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及其以前,一直沿用古老的简易人力畜力农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机械迅速发展。50年代后期广泛推广新式改良农具、胶轮大车、架子车等。60年代后,动力机械逐步装备农业,以田间耕作机械为开端,逐步发展了作业(田间、场上作业机械)、加工、水利、运输、植物保护等机械。至1985年,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7763马力,农业机械总原值达1228.91万元,亩均占有0.47马力。大、中型和手扶拖拉机25084马力,每万亩耕地拥有拖拉机204.92马力,低于全省224马力、全国680马力的水平。拥有各种农业机械8659台(部),各类半机械化农具34886辆(件),基本实现了排灌、农副产品加工、饲料粉碎机械化和小麦脱粒半机械化。有资料的1972~1979年,国家投资573.93万元,年均95.66万元,支援本县农村实现农业机械化。初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改善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在部分地方已变为现实。
1959年前,本县未设农机管理机构,小型农具的改革和推广隶属县人民委员会农业科。1960年成立县农业机械局,下设陇西县拖拉机站(1970年又改为陇西县农业机械修配厂)。1972年成立县革命委员会农业机械局,1975年改为县农业机械局。1983年体制改革,撤销农业机械局,业务并入县农业局,下设农业机械管理站。1985年8月复设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内分人秘股、业务股、农机技术推广站,下属事业单位为县农机化服务公司(企业管理)和县农机学校。
陇西县综合农业区划图
一、作业机械
解放前,历代沿袭的作业农具有木制犁、双脚耧和锄、铲、锨、镢、镰等,笨重、费力、低效。收割作物,多用手拔,农民长期处于繁重艰苦的农事劳动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开始对旧式犁进行改良,川区推广七寸步犁,山区推广山地步犁,1958年基本普及。
1957年购置畜力牵引播种机16台,1960年达到289台。播种机适用于比较平整的大块川地,加之机体笨重,操作不便,1965年基本停止使用。1971年推广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当年购置3台,1983年达到38台。由于土地条件限制一直未能全部发挥作用,作业量最大的1977年机播面积2050亩。
1958年甘肃省劳动汽车修理厂、兰州军区支援3台汽油机改装的拖拉机,为全县使用拖拉机之始。1959~1963年省农牧厅先后投资9台。1964年开始推广手扶拖拉机,用于耕作、运输、脱粒和农产品加工动力,在农业机械中发展较快。1965年底,拖拉机总动力574马力,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4台,120马力,手扶拖拉机5台,56马力。1969年秋,县农业机械站机具下放人民公社,9台东方红—54拖拉机由通安、福星、首阳、渭河、城关等社使用。1979年大、中型拖拉机发展到212台,9987马力;手扶拖拉机1344台,15905马力。和1971年比,大、中型拖拉机台数增加7.8倍,功率增加5.2倍;手扶拖拉机台数增加43倍,功率增加49.4倍。拖拉机总作业量达237.26万标亩,农业作业量126.35万标亩,总收入304.84万元,纯收入64.41万元。随着土地的承包和机具的个体经营,作业量向运输转化,机耕面积减少。1985年,大、中型拖拉机235混合台,10381马力,其中,东方红75型拖拉机19台,东方红54型拖拉机5台,东方红40型拖拉机34台,东方红28型拖拉机82台,铁牛55型拖拉机71台,东方红60型拖拉机1台,泰山50型拖拉机21台,其他2台。手扶拖拉机1214台,14703马力,另有田间作业配套机具1258台,与拖拉机配套比1:1.14,场上作业机械51台,其中,脱粒机49台,扬场机1台,种子精选机1台。
其经营方式是:1958年为国营县拖拉机站,1969年秋公社农机站集体经营,后为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集体经营,1979年后为集体和独户、联户多种形式经营。1985年农业机械占有情况是:乡农机站为5564马力,乡办事、企业单位为1173马力,行政村为3434马力,合作社为18520马力,个体(联户、独户)为27607马力,其他(机关、学校、工厂)为438马力。
陇西县农机总动力、拖拉机统计表
续表
陇西县不同年份主要农业机械作业水平表
二、加工机械
本县农副产品加工,东汉就有水碓。民国时普遍使用畜力石磨、水石磨、石碾、石碌碡、木连枷、人力杠杆木榨等。一合石旱磨,日磨面粉100余斤,水磨可磨1000~2000斤,榨一副油约600~700斤,得3天左右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6年有磨面机8台,用柴油机作动力,加工面粉,主要分布在川区。1970年后,农村电力迅速发展,电动机逐步代替了柴油机,先后基本普及了小型磨面机、粉碎机、榨油机等。1976年部分石磨改为电机石磨。70年代末期,基本实现了粮油加工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水、旱、石磨被淘汰。到1985年,拥有各种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785台,15883马力,其中,柴油机454台,6185马力;电动机1331台,9698马力。加工机械2290台,全县农户平均30户占有1台。其中,粮食加工机械1407台,榨油机117台,弹花机10台,压麻机1台,淀粉加工机5台,饲料粉碎机、打浆机、铡草机共750台。另有电机石磨55盘。经营也由社、队向个体专业转变。农村世代靠人、畜力加工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了。
