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于明清雕刻的学习中,最初摹刻对象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少雕刻学习者认为,学习阶段应当选取级别最高、最为优秀的范本,如以杨玉璇、周尚均作品为起步,认为这样即便刻后剩下四五成相似,也能够达到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实际上的学习情况却恰恰与之相反,玉璇、尚均所处的时代讲究行刀结体不留痕迹,许多暗藏的关窍和技法的运用,常常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有时即便一个细节,也有高度的信息搭载量。譬如古兽有四条腿,但是在不同的形范、古件当中,随着姿态的不同,就要去判断整个作品中哪条腿是重心,哪条是悠闲的、放松的状态。重心对于整个架构起支撑作用,只有处理好重心的位置,兽纽的站姿才会显得自然且有力量。此外,某些部位所采用的弯曲、弧度或者装饰纹,对整体结构和视觉效果有什么相应影响等,都是雕刻中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刚刚学习明清雕刻形范者来说,都是难以通过一两天的观察就立刻判断出来的。
明 田黄立兽纽 苏州博物馆藏
在杨玉璇、周尚均所处的时代,其服务的对象是文人群体。这一群体讲究言近意远,要求作品浑然化一、内敛沉稳,所以他们所运用的雕刻语言往往也是高级的,其精心营造的巧妙措置务求不着痕迹,不但信息量巨大,而且可能是有意识地进行过隐藏处理,因此对于后世学习者来说,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看到这样的作品只见高妙而不见线索,如果没有基础的认知和明确的引导,其实是非常难于凭借自主观察来破解其中创作思维和技法运用的秘密。若贸然进行摹刻,容易误解其造型上的用意,最终“画虎不成反类犬”,一旦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和习惯,就很难矫正,徒然浪费了学习的时间和精力。(www.xing528.com)
与周、杨相反的是林元珠的作品,元珠行刀凌厉、果决。由当时的社会需求所致,以他为代表的晚清“东门派”雕刻往往刀路清晰,造型、结构的思考轨迹一目了然,同时,由于时代接近,其创作思维中重视视觉效果的倾向,也更容易为当代人所理解。林元珠擅长以较为程式化的手法营造雕刻中的节奏感、对比度,他的作品对于初学者而言,在领会和学习上更为简单。对待明清印纽雕刻的学习,在起步的阶段,尤其需要“由浅入深”“从近至远”以及“舍博就专”,最精妙的雕刻作品往往通过最简单、最清晰明确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这种清晰、明确的背后,技法的锻炼和认知的提升都是不可或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