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西县志(修订本)第二章沿革:汉朝至后秦朝

陇西县志(修订本)第二章沿革:汉朝至后秦朝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年,汉军“定八十余县,置河上、渭南、中地、陇西、上郡”五郡,属雍州。襄武县一度成为金城、陇西二郡郡治,共经十四年。陇西、南安二郡隶属秦州,后又废秦州,并入雍州,于是陇西、南安二郡又归属雍州。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西秦建义二年,南安秘宜投降西秦主乞伏国仁,南安郡为西秦所有,隶东秦州,州治道。东晋安帝隆安四年、后秦弘治二年,后秦主姚兴夺据陇西、南安,二郡入于后秦,仍隶河州。

陇西县志(修订本)第二章沿革:汉朝至后秦朝

陇西县,古代属“雍州”地,为西戎部族所居。春秋时,“渭首有狄、䝠、邽、冀之戎”,其中䝠戎,即牧居在今陇西地带。周庄王九年、秦武公十年(前688年),秦“伐邽、冀戎,初县之。”周襄王二十九年、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穆公“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至周安王十八年、秦献公元年(前384年),献公“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䝠戎。”周显王八年、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孝公“西斩戎之䝠王”。

周赧王四十三年、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等郡。陇西郡因在陇山以西而得名。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陇西郡郡治狄道(今临洮)。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汉“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第二年(前205年),汉军“定八十余县,置河上、渭南、中地、陇西、上郡”五郡,属雍州。陇西郡领县十一:狄道、上邽、安故、氐道、首阳、予道、大夏、羌道、临洮、襄武、西。襄武(即今陇西县,故址在今城东南5里处)、首阳(故址在今陇西县城西50里处)二县在今陇西县境内。

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分全国为十三州部,改雍州为凉州,称凉州刺史部,州治初设陇县(在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后移冀县(今甘谷县)。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分陇西郡地增置天水郡,治平襄(在今通渭县境内),领县十六,内有䝠道(在今城东25里,又据《括地志》䝠道故城在襄武县东南37里)、兰干(故城在今陇西县东北境)二县,在今陇西县境内,当时陇西县境内有襄武、首阳、䝠道、兰干四县并存,由陇西、天水二郡分辖,二郡均隶于凉州刺史部。

新莽时期(9~23年),郡县改名。将陇西郡改为厌(yàn)戎郡,襄武县改为相桓县,天水郡改为填戎郡,兰干县改为兰盾县。至东汉时,恢复原名。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2年),仍设凉州刺史部,州治移设陇县,陇西、天水二郡,仍隶属凉州刺史部。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将天水郡改为汉阳郡,郡治由平襄移设冀城(在今甘谷县境),并将陇西郡的上邽县划归汉阳郡。东汉时分襄武县地设立鄣县(今漳县),隶属陇西郡。东汉安帝永初四年(110年)三月,“先零羌寇褒中”,“徙金城郡治襄武”。翌年三月,因先零羌节节进逼,诏“陇西郡徙襄武”。襄武县一度成为金城、陇西二郡郡治,共经十四年。至安帝延光三年(124年),诸羌败退,陇西郡治仍迁狄道。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分汉阳郡地增置南安郡,郡治䝠道,辖䝠道及新设的新兴(在今武山境)、中陶(废兰干县)三县。于是在今陇西县境内又有襄武、首阳、䝠道、中陶四县并存,由陇西、南安二郡分辖。

三国时期(220~263年),蜀魏相争,常用兵于陇上。但陇西郡所属襄武、首阳等县,一直为魏宿兵驻守。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郡国县邑,多所改易”。在陇右地另置秦州,州治上邽(今天水市),并将陇西郡治从狄道移设襄武县。陇西、南安二郡隶属秦州,后又废秦州,并入雍州,于是陇西、南安二郡又归属雍州。

西晋时期(265~317年),分全国为十九州部,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又以雍州陇右五郡及凉州的金城郡,梁州的阴平郡共七郡,置秦州,州治冀城”。陇西、南安二郡又隶属秦州。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又“罢秦州,并雍州”。陇西、南安二郡,仍隶雍州(州治长安)。至太康七年(286年),又分立秦州,州治仍移设上邽,陇西、南安二郡复属秦州。这时陇西郡辖县有襄武、首阳、临洮、狄道四县。惠帝元康年间(292~299年),分陇西郡的临洮、狄道、河关及新设的洮阳、遂平、武街、始兴、第五、真仇六县置狄道郡后,陇西郡只辖襄武、首阳二县,同南安郡隶属秦州。

