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农业技术:良种化实现,小麦品种达300个

陇西县农业技术:良种化实现,小麦品种达300个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旧时,以当地农家品种为主,品种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视引进、试验、推广良种,全县基本实现良种化。小麦 先后种植的良种达300个。搭配品种为临农14、渭春、阿魁、长武7125等。1971~1972年引进卷秧新技术,开始育苗插秧栽培。1959、1960年县农科所以隆安717为试验对照品种,增产8%~10%。全县面积1.72万亩,占洋芋总面积的15%。但黑胫病、环腐病发病严重。近几年川区较普遍,一般每亩节薯块50斤左右,薯块还可二次育芽。

陇西县农业技术:良种化实现,小麦品种达300个

一、良种推广

本县农民早有串换、精选种子的习惯。旧时,以当地农家品种为主,品种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视引进、试验、推广良种,全县基本实现良种化。

小麦 先后种植的良种达300个。50年代后期引进试验,60年代,春小麦以南大2419、欧柔、阿勃,冬小麦以碧码1号、2711为主体品种。搭配品种,春麦以临农2号、甘麦系;冬麦以保加利亚、乌克兰、N010、阿桑、阿福;70年代,春麦以青春系、定西系、甘麦系,冬麦以临农、57、62穗、天选系、甘麦8号为主体品种。春麦以晋麦系、冬麦以丰产3号、矮丰1号为搭配品种,同时还引进了洋麦与小麦杂交品种小黑麦2、3号等。80年代初,春麦以定西系,冬麦以中引系、临农1132、咸农4号为主体品种。搭配品种为临农14、渭春、阿魁、长武7125等。老芒麦虽产量低,但抗旱能力强,适应性好,现仍有少量种植。先后引进推广的良种随着混杂、退化、感病,不断被淘汰、更新。

莜麦 1966年首次引进三分三,70年代以来引进雁红7号、雁红69215、376—39、1998、赫波1号、先驱植物和丰1号等,一般亩产比当地老品种增产30%以上。

玉米 有17个品种。60年代推广白马牙、英粒子等,1971年,良种面积3.43万亩,占玉米面积的56%。70年代又从新疆引进双交种维尔156、维尔42等,产量明显提高。

谷子 50年代有凉州谷、石头头、毛谷、青谷等,生长期短,产量低。1964年始种猫瓜谷、狼尾巴、媳妇笑、竹叶青、黄腊头等,1972年引进一穗传、公谷5、6号等,使谷子产量明显提高。

糜子 50年代初种植的有小金黄、大金黄、小红糜等品种,60年代以来引进丰收红、甘糜1号、甘糜2号等。

洋芋 先后有20多个品种。50年代后期为甘岷1号、隆安717等,1965年为深眼窝、牛头洋芋等,70年代为抗疫1号、四斤黄、大白花、小白花、胜利1号、渭会3号、反修1号等抗晚疫病高产种,80年代初为陇薯1号。为了防止洋芋退化和减轻病毒病的危害,近几年引进无病薯种,即脱毒洋芋,正在由点到面推广。

胡麻 有18个品种。60年代初引进雁农1号、阿里法、匈牙利B等,比当地品种增产30%左右。60~70年代,以定西系为主体品种,有定亚1、2、4、6号等。70年代后又引进1650、定亚12号、定亚14号,辅之以大同4号、天亚2号等,比雁农1号增产10%~50%。近几年以大同4号为主体品种,定亚12、14为搭配品种。

1980~1985年县种子公司累计销售良种293.73万斤,其中粮食291.28万斤,油料2.45万斤。

二、作物栽培

育苗

洋芋芽栽 70年代推广。多采用地头或零星空地直接育芽。选无病、无伤的薯块,在小麦收割前20~30天进行育芽。薯块按6~7.5厘米距离埋入育芽地,覆土6厘米厚,出芽后待长出5~6个叶片时掰芽移栽。

