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志:农业生产责任制及实践

陇西县志:农业生产责任制及实践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签订承包合同,清理集体财物,处理小件农具,使用储备粮,提留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大队干部报酬等。1981年8月17日县委召开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产生了《关于继续完善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补充意见》。

陇西县志:农业生产责任制及实践

1978年,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战略决策,发出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问题的决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农村经济体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高涨,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大包干作业组 1979年春,县委总结了长期以来生产队劳动组织上的“大帮活”、评分记工上的“大概工”、分配上的“大锅饭”等挫伤社员劳动积极性的弊端,开始推行大包干作业组生产责任制。同年秋,全县1884个生产队划分作业组6294个,占生产队总数的81.20%。到1980年7月,有2229个生产队划了作业组,还有12个包山户。少数队实行“三定一奖”、小段包工、工副业包干责任制。当年,县委拟订了《大包干作业组生产责任制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发到生产队作业组执行。作业组在生产队的指导下,从事生产活动。生产队向作业组实行三定:即定工分、定产量、定投资;作业组向生产队负责四包:即包计划、包征购、包积累、包提留。

大包干到户 1979年实行大包干到户责任制的有31个队,占生产队总数的1.3%。1980年7月县委召开七届三次全委会议,进一步统一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修订《关于落实大包干到户责任制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补充意见》,共13条。在全面推行大包干作业组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村经济调整进行研究,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决定在全县农村全面推行。同年8~10月,全县除雪山公社林家门、文峰公社迎春堡三队、城关公社东巷二队外,2226个生产队全部实现了大包干到户责任制。这种生产责任制,将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统一改为农户分散,以农户为单位承包生产队的土地、耕畜、大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签订《承包合同》,一包数年不变。正常的农事活动自行安排。劳动收益,上缴国家的(公购粮),完成集体的(公积金公益金),其余全是自己的。其具体做法是:宣传政策,分清包干到户和分田单干的本质区别;县、社组织工作组,深入基层具体领导帮助包干。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把土地、耕畜、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划拨固定承包。在坚持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土地按人头合理搭配,耕畜、农具作价互相找平固定到户。固定到户土地110.71万亩,占总土地的98.7%,耕畜508220头,折价1165.7万元,架子车12072辆,其他农具71938件,折价75.1万元。第二步处理具体问题。如签订承包合同,清理集体财物,处理小件农具,使用储备粮,提留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大队干部报酬等。到1981年春,全县全部实现大包干到户责任制。1981年8月17日县委召开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产生了《关于继续完善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补充意见》。文件规定,国家征购,多按土地等级,少按土地定产或人头分摊到户。集体提留,按承包产量的10%提取;集体投工,按劳分摊,每劳年15~30个。农业机械,纯利包干。水利设施专人管理,包干付酬。集体成片林专人管护,零星树木和小果园,分个人经营。兽医站种畜个人承包,利润分成。农村代购代销店,定额包干,收入归己。农村医疗站,或保本吃利,或提取积累,或纯利润包干等。五保户,全包干(生活费公益金解决)和半包干(划耕地代种、辅之以公益金解决)。烈军属,照顾口粮、现金或队组织帮工。干部报酬,或活评、定额补助,或划责任田,订立工作岗位责任制。全县减少基层干部5080人,占48%。以经济合同协调社员与国家、合作社的经济关系,由公社(乡)大队(村民委员会)核定监督执行。

1981年后,随着大包干到户责任制日臻完善,农村涌现出了一批专业户。专业户的劳力,从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业中分离出来,从事林业、工副业、养殖业。一般有固定的主要劳力专门从事某项生产,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收入。1983年有专业户897户,其中经济作物种植538户,养殖业249户(养奶牛2户、养猪48户、养鸡199户),林业10户,工副业100户,并向经济联合体变化。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超出了简单协作的范围,有一定生产规模,拥有一定的固定资产,商品量较大。主要经营的有: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情况如下表:

其中工业联合体最多的城关乡18个,联合49户,从业163人,固定资产2万元,纯收入10.5万元。

1983年,进一步改革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改社为乡,实行党政、政社分设,增建乡经济委员会,加强和协调乡经济工作。同时,改大队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为合作社,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www.xing528.com)

大包干到户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农村经济生机勃勃,出现了1958年以来未曾有过的崭新局面。粮、油、经济作物产量增加,生产费用下降,农业净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63.4%上升到1985年的70.3%。1978年和1985年比较,农业总产值由3188.55万元上升到8535.87万元;净产值由2021.54万元上升到6468.16万元。粮食亩产由99斤上升到191.8斤,总产量由1.07亿斤上升到1.83亿斤,单产和总产分别增长93.74%和71.03%。人均口粮由211斤上升到322斤,提高52.6%。

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农业内部结构变化,种植业初步突破了传统的作物布局,农民自觉发挥资源优势和耕作技术特长,讲求经济效益,扩大经济作物和小麦。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面积,1978年为7.482、7.015万亩,1985年为13.048、17.376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由1978年的6.11%、5.82%提高到10.67%、13.82%。其中发展较快的有蔬菜中药材等,特别是新品种蔬菜如菜花等。二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全县农村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的产值比重逐年增大。1985年农村社会总产值8987.13万元,比1978年的4297.47万元增长1.1倍,而农业产值5601.93万元,占62.3%,比1978年却下降42.8%,其他产业3385.20万元,占37.7%,比1978年上升34.6%,从业人员增加,农村以单一的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正发生着变化。

1983、1985年各乡从事二、三产业劳力表

【注释】

[1]街为乡级行政区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