东晋列国时期,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前凉、后凉、西秦及夏等国,反复争夺,朝夕易主,领属十分紊乱,但襄武、首阳、䝠道、中陶等县,一直分属于陇西、南安二郡。现以上列八国及北魏西魏、北周占领陇西、南安二郡时间,分述如下:

东晋元帝大兴四年、前赵光初四年(321年),陇西太守梁勋,南安太守杨韬,归降前赵主刘曜(匈奴族、都长安),陇西、南安二郡入于前赵,隶属秦州。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前凉建兴十一年(323年),前凉主张茂(汉族、都姑臧,今武威县)遣将陈珍,率羌、氐之众,击败前赵刘曜,克复南安郡,隶河州(今临夏市)。至成帝咸和年间(326~334年),前凉主张骏尽有陇西郡地,派秦州刺史王擢镇陇西。后陇西人李俨诛大姓彭姚,自立于陇右,前凉主张玄靓遣牛霸讨之,陇西郡复入前凉,仍隶秦州。

东晋成帝咸康元年、后赵建武元年(335年),后赵主石虎(羯族,都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遣秦州刺史刘群据陇西、南安,二郡入于后赵,仍隶秦州。

东晋废帝太和二年、前秦建元三年(367年),前秦主苻坚(氐族、都长安)遣苻登率众五万,东下陇右,夺取陇西、南安郡,以姜衡为陇西太守,祖珍为南安太守,二郡均隶属河州。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西秦建义二年(387年),南安秘宜投降西秦主乞伏国仁(鲜卑族、都苑川,在今榆中境内),南安郡为西秦所有,隶东秦州,州治䝠道。

太元十兰年后十一年间,后凉麟嘉元年至龙飞三年(389~399年),后凉主吕光(氐族、都姑臧)取陇西郡及属县为后凉所有,南安郡归属不详。

东晋安帝隆安四年、后秦弘治二年(400年),后秦主姚兴(羌族、都长安)夺据陇西、南安,二郡入于后秦,仍隶河州。安帝义熙九年、后秦弘治十五年(413年),后秦将索以陇西郡归降西秦主乞伏炽盘,陇西郡入于西秦,隶北河州,州治枹罕(今临夏市)。

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夏胜光四年(431年),陇西、南安二郡为夏赫连定(匈奴族、都统万城,在今陕西省横山西北)所夺,隶属秦州。同年六月,赫连定西上,吐谷浑(鲜卑族一支,迁居在甘肃、青海之间)王慕璝,乘机占据陇西、南安二郡,州属不详。

元嘉二十一年、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吐谷浑王慕利延,军败西逃,陇西、南安二郡归北魏太武帝拓拔焘(鲜卑族拓拔部,都平城,今山西太原)所辖。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北魏孝庄帝永安三年(530年),置渭州,州治襄武,领有陇西、南安阳(原南安郡)、广宁三郡。将原南安郡的新兴县划归广宁郡,䝠道改为桓道县。陇西郡领有襄武(郡治)、首阳二县;南安阳郡(西魏时仍改为南安郡)领有桓道(郡治)、中陶二县;广宁郡领有鄣(郡治、今漳县)、新兴二县。

豫章王天正元年、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西魏改首阳县为渭源县(故址在今渭源县城东北)。渭州辖有陇西、广安(原广宁郡)二郡,陇西郡领有襄武(郡治)、渭源二县,广安郡领有鄣县(郡治、今漳县)。