陇西县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拥有量统计表(www.xing528.com)
三、水利机械
排灌机械 解放以前,本县川区农田全靠引自流水灌溉。1955年开始推广解放式铁制人、畜力水车提灌,1958年拥有738部,并购置柴油机4台,汽油机2台,锅驼机4台,开始用机械提灌。到1962年,拥有柴油机24台,汽油机4台,锅驼机6台。1970年后,农村逐步通电,汽油机、锅驼机被淘汰,以电动机为主的排灌动力机械迅速发展,并相继使用离心泵、深井泵、潜水泵提水。1975年又引进安装喷灌机。到1985年,全县拥有排灌动力机械625台,16015马力,其中,电动机489台、14416马力,柴油机136台、1599马力。各种水泵674台,其中离心泵537台,深井泵120台,潜水泵16台,多级泵1台。另有喷灌机15套。
打井机械 1970年初使用旋转300型、500型钻机打井。1973年继用250型、150型冲机,最多时冲机达13台。250型冲机日进尺1.5米,配用动力以柴油机为主。1985年拥有250型冲机1台,柴油机6台,240马力,百米汽车钻1台(地区支援)。
陇西县排灌机械统计表
续表
四、运输机械
民国前,本县仅有少量的木轮手推车和铁、木轮畜力车。民国时期,逐步有了胶轮畜力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县有铁、木轮畜力车360辆,胶轮畜力车40辆。1955年始有胶轮架子车25辆,胶轮畜力车65辆,铁、木轮畜力车450辆。1958年始,胶轮车迅速发展,铁、木轮车逐步被淘汰。1970年,有胶轮畜力车205辆,胶轮架子车5148辆。随着拖拉机的不断发展,胶轮畜力车逐步减少,胶轮架子车飞快发展。到1985年,全县拥有农用汽车8辆,775马力,大、中型拖拉机挂车(1.6吨以上)211辆,手扶拖拉机挂车(1.5吨以下)1144辆,与拖拉机配套比为1∶0.94。机械运输40万吨,占农业运输的20%。胶轮畜力车62辆,胶轮架子车34297辆,平均2户多农户有1辆架子车,完成运输155万吨公里,约占农业运输的一半以上,川区基本实现了田间运输车辆化。
五、植物保护机械
1954年推广人力喷粉、喷雾器、手摇拌种器,1975年使用机动喷粉、喷雾器,功效大大提高。1985年,全县拥有人力喷粉、喷雾器261架,手摇拌种器328架,机动喷粉、喷雾器23部36马力。
六、农机管理
机务管理 1972年后不断加强,到1976年,各公社成立了农业机械管理站,从业人员2336名。其中,生产人员2223名,管理人员113名。机站的主要任务是:为生产队和农户服务,做好机车的检查、使用、技术保养、修理、安全生产、油、物料的管理和经济核算等工作。县农机部门,每年进行一次机车安全检验,驾驶员技术审验和作业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评比,使机务管理工作日益完善。机车组和机务人员一般做到了:在保证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农机具的作用,以优质、高效、安全、低耗来进行机械作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则和使用保养制度,保证机具技术状态经常完好;节约油料、物料,不断降低作业成本;严格执行按时、按号、按技术要求标准进行机车保养。通过加强机务管理,最显著的是农机重大事故逐渐减少。1972~1983年的12年中,全县共发生农机重大事故158起,其中,1978年以前发生104起,占65%,1979年以后发生54起,占35%。
技术培训 1962~1965年由农业机械站分散培训,1966~1976年培训中断。1977年,国家投资15.62万元,在县城南郊(南桥头)建成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可容纳200人的农机学校,坚持每年分期分批培训,到1985年累计培训5950人次。1973年和1985年比,全县拖拉机驾驶员由257名增加到2071名,大、中型拖拉机台均驾驶员2名,手扶拖拉机台均驾驶员1.2名,内燃机手由475名增加到544名,修理工由8名增加到17名,其他技术人员由8名增加到176名。
修理网点 除国营县农机修配厂、陇西液压件厂外,主要在乡一级建立。全县24个乡中,1972年建起农机修理点1个,从业5人。1975年建立了5个农机修理点,从业32人。1979年达到18个,从业193人。1980年以后,有些农机修理点业务少,吃不饱,自动解散,到1985年只剩下5个点,从业34人。同时,出现了修理专业户4户。1972~1985年累计,国营修配单位修理各型拖拉机1390台次,其他农机具29200台(件)。各乡修理点修理各型拖拉机4919台,内燃机645台,其他农机具25480件。
农机供应 1971年2月,在文峰镇成立陇西县农业机械供应站,1978年2月更名为陇西县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并设立门市部,1985年底改称陇西县农机化服务公司。经营品种有:作业机械及其配件、动力机械及其配件、农副加工机械、半机械化机具。供应方法:以零售为主,并委托农村供销社代销部分零配件,计划产品分配供应,其余敞销。1984年前货源由定西地区农机供应公司按计划提供,后改为多渠道进货。经营原则是:“自负盈亏,收支平衡,薄利多销,国家免税”,严格执行国家价格。1971~1985年,累计购进总额1920.20万元,销售总额1878.20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