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视全局,专攻元素,带你探索明清寿山石印纽雕刻

无视全局,专攻元素,带你探索明清寿山石印纽雕刻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有些学习者会只关注到某一个面的相似,而忽略整体躯干、动势以及细节的表现。不考虑布局、节奏,在临摹时对元素逐一进行模仿,却不能全盘连缀、整体组织协调,导致元素各自为政,互相抵消表现力,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无视全局,专攻元素,带你探索明清寿山石印纽雕刻

明清雕刻教学中,还有一种误区是比较常见的,就是学习者往往聚焦一点,进行“攻坚”,对于其他部分的塑造则不太关心,这种情况常见于在开相和装饰手法的学习上。也有些学习者会只关注到某一个面的相似,而忽略整体躯干、动势以及细节的表现。如雕刻古兽时,自顶上俯视,古兽眉弓处的外轮廓线虽有起伏,但总体而言是平衡、和谐的。但仿刻时,由于观察视角一般为平视,为了刻出这种特定视角中“相似”的开相,忽略了眉弓的一致性,两块眉弓处的厚度就常会出现一边肿胀、一边薄峭的情况,从外轮廓线上看,眉弓线条的这种连贯性就会消失,出现高低不平或弧线一松一紧的情况。这种问题的出现,就是在寻求“形似”而没有考虑到作品内部的结构关系,为捡“芝麻”而丢掉“西瓜”了。

不考虑布局、节奏,在临摹时对元素逐一进行模仿,却不能全盘连缀、整体组织协调,导致元素各自为政,互相抵消表现力,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作品就会显得松散怪异,难以给人真实感。由这三处误区可以看出,明清雕刻学习上,有三个通用准则:(1)尽量多地获取可以投入创作的范本和形制,但必须去芜存菁、博采众长;(2)在模仿形范的同时,要不断试图理解这些楷范生成的原因以及采取某种表达方式的原因,以掌握其真正的结构和关窍,不可生搬硬套;(3)掌握多元化的雕刻技法,并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提升熟练度,以便达到理想的雕刻效果。

清 潘玉茂作寿山石麒麟踏海纽章(www.xing528.com)

一旦理解与技法的成熟度达到某一个阶段,那么面对多数石材时就能不假思索地进行构思和使用技巧了,随着这种游刃有余的状态而来的,将是更多丰富的细节和将所见所学付诸寿山石这一特殊材质上的方式方法。到了这个阶段,造型上就能突破单纯的模仿,同时也能创造出更适合手中石材的崭新形范、款式,确立个人的独特风格。这其实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艺术上的直觉”,它并非一种虚无缥缈、难以捕捉的“感觉”,而是经过不断思辨和练习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