陈文帝天嘉元年至宣帝太建九年、北周明帝武成二年至武帝建德六年(560~577年),仍置渭州,废广安郡。渭州领有陇西、南安二郡,将桓道县改为内陶县,废中陶县,中陶领地并入内陶。陇西郡领有襄武(郡治)、渭源二县,南安郡领有内陶(郡治)、鄣二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为州,实行州、县二级制,废南安郡,并将内陶县改为武阳县。开皇十年(590年),又改武阳县为陇西县,同襄武县隶属渭州。至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罢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制,又设陇西郡,郡治襄武,领五县。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废陇西郡,置渭州,治襄武,隶秦州总管府(府治上邽)。武德七年(624年),秦州总管府改为都督府,渭州便隶属秦州都督府。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将全国分为十道,以陇山以西为陇右道,治鄯州(今青海省乐都县),襄武、陇西等县属于陇右道渭州。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分襄武县设置首阳县(在原首阳旧县境内),时仅四年,至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并入渭源县。玄宗开元二年(714年),设立陇右节度使,治鄯州,渭州隶属陇右节度使管辖。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州为郡,陇西郡治襄武,隶于陇右道。至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恢复渭州,仍为渭州陇西郡;并在渭州增设中都督府,州治、郡治、府治均设在襄武县,仍隶于陇右道。代宗宝应元年(762年)二月,渭州陇西郡及所属各县,均沦陷于吐蕃。至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唐收复陇右后,仍恢复渭州陇西郡及属县的建置。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将渭州侨治平凉。(www.xing528.com)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太祖显德六年(959年)的53年中,今陇西地区全被吐蕃青唐(在今青海西宁)诸族中的蔺氈所占领,元建置,陇西郡和襄武县名再未见诸史册

宋实行路、府(州、军、监)、县(军、监)三级制。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蔺氈部将所占今陇西地献于宋朝,设为古渭州,隶属于陕西路的秦州。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陕西路沿边各地分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等四路,古渭州属于陕西路秦风路秦州。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以原古渭州陇西郡治襄武县旧城址筑古渭砦,仍隶于陕西路秦凤路秦州。

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五月,在古渭砦地建立通远军,辖有威远镇(在军东南一百里),定西城(在军北一百二十里),永宁砦(在军南一百二十里),宁远砦(在军东南七十七里,领有广吴、哑儿二堡),通渭砦(在军东七十里,领有七麻堡),熟羊砦(在军北四十里),盐川砦(在军西五十里),通西砦(在军北八十里),三岔堡(在军北二十五里,别本作三十五里。以上通远军所辖镇、城、砦、堡方位与距离据《元丰九域志》)。熙宁六年(1073年)夏,划通远军隶于以熙、河、洮、岷四州设立的熙河路,路治熙州(在今临洮)。

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始设陇西县,以古渭砦为县城(今县城),属通远军。从此县名、县治,沿用至今。

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因迭州蕃部投降宋朝,升通远军为巩州(取巩固边疆之意),州治陇西。

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宣抚处置副使王似,奉命废通远军。至绍兴十二年(1142年)八月,巩州为金国占有。

金实行路(府)、府(州)、县三级制。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将熙州改为临洮府,并设立熙秦路(路治临洮府,今临洮县),同时将宋巩州通远军升为巩州通远军节镇,设通远军节度使,兼管州事,隶属熙秦路。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将熙秦路改为临洮路,陇西属于临洮路巩州通远军节镇。哀宗正大六年(1229年),在通远军节镇下设立巩昌府和陕西西路巩昌总帅府,这是“巩昌”得名之始。至哀宗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金国灭亡时,巩昌被金国巩昌便宜总帅汪世显所控制。

蒙古太宗七年(1235年)冬十月,汪世显降于蒙古,陇西为蒙古所有。

元初,仍沿金制。后于路之上,又陆续分设行省及宣慰使司等机构,以加强其统治。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改金国陕西西路巩昌总帅府为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治陇西),隶于陕西四川行省(治京兆,今西安)。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将陕西、四川分为两个行省,巩昌路便宜都总帅府属于陕西行省(省治移奉元,今陕西长安县)。巩昌路辖有:巩昌、临洮、平凉、庆阳、隆庆(在今四川剑阁县)五府;秦(今天水县)、陇(今陕西陇县)、会(今会宁县)、金(今榆中县)、环(今环县)、德顺(今静宁县)、徽(今徽县)、金洋(今缺、当在今甘肃境)、安西(今定西巉口)、河(今临夏县)、洮(今临潭县)、岷(今岷县)、利(今四川广元县)、巴(今四川巴中县)、沔(今陕西沔县)、龙(今四川江油县)、大安(今陕西宁羌县)、褒(今陕西褒城县)、泾(今泾川县)、邠(今陕西邠县)、宁(今宁县)、定西、镇原、阶(今武都县)、成(今成县)、西和、兰(今兰州市)等二十七州。后经调整,仍辖有: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四府,秦、陇、宁、定西、镇原、西和、阶、成、兰、会、环、金、德顺、徽、金洋十五州。巩昌府(治陇西)辖县五、领司一,陇西成为当时陇右一带的军政中心,至惠宗至正二十九年、洪武二年(1369年),归属于明。

