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渭工程
渭河是流经本县的最大河流。上游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又无水库调节,无雨旱灾,大雨洪灾。每遇较大洪水,主流改道,河床淤积,河道变迁,冲毁良田。据解放后不完全统计,全县年均冲毁良田约3000亩,沿流部分渠口吊岸,不能灌溉。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逐步把渭河治理纳入水利建设项目。1972~1977年,先后在秦祁河出口对岸至樵家河、崖坪、西三十里铺、西二十里铺科羊河下、南桥头至十里铺、靛坪、北园至下河浦、柴家门、汪家门、尉家店、冯家门、东三十里铺、东四十里铺修筑护堤15余公里,部分地段为混凝土预制小块护坡,国家投资6.58万元,社、队自筹资金0.35万元,净增土地320亩,保护耕地8310亩,当时收到一定效益。但原工程防洪标准低(设计10年一遇洪水),规划不够合理(为争地河床束得太窄),工程措施不当(混凝土预制小块护坡挡不住洪水冲击,基础埋设浅),施工质量较差,后来大部分被冲毁,仅存柯寨崖坪、北园二处1.2公里。1980年全省甘谷治河会议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81~1984年完成冯家门、三台腰儿、渭河窵鸟混凝土堤2.75公里。1985年渭河治理正式列入国家“两西”(河西、定西)建设计划。当年国家在“两西”资金内拨款141万元,修筑混凝土堤4公里,铅丝网混凝土整体浇注,基础埋深4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沙堤用平板振捣器、推土机碾压,坡面种植灌、乔木。净增耕地800亩,保护农田3000亩和附近村庄、输电线路。
西河堤防工程
西河绕城西流过,河床高于县城,平时水量不大,汛期水势凶猛,决堤淹没村舍、良田,危及城垣。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创修西关外河堤,日久水冲倾圮。道光十七年(1837年)知府唐树义倡议集资增修,凿石砌堤,熔铁注其隙。同治九年(1870年)知府汤聘珍榷烟叶捐1000余缗,烟商杨世贵独捐钱200串,委绅士左延龄、原鹏扬等又修补加固,长95丈,基宽5丈,高3丈。民国37年(1948年)秋决堤成灾后,县政府拨款监修。在西园河床右岸修建沙堤,迎水面加筑条石丁坝。后继续整修加固,增加石料堤防。1953年7月29日甘肃省水利厅批准修复西河、南河堤防,派来工程师、技术人员,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成立西河、南河堤防工程委员会,以工赈方式,在西顺门至与渭河交汇处两岸修筑沙堤长1000多米,堤高4米,堤顶宽4米。易冲刷段干砌块石护堤160米,其余地段种植树木。挖填沙砾土17.73万立方米,石方6万立方米。1977年后沙堤不断加固培高,增加混凝土导流墩护岸2公里,国家先后投资2.6万元,基本控制了西河水害,保护了县城和北园的安全。
南河堤防工程
1953年7月29日开始,按洪峰流量每秒250立方计算,周家庄至苟家门两岸筑沙堤4公里。1976年昌谷草滩至肖家川段修沙堤13.67公里。后国家支援材料费3万余元,社、队组织劳力加固沙堤,导流墩护堤5公里,保护耕地7870亩。(www.xing528.com)
锁峪河改道工程
锁峪河下游流经南安乡11个合作社,两岸土地约5900亩,无固定河床,交错流经王家坪、七里铺、家宫殿间。1958年县委提出大战锁峪河,1959年10月15日开工,1960年7月20日竣工。顺胡家门庄下、七里铺至定天公路以北新开河槽200米,与巩哥河汇入蓼西河,完成土方18.8万立方米,国家投资6.74万元。1977年汪家坡至荣丰作沙堤2公里,1970~1984年陇西有色冶金机械厂自筹65.35万元,先后5次兴修加高护堤,从宋家门至七里铺浆砌块石衬砌1930米,基本根除了锁峪河的水患。
蓼西河治理
1976~1980年,宝凤仙家门至张家门、冯家门、党家门、孟家门等段疏浚改道新修沙堤10公里。国家投资材料费,社、队组织劳力修建。1985年8月16日乔家坪决堤成灾后,省拨款8万元,整修旧堤,新修沙堤1050米,铅丝网混凝土护坡230米。
另有莲峰河王家沟至三合口沙堤5.35公里,保护2790亩土地和董家堡、谭家庄的安全;科羊河庞坪下那坡沙堤混凝土护坡0.2公里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