洋芋实生苗 70年代初,首阳良种场和三台黄家门队在培育新品种洋芋过程中,将杂交洋芋获得的种子经低温冷冻处理摧芽后播种在阳畦内。阳畦选向阳背风的地方,修宽1米、长不限、深65厘米的畦。南面与地面平行,北面比地面高30厘米,畦内填马粪30厘米,上覆土厚25厘米,充分灌水,使马粪湿润、发酵。待马粪下陷后,表面再覆土3厘米,平整后播种。然后用塑料布或草帘覆盖保温,出苗期不灌水,出苗后适当通风。待实生苗长至6~8个叶片时,进行移栽。

蔬菜 1949年前用麦衣、荞皮浸湿育菜瓜苗。50年代开始育苗栽培番茄等。70年代以来,在蔬菜基地——城关公社园艺大队普遍采用玻璃温室育苗、阳畦育苗、塑料棚育苗。蔬菜中除大葱、葱头和韭菜等采用露天大田直接育苗外,番茄、茄子、辣椒、黄瓜、南瓜、菜瓜、甘蓝、菜花和笋子等一般都用冷床、温床、温室、塑料棚育苗。瓜类多用营养钵育苗,便于管理和移栽。

水稻卷秧 县内水稻种植面积年约三五百亩,习惯采用直播法种植。1971~1972年引进卷秧新技术,开始育苗插秧栽培。用床板、场地作秧床,宽约1米,长不限,用菜园肥沃土作床土,过筛后铺3厘米厚,洒透水,撒播浸种催芽后的稻种,用灰土覆盖住稻谷为宜,最后用塑料薄膜拱棚覆盖,白天利用日光提高床温,夜间人工加温,一般7天后秧苗高达10厘米左右,揭膜练苗后,即可卷苗插秧。1971年,文峰公社四十铺二队卷秧水稻亩产高达750斤,比直播水稻亩增产250斤。

党参 采用专门育苗和小麦地间作育苗法。专门育苗,选土质肥沃、无宿根草的沙质壤土,春季将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耙耱后覆盖一层小麦秸秆。麦地育苗,春季当麦苗高30厘米以上时,将参子撒入麦地,借助小麦灌水而出苗生长,麦收后参苗对强光耐受力增强,可露天生长,第二年春季挖苗移栽。

栽培

洋芋垅作 洋芋的习惯播种方法为种一行空一行,垅作则种两行空两行。1959、1960年县农科所以隆安717为试验对照品种,增产8%~10%。1975年全县垅作面积4.88万亩,1977年为8.12万亩,1980年为2.03万亩。

洋芋整薯播种 种薯一般为切块,而整薯播种则选用75克左右的小洋芋整块播种,亩播种量约220斤。1979年宏伟公社菜子生产队试验结果,整薯播种的发病率占2%,切块播种的高达10%。另据马河乡的调查,整薯播种株高一般80~85厘米,主茎约4~6个,茎粗2厘米,切块播种株高65~70厘米,主茎1~3个,茎粗1.5厘米。1985年宏伟乡整薯播种2050亩,占洋芋面积的25%,一般增产50%左右。全县面积1.72万亩,占洋芋总面积的15%。

洋芋芽栽 60年代末期引进推广渭源县高抗晚疫病良种后,洋芋产量有所提高。但黑胫病、环腐病发病严重。为防治病害,70年代初各社、队试验推广洋芋芽栽。1975年芽栽面积为1.91万亩。据菜子牟河大队、碧岩红庄大队测定,芽栽洋芋较直播增产40%~64%。近几年川区较普遍,一般每亩节薯块50斤左右,薯块还可二次育芽。芽栽洋芋能防止病害传播,增产效果显著,有利于小麦地进行复种,提高复种指数

