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寿山石印纽雕刻研究与传承-陈为新作艺海容物

明清寿山石印纽雕刻研究与传承-陈为新作艺海容物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冰糖地荔枝洞石一般都如此石,有极细腻潇洒的萝卜丝纹隐现其中。

明清寿山石印纽雕刻研究与传承-陈为新作艺海容物

3.7cm×3.7cm×7.6cm

本作以极为珍贵的冰糖地荔枝洞石裁切而成,起台平正,形制端方,质如冰壶蓄玉,洁净通灵,触手清凉,皎洁似雪精月魄,其通灵明透,比之一般白色荔枝洞石灵秀更胜,俗称“冰糖地”,是荔枝洞石中品相最上乘者。冰糖地荔枝洞石一般都如此石,有极细腻潇洒的萝卜丝纹隐现其中。荔枝洞石的萝卜丝纹,有软丝、硬丝之别,硬丝似砂纹,质地粗粝,磨之不光,软丝则起伏如纤云流转,又似雾霭飘逸,其美感为藏家所钟爱,而此石之丝,正是后者。此作质纯、地透、材大、型正,在荔枝洞早已绝产的今日,实属可遇而不可求的章料资源。(www.xing528.com)

本作原材料为作者于2011年前后以百万之价得于石贾之手,珍藏十载未做雕刻,直到2021年秋方才成功。这类珍品,不能以等闲晶冻视之,更不能使用民国风格之塑形手法将石料作细碎镂刻或复杂造型,故此作者挑选清早期玉璇纽形制为祖本范式,刻一卧姿瑞兽。瑞兽躯体饱满浑圆,虽为清制,但华美之外,结体内敛收束,仍带晚明遗风,不但意态堂皇,更能很好地体现出原材稀有的宝石材质。作者在“定脊”时,为保留更多石材,放弃传统雕刻脊骨时削减脊棱两侧背肌石料之做法,反在脊线处轻铲一条凹陷,并将两片背部肌肉刻出弧度,以左右微拱之势,借冰糖地荔枝洞石特有的晶莹反光,消解阴影,使人产生视觉偏差,将凹陷处认作浮起之脊,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材质的完整度,同时也使瑞兽体量雄壮,更有雍容华贵之感。本作在细节处亦有用心:此瑞兽毛鬃之雕刻,为作者近年来所钻研出的一种“流水丝毛”之绝技,其丝毛自不同角度观察,似有不同走向,犹如流水律动,转而视之,则如波澜叠进,其巧妙趣味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此即作者于遵守法度之余,为此类宝器增加的一种文人式的优雅玩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