明初,实行行省、府(州)、县(州)三级制。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仍设巩昌府(治陇西),隶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省治西安)。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改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巩昌府领有三州、十四县。至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年),设立陇右分守道(道治陇西,代表布政使司督察民政),因督察范围为临洮、巩昌二府,后简称临巩道,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

明代还实行军、民分治,洪武八年(1375年),在陇西设立巩昌卫。巩昌、洮州、岷州、靖虏(今靖远县)、秦州五卫及西固、阶州、礼店(今礼县)、文县四个守御千户所,虽均直属陕西都司(治西安),不隶于巩昌府,但都受巩昌府的提调。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废除卫、所制,巩昌卫被裁。

清顺治三年(1646年),陇西县为清军占有。

清初,分全国为十八省(后增至二十三省),省设布政使司,巩昌府隶属陕西布政使司,仍辖三州十四县。康熙三年(1664年),陕西省右布政使司移设巩昌,辖有巩昌、临洮、平凉、庆阳四府,秦州、阶州、徽州、兰州、河州、泾州、固原州、静宁州、宁州、九州及陇西、安定、会宁、通渭、漳县、宁远、伏羌、西和、成县、秦安、清水、礼县、文县、两当、狄道、渭源、金县、平凉、崇信、华亭、镇原、隆德、灵台、庄浪、安化(今庆阳)、合水、环县、真宁(今正宁县)等二十八县。同时,陕西按察使司增设按察使一员,驻巩昌。康熙六年(1667年),将设在巩昌的右布政使司改为巩昌布政使司,按察使改为巩昌按察使司。康熙七年(1668年),巩昌布政使司移兰州,改为甘肃布政使司,同时,巩昌按察使司也移至兰州,改为甘肃按察使。从此,陕甘分省。

雍正七年(1729年),将巩昌府所属的秦州、阶州改为直隶州。徽州降为县,同清水、秦安、礼县、两当隶属秦州直隶州。文县、成县隶属阶州直隶州。翌年,将岷州卫改为岷州,靖虏卫改为靖远县,均隶属巩昌府。乾隆三年(1738年),将靖远县划于兰州府。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洮州卫为洮州厅,归属巩昌府。至此,巩昌府辖有陇西、安定、宁远、会宁、通渭、伏羌、西和、漳县(后改为巩昌府的直属乡)、岷州、洮州厅等十州、县、厅。道光九年(1829年),撤销巩昌府的漳县直属乡,并入陇西县,设为陇西分县,由县丞驻治其地。

清光绪年间全省分设七道,巩昌府及所属州县,均隶于兰州道(道治兰州)。

中华民国建立后,民国2年(1913年)2月,全省废除各府,改各厅、州、分州、分县为县。改兰州道为兰山道(道治皋兰),共辖十五县,陇西县隶属兰山道。原陇西县丞分治的漳县,又分出恢复其县制。民国16年(1927年)6月,成立甘肃省政府,7月,裁撤各道道尹,改设为六区行政长,兰山道未设,陇西县直辖于省政府。同月,省政府公布各县行政公署组织法,改县知事为县长,县府设各科局。陇西县府设一科(民政)、二科(财政)及建设局。民国25年(1936年)5月,全省分设行政督察专区,各专区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实行行政督察制度。陇西县属于第一区(专署设临洮,民国27年移设岷县)。民国29年(1940年)5月,省政府重新厘定各县等级,全省共分六等,陇西定为三等县。

1949年8月13日,成立陇西县人民政府,隶属岷县专区。1950年5月,岷县专区撤销,陇西县划归天水专区。1956年初,陇西县改属定西专区。1958年12月,将渭源县合并于陇西县。1961年12月,仍恢复渭源县制。1968年4月,成立陇西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7月,将县革命委员会改为陇西县人民政府。

陇西县建置沿革简表

续表1

续表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