间,职工650人。但较好的第二套设备仅断续运行6个月,就因建厂以来连年亏损,于同年秋停办转产,改为甘肃省陇西皮革厂,损失资金700万元。1980年8月开始改建,至1985年相继建成投产。有制革、制鞋、皮化、皮件4个车间,从业914人。制鞋车间主要设备是从捷克引进的年产30万双皮鞋生产流水线,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是甘肃省目前唯一的现代化制革工业。年生产制革品11万标张,皮化品200吨,制鞋品14万双,皮件品2.5万件,各类产品150余种,年产值650万元。是西北规模较大、产品较多的制革和制革品综合企业。1984年和甘肃省皮革塑料研究所共同研究的《稀土在制革鞣制染色的应用》,在皮革初鞣上有一定的创新,扩大了稀土的应用范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大减轻了制革含铬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建材工业 本县地处黄土高原腹部、渭河上游,建材工业原料——砂、粘土、石灰石分布较广,发展建材工业条件良好。石灰生产历史可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明代威远楼是古代陇西建筑材料生产和建筑技术的典范。民国年间小砖瓦窑(手工坯、草秸烧制砖瓦)遍布全县各地,但作为独立的工业行业,是解放后才兴起的。1957年建成文峰砖瓦合作工厂,1958年改为县砖瓦厂,1962年停产,1964年复办,1966年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79年,改名县建材厂。初产手工砖瓦,职工仅43人,至1966年,产值15.83万元,置350型制砖机2台,生产工艺改手工为机制,人员发展到122人。在1966年建40门轮窑1座的基础上,1969年又增44门轮窑1座,后又自制1.2×4M球磨机、350型制砖机、半硬型挤土瓦机各1台。1972年办起水泥车间,1979年新建河浦分厂,以生产机瓦为主。1979年产红砖2716万块,水泥2020吨,产值93.79万元。建厂27年来增设二级搅拌、改进挤出机泥缸结构,采取内燃措施,砖瓦一等品率分别达到98%、100%。1982年获省建材局质量先进、国家建材局质量良好奖;1983年国家建材局授“质量优胜企业”称号;1984年获省建材局质量优胜奖;1985年威远楼牌JCI49—73标准粘土砖冠省优质产品奖。该产品规格标准,表面光洁,色泽柔和,无石灰爆裂和泛霜现象,畅销省内外。1985年产值达172万元,净产值97.3万元,固定资金利用率每万元12418.5元,工资利润率(含税金)每百元109元,为县属企业中经济效益最佳者。1985年年底,全县有建材企业3个,其中大理石厂1个、建材厂1个、水泥厂1个(1985年办),从业431人,产值达193万元,占县属企业总产值1522万元的12.7%。产品由手工砖瓦、石灰增加到水泥、大理石板材、机制砖、瓦。年产红砖3315万块,机瓦184万片,水泥1280吨,大理石板材377平方米。
建筑业 1956年成立县木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地方国营县建筑公司。1963年7月退归集体所有制,改名县修建合作社,从业182人,有瓦、木等工种,进行一般房屋修建,年建筑安装工作量1.24万元。仅有房屋约280平方米,固定资产0.56万元,无任何设备。1971年改名为县建筑公司。至1985年,职工达774人。主要生产设备有混凝土搅拌机、平立刨、电焊机、卷扬机、自立起重架、带锯、车、刨床、开凿机、翻斗机、汽车等85台(辆)。全员技术装备率人均2.49马力。主要技术进步是改人工揽拌为机械搅拌,使用起重架,自制筛沙机,变人工筛沙为机械筛沙,木工生产也成为半机械化操作。施工技术为3层~5层、垮度24米以内的民用、工业建筑,并向高层(7层)、抗强震(6级)方向发展,内设一、二、三建筑工程队、机电、木器生产车间。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405.26万元,木器家具5000件。1983年承修的陇西药材库平库工程获甘肃省优质工程奖,水泥太阳灶获全国太阳灶评议交流会一等奖。1985年承建西北铝加工厂二车间,面积1.22万平方米,超6级地震,垮度24米~30米,排架结构,预制件质量高,埋设件部位准确,得甲方好评。
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
明洪武六年(1373年),巩昌府冶铁所年冶铁8.4吨,制作兵器,配发府州、县兵用。清康熙六年(1667年)巩昌府设局鼓炉铸币。民国时,仅有银、铜、铁匠熔锻制造首饰、器皿、农具的手工业作坊。
县建筑公司承建的西北铝加工厂二车间
1964年,西北铝加工厂(时称113厂,后改东风加工厂)在西郊建厂,1968年秋投产。初属中央冶金工业部,1983年改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兰州公司,为我国三大重点铝加工厂之一,系国家现代化水平较高的中型重工企业。截止1985年,占地面积133万平方米,有职工4716人,设备总重量1万吨,固定资产原值1.4亿元,生产能力1万吨以上。全厂设11个生产车间。主要产品有铝及铝合金管(薄、厚管)、棒(圆、方、六角棒)、型(500余种)、排、板(冷轧板)、带、线(铆钉线、焊条线、导线)、箔(光滑箔、上色印花箔、衬纸箔)、粉(铝粉、镁粉、铝镁粉)、水性铝膏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舶、原子能、电子、通信、兵器、机械、仪表、电力、建筑、交通、冶炼、化工、纺织、商业等行业,畅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近2000个单位,并远销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奔马牌凿岩机铝合金管、1985年水性铝膏荣获国家银质奖,特殊铝合金工艺管、1、2号易燃细铝粉、FLP-4易燃铝粉,光学仪器用铝管、LY12MCZ型材、电梯用铝合金型材、焊条用铝合金线材等11个产品,1979~1985年被评为部、省优质产品。全厂荣获甘肃省质量管理奖,绿化面积占全厂可覆盖面积的90%以上,被誉为“花园工厂”。
1975年办县铝灰冶炼厂,利用西北铝加工厂铝灰进行粗铝制品冶炼加工生产。当年产值3.28万元,粗铝制品(主要是家庭生活器具)0.02吨。至1980年,从业80人,产值21.88万元,铝锭46.46吨,铝制品1.85吨。1981年停产,在五金厂设铝灰冶炼车间。1985年成立县金属冶炼厂,职工18人,产值2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4.6万元。
十一、其他工业
金属家具制造业 1956年办起县城关五金生产合作社,产铁锅、水桶、斧头、菜刀、火炉,修理自行车、人力车等。1958~1968年先后合并于农具社、五金厂、机械厂、民用综合厂、城关综合厂,1971年更名县五金制配厂。没有定型批量产品,主要从事对外加工、修理和制造少量金属家具。设1个生产车间。1978年试制乙炔发生器,1979年在全国西南、西北11个生产单位质量评议会上被评为第5名。1985年有职工71人,产值17万元。生产镔铁制品3.87吨,镔铁取暖用品5.16吨,金属家具300多件,铁制小农具2200余件。生产设备有摇臂钻、电焊机、车床、刨床、喷漆机、剪板机、磨光机、拔丝机、锯床、化铁炉等25台,固定资产原值18.63万元。
塑料制品业 1971年,县文峰缝纫社、县纺织合作工厂、县文峰农具社合并成立县综合厂。现设缝纫、修理、制鞋、淀粉及制品、弹花、网套生产车间,产品为服装、镔铁制品、塑料春秋鞋、淀粉、粉丝等,1985年产值36.8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