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志(修订本):农作物病虫害严重,损失惨重

陇西县志(修订本):农作物病虫害严重,损失惨重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陇西城关、渭河、种和等地区虫灾严重,小麦、大麻、高粱等受到损失,渭河30多亩大麻的枝叶被吃光。1958年,粘虫危害严重,城关、文峰、首阳、正兴等公社受灾面积达21万亩,城关和文峰最重,每平方米有粘虫20只。首阳、云田、通安发病率高,达50%~70%。发病普遍,不论山、川地,也不分冬、春麦,均发生锈病。黄斑星天牛对杨树的危害日渐严重。

陇西县志(修订本):农作物病虫害严重,损失惨重

东汉安帝永初五年(111年),陇西、安定蝗为害,民饥荒。

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五月,秦、雍二州大蝗害禾,草木皆死。

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夏,河陇间白昼蝗飞蔽天,旬日不息,树木叶及畜毛皆尽。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巩昌雨雹,虸蚄(粘虫)为灾。

惠宗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七月,巩昌虸蚄灾。

明嘉靖八年(1529年),飞蝗蔽天,巩昌等处俱大旱,饥。

文宗咸丰十年(1857年),秦、巩属县发生蝗灾。

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春三月一日,飞蝗陡然自东往西漫天蔽野而来,捕之愈多。飞落田中,禾苗辄尽。秋七月,巩昌、秦州蝗。

民国19年(1930年),陇西黄鼠遍野,北乡特多,食禾殆尽。

民国35年(1946年)夏,陇西虸蚄伤禾,以首阳、城关、昌谷、文峰一带为甚。

1953年,全国粘虫为害,遍及25个省,690多县。陇西城关、渭河、种和等地区虫灾严重,小麦大麻高粱等受到损失,渭河30多亩大麻的枝叶被吃光。(www.xing528.com)

1954年,因上年冬气温高,虫卵宜于越冬,春季雨又较多,土壤湿润,宜于虫害繁殖,于是沿川地区苜蓿地及地边杂草内虸蚄密集,平均每平方米有50只左右。

1958年,粘虫危害严重,城关、文峰、首阳、正兴等公社受灾面积达21万亩,城关和文峰最重,每平方米有粘虫20只。

1961年,麦病死苗面积4.2万余亩,占播种面积的27%。首阳、云田、通安发病率高,达50%~70%。

1962年,三台公社小麦黑穗病回升快,危害重,发病面积0.6万余亩,占播种面积的56%,最高发病率达52%,最低为38%,减产12.6万余斤。

1964年4月份因降雨过多,气温下降,土壤湿度增大,春小麦锈病发生面积16.99万亩,占播种面积的54.6%,发病率一般为50%左右,严重的达80%~90%,减产570万斤,致小麦良种碧码一号在本县绝种。洋芋晚疫病发病早,以三台公社为重,7月中旬发病,8月上旬全部枯死,洋芋减产,亩产不到500斤,全县均受到影响。

1965年,由于上年发生锈病,田间病源多,冬春雨雪又少;气温高,病菌安全越冬,加之冬麦种子大部分为感病品种,因而麦禾发病面积达6.97万亩以上,占小麦面积的20%。发病早,4月9日在渭河川区部分生产队发生,比上年早11到15天。传染快,五六天就发展到文峰、宝凤、永吉、菜子等公社。发病普遍,不论山、川地,也不分冬、春麦,均发生锈病。

1970年,粘虫严重,受灾面积达1.8万余亩,减产约18万斤。玉米、谷子也被害。

1972年,粘虫受灾面积20余万亩,虫口密度大,每平方米多至800只以上。

1975年,小麦锈病面积9.9万余亩,占播种面积的33%。黄斑星天牛杨树的危害日渐严重。据调查早在1964年杨树虫害在永吉公社就有零星发生,以后铁路沿线和会陇公路线20公里地段的杨树几被危害枯死,虽曾一度用多种办法大量捕捉,但终未除灭。至1982年已蔓延到14个公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