宽幅播种 70年代,渭南山区和川区草荒比较普遍,为消灭小麦地杂草,1974年学习推广永登县小麦宽幅播种经验,并引进了宽幅犁,在部分社队进行试验和示范。1975年播种5.52万亩,1977年0.55万亩。一般采用宽幅犁播种,种一行空一行,空行子种加播在播种犁沟内,也有用老犁进行宽幅播种的,即种三行空一行。

塑料覆盖栽培 1981年开始推广,在蔬菜栽培中发展迅速。1985年852亩,20多个品种,分布在南安、三台、文峰、首阳、柯寨、巩昌等乡镇。形式有塑料大棚地膜、大棚加地膜、拱棚、大棚加拱棚加地膜、拱棚加地膜等。1982年首阳农技站进行了地膜覆盖玉米和洋芋试验,玉米亩产为1056斤,增产56%。洋芋亩产为3240斤,增产27.5%。后在南安乡进行示范,玉米增产40%,洋芋增产43.2%。1985年塑料覆盖洋芋、玉米面积34亩。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塑料覆盖栽培粮食作物前景可观。

三、化肥施用(www.xing528.com)

1949年前,施用农家肥,施肥量少。山地一般亩施肥不足千斤,只靠倒茬、轮休恢复地力。解放后,开辟肥源,逐步改变了白子下种现象,施肥量逐年增加。农家肥,一般川水地亩施5000斤以上,山地亩施2000斤左右。5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使用化肥,其施用量迅速增加。品种有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尿素氨水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磷酸二铵。施用种类,60年代以氮肥为主,70年代初,据大部分土壤“氮少,磷缺,钾较多”的状况,各地重视了磷肥的施用。1972年全县施用磷肥(过磷酸钙)52吨。1974年增加到1089吨,1985年达到2418吨,并由撒施浮肥到深施,由施追肥到施基肥,由单一施到配合施,施用日益科学合理。1680年,从欧美进口的氮磷复合肥料,肥效高,为农民所欢迎。1982年全县施用121吨,1985年1327吨,供不应求。国产高效复合肥磷酸二氢钾,肥效高,用量少,使用方便。1980年试施面积200亩,1985年达15万亩。作叶面喷施、拌种,一般增产20%~30%。1983年氮磷配合施用面积20.74万亩,1985年为15万亩。

1971~1977年,县生产堆制五四〇六菌肥孢子粉2860万斤,施用面积7.9万余亩。1974年首阳、宝凤公社部分大队利用当地的泥炭资源,自制腐殖酸铵(含有机酸和炭、磷),至1978年,年产2万~20万斤,小麦亩施400斤,可增产17.7%。

陇西县化肥施用量统计表

四、植物保护

本县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交通条件和作物布局,均利于农作物病虫害传播发生,危害严重。远在清光绪年间,小麦红矮病就有发生,故有“年年种麦年年愁,年年死麦来喂牛,病轻年份难交租,病重年份草不收”之谣。解放前,无专门防治机构,农民亦无防治知识,更无药械防治,只好祭神乞天,任其自生自灭。所谓防治仅用草木灰撒于田间,效果甚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植物保护列为重要工作,成立机构,推广防治技术,供应药物器械,开展群众防治。现已查明陇西农作物主要病害有11种,其中小麦4种、玉米1种、谷子1种、洋芋2种、蔬菜3种。虫害12种,苗期害虫6种、地下害虫5种、仓库害虫1种。鼠害6种。杂草150种以上,常见多生的92种左右。

根据农技部门长期测查,经常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病害有:小麦锈病(以条锈为主)、红矮病,洋芋晚疫病、环腐病,白菜软腐病,黄瓜霜霉病。虫害有:粘虫、蚜虫、黑缝油菜。地下害虫有蛴螬、蝼蛄、金针虫。鼠害有沙土鼠。杂草有黑燕麦、阔叶杂草等。偶发性病害有:小麦秆锈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全蚀病,玉米黑粉病,谷子白发病。虫害有:小麦吸浆虫、糜谷钻心虫、荞麦钩翅蛾、玉米象。鼠害有鼢鼠等。病虫害大流行年份减产20%~30%,一般年份减产10%~15%。1949~1985年的37年间,严重危害的有12年,约3年1次。其中病害5年,虫害7年。

30多年来,本县病虫害防治由“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向“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发展变化。采用引进抗病虫优良品种,建立合理的轮作倒茬制度,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科学施用肥料,不断更新防治手段等措施。

化学防治 50~60年代,使用六六六粉、滴滴涕、赛力散等低效、高残留农药拌种、喷洒,辅之以草木灰,人工捕杀。70年代始,向高效、低残留的广谱性农药演进,使用敌敌畏、敌百虫、乐果、辛硫磷、敌马粉,并配以器具诱杀等。器械上,由簸箕、筛子、木制风车、弓箭射杀、双架塌杀、手工撒拌、手摇拌种机到使用压缩喷雾器、手摇喷粉器、烟雾炮、机动喷雾机、机动喷粉机、清选机、黑光灯、高压电网黑光灯。进入80年代以来,电动超低量喷雾机、电猫等亦有使用。年平均防治面积,60年代8.4万亩,70年代25万亩,80年代44万亩,占粮、油、菜播种面积的40%。

生物防治 至1985年底,本县未进行过农作物虫害天敌资源调查,无人工喂养助迁,仅自然利用。大面积应用的天敌有:粘虫的金星步行 寄生菌;蚜虫的瓢虫类,草青蛉类、食蚜虻;地老虎的寄生蜂,寄生蝇等。1980年始,使用BT微生物农药防治菜青虫、青虫菌、杀螟杆菌;试验灭幼脲为抑制粘虫生长剂,效果较佳。在三台、权家湾、渭阳乡建立养猫基地3个,权家湾乡年防治面积5000~10000亩。

农作物病虫害统计表

续表

病虫测报 1963年始进行粘虫发生期、发生量的短期预测预报。70年代初设三台黄家门、文峰东铺、城关东巷、碧岩红庄等12个群众测报点。各点查报病虫动态,县农技站综合分析,发出短、中、长期预报。黄家门测报点列为省、地业务部门的群测点,为省、地区预测提供资料。1981年设立三台专职测报站,直属县农技站。1984年设立县病虫测报站。主要测报对象为小麦锈病、红矮病、黄矮病、地下害虫、粘虫、麦蚜、麦蜘蛛、荞麦钩翅蛾、糜谷钻心虫、油菜叶以及果树、蔬菜的主要病虫等。1972~1983年,通过预测圃观察及田间调查,结合气象预报,进行综合分析,对测报对象分期发出预报。每年少则5~6期,多则达12期。1984年一年内发出病虫情报11期,防虫警报3期,为及时指导全县防治病虫害提供了可靠依据。

植物检疫 1956~1958年全县开展病虫杂草的普查,查出发生为害的植物病害有50种、虫害40种、危险杂草2种。全省51种检疫对象分布在陇西的有8种(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稻瘟病、麦蛾、米象、谷象、豌豆象、谷节虫),确定了疫区和保护区。1963年发现毒麦在本县有发生。1974年普查小麦全蚀病,参加人员1540名,普查24个公社,130个大队,833个生产队,普查面积15.71万亩,发病面积2.5万亩,发病率2.6%。划定城关、文峰、三台、渭河、首阳、菜子、碧岩、宝凤、昌谷、雪山、双泉、通安、云田、永吉、柯寨为疫区,其余9个公社为保护区。1979、1982年调查小麦1号病(矮黑腥病),共查24个公社,48个大队,96个生产队的小麦、豆类1.33万亩及5个粮站的所有仓库,未发现小麦1号病、小麦线虫病、豌豆象及毒麦。但小麦腥黑穗病、全蚀病和玉米象有发生。各粮站、种子公司坚持每年仓库熏蒸,加之品种的不断更新,原有的检疫对象豌豆象、小麦线虫病、毒病等已得到控制。

1963年后,农技站、种子站、病虫测报站配备了兼职或专职的植检人员,1963年受检洋芋种薯500万公斤。1983年检疫洋芋、豌豆、小麦、蚕豆、党参、蔬菜、青稞、苜蓿等作物外调种子24.92公斤,签发检疫证书54份,抑制了危险病虫草子的扩散。

化学除草 始于60年代后期,70年代中期推广到大田生产。先后推广使用的化学除草剂有燕麦灵、燕麦畏、二甲四氯、2·4D钠盐、除草醚、2·4D丁酯等。1972年燕麦灵在三台公社黄家门、城关公社东巷队麦田大面积推广应用,杀灭燕麦效果均在80%左右。1976年城关园艺大队用2·4D钠盐、除草醚防除蔬菜杂草32亩。宝凤公社用2·4D丁酯除草4500多亩。1977年城关、渭河、文峰、永吉、宝凤、首阳、菜子、昌谷、碧岩、雪山、福星、柯寨等公社化学除草1.14万亩。其中用2·4D丁酯除草1.02万亩,二甲四氯除草250亩,燕麦敌9号除草760亩,燕麦灵除草190亩。1983年2·4D丁酯防除面积750亩。但随化学药剂的使用,病虫害抗药性不断增强,剂量越来越大,造成了药物污染,也杀伤了害虫天敌,产生了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副作用。

五、技术培训

1952年始,注重农业技术队伍的培训。初为宣传农业拌种,培训拌种骨干,进行小麦赛力散拌种。1963年,以公社为单位分期分批培训农民技术员2300人,有35个生产队建立种子田5000亩。1971年举办“三田”(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建设、水稻卷秧、洋芋芽栽、小麦、洋芋杂交育种、病虫害防治学习班,培训农民技术员196名。后相继建立科学试验点50个,有153个队开展了作物杂交育种活动。首阳良种场从冬小麦2712—7—2中单选出陇选1、2、3、4号4个品种,碧岩红庄队选育出碧红1号等品种。1976年培训农民技术员1540人,开展了小麦全蚀病的普查。1978~1979年,为配合研究西北地区粘虫发生源由,培训172名植保员,参加了全国粘虫标记回收试验。1978年8月4日回收到从临洮标放的红色粘虫蛾子一只,为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完成做出了贡献。1981~1985年,农业部门采用各种形式培训复合肥料的使用及化肥深施、良种推广、丰产田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塑料覆盖栽培、洋芋整薯播种等方面的农民技术员1.78万人次,农科户达8398户,占总农户的12%,栽培各类作物丰产田4万多亩,增产幅度一般为15%~42%。

六、农业区划

1982年6月~1985年8月,本县进行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县成立农业区划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调派领导、技术干部和工作人员115人,组成综合、气候、土壤、土地、水利种植业林业水土保持畜牧业、农业机械、乡镇企业等11个专业组,经过3年多的全面调查汇总,系统资料分析,编写出《陇西县综合农业区划》和专业区划,写出专题报告5份,绘制图表501张,基本查清了陇西县农业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分析了农业生产的现状,有利条件及限制因子。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揭示了发展方向和途径,为陇西农业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陇西县农业自然区划在全国、甘肃省综合农业区划中分属黄土高原(一级)的陇中青东丘陵农牧区(二级),和陇中黄土高原农林牧区(一级,相当于全国二级)的中部半干旱农业牧区(二级,全国排为三级)。县级区划属四级。本着区分区域差异性,归纳区域相似性,根据同一区域内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生产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的相似性,不同区域的差异性,保持村一级行政界限的完整性和一个区域的连片性,结合历史习惯划分的区域,以地理方位、地貌形态和农业布局为主导因素,将全县划为渭河谷地粮油菜果、渭北山地农牧林药(含渭北山地农牧林药、渭北大咸河旱川台农林果亚区)、渭南山地农林牧药三个一级区,两个二级区(亚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