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研究成果

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研究成果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把普通教育及高等教育的主干系统完全保留给日本人独占,而把职业教育列为旁系,有限度地开放给台湾同胞。这种职业教育制度推行了半个世纪,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其中,台湾地区“行政院”于1966年正式公布了首次的人力发展计划,将技术人力培育计划纳入了经建计划实施中,并提出优先设置工业类科的方向,工业教育逐渐发展成为技职教育体系的主流[11]。

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研究成果

一、台湾技职教育发展概述

(一)现代技术及职业教育的初期萌芽阶段

1.日据时期(1945年以前)

1895年,由于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台湾才回归中国。从1895—1945年,前后51年,史称“日据时期”[1]

在此期间,日本为维护其统治,在台湾实施一种特殊形态的教育制度,即统治者(日本人)教育系统与被统治者(台湾人)教育系统相对立的不平等的学校制度。它把普通教育及高等教育的主干系统完全保留给日本人独占,而把职业教育列为旁系,有限度地开放给台湾同胞。台湾同胞求学无他门,只好走向职业学校或职业补习学校。此类学校的专业主要分为农业、工业、商业、水产以及家政,其教育目标是培育基层的技术人才;学校设备差、学制短,相当于初级职业学校;学生既不能转学,又不能升学。据统计,1944年台湾的职业学校有27所,职业补习学校90所,其中以农业学校为多,工商职业学校较少。这种职业教育制度推行了半个世纪,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2]

2.光复初期(1945—1949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归中国,从此光复。光复后的台湾经济发展缓慢,无法消化大量的普通教育毕业生,通过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既缓解初级中学毕业生的升学压力,促进教育水平提升,又能缓解当时的就业压力。光复初期,当局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但主观上的努力因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无法实现目标[3]

此期间,台湾省教育处先把原来的实业学校及职业补习学校都改为职业学校,并对部分在战争中受到破坏的学校进行适当调整与整并,规定入学资格为“国民小学”毕业生,修业年限3年,使之与初中平行。后来发现这种改制不妥,教育处才依据1932年《职业学校法》于1946年6月制订了《台湾省职业学校新旧制调整办法》,建立三三制之初级、高级职业学校,分别招收“国民小学”、初中(职)及毕业生。其中,初级职业学校以培育初级人才为主,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高级职业学校培育中级技术人才,除个别私立职业学校外,一律改制为省立职业学校。明确县、市以举办初级职业学校为主,省立职业学校则以高、初级合办为主[4]

3.技术及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关系

此阶段的台湾地区经济以农业为主,台湾光复初期,经济处于恢复期,教育还延续“日据时期”的制度,由于“日据时期”的政策是“工业日本、农业台湾”,技职教育处于萌芽阶段,技职教育体系的最高学历仅为高级职业学校,而且以农业高级职校为主要种类。此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台湾技职教育不可能快速发展,只能是与经济相适应的低端发展。

(二)现代技术及职业教育的起步发展阶段

1.初级技术职业学校兴起(1950—1959年)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产业结构为“农业为主,以农养工,以农促工”,支柱产业仍是农业[5]。在推动工业化的初期,因为缺乏资本与技术,自然资源又贫乏,大部分民生物资必须依赖进口,造成国际收支巨额逆差。生产资源中唯一比较丰富的就是普通劳动力,于是政府决定先发展生产规模不大、所需资本不多、劳工技术要求不高、建厂期间较短的劳动力密集工业来替代进口、供应省内需求、减少外汇消耗和平衡国际收支,同时创造就业机会[6]。政府于1953年起开始订立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此次计划被称为20世纪50年代第一阶段进口替代时期。在此期间,为了配合台湾政府以“农业培养工业,依工业发展农业”的政策,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以扩充工、农两类,并且明确技术及职业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技术专门人才和配合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技职教育采取相应的主要改进措施有:自1951年起,台湾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公布实行各类职业学校暂行课程标准,确定了各级职业学校的训练重心;1953年,教育行政部门在组织工业教育视察团视察全省工业职业学校及专科以上学校后,决定采取美国工业职业学校单位行业训练方式,此训练方式的引进标志着台湾现代技职教育的兴起;同期,又准备设立三年制专科学校,并将绩优高职改制为专科学校,力求量的增加;1954年,开始引进美国单位行业学制,并进行了与之相适应的技职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的改革,使课程专业化和技术专精化,加强、加重工厂实习的上课时数[7];1956年起,鼓励生产工业机构附设各类私立职业学校,其中成绩优良者,由政府奖励,将部分职业学校改制为五年制职业学校,并指定部分职业学校附设实用技艺训练中心,利用已有的师资和设备在假期或晚上办理各种短期技艺训练,并逐年推广,扩大教学对象,增加对社会的贡献[8]

2.技术及职业教育形成(1960—1970年)

20世纪60、70年代,台湾地区打开了国外市场,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从进口替代阶段发展到出口扩张阶段,经济发展朝向以轻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9],使轻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台湾开始从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向工业社会过渡。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台湾经济受到世界能源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面临停滞困境,迫使台湾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着手发展重工业,加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子、资讯、电机以及机械工业,台湾开始准备进入第二阶段的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时期。为了加强国际竞争和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台湾当局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段时期的技职教育发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10]

在此时期,台湾地区跨越了第三、四、五期的四年经建计划。其中,台湾地区“行政院”于1966年正式公布了首次的人力发展计划,将技术人力培育计划纳入了经建计划实施中,并提出优先设置工业类科的方向,工业教育逐渐发展成为技职教育体系的主流[11]。对技职教育相应的主要改进措施有:1960年初,台湾教育行政部门除继续扩充高职教育外,也积极扩充专科学校,并开放私人兴学,致使专科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1964年,修正各类职业学校课程标准,以单位行业训练为原则、以技能训练为重心设计课程;1965年,修订和颁布“五年制职校设置暂行办法”和“专科以上学校夜间部设置办法”,利用现有的专科学校师资设备扩大并推广教育,鼓励在职青年进修;1968年,为了扩充专科学校的规模,运用建教合作的办法,开始试办两年制专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还专门成立了“专科职业教育司”主管此类教育;同年8月,台湾地区开始实施九年“国民教育”,原初级职校和五年制职校均予停办,一律改办高职;随后从1969年起,为发展职业教育,逐年调整高中与高职在学人数比例,由原来的6∶4调整为4∶6;1971年,台湾地区采纳联邦德国职业教育特色,试办“阶梯式教学”,即先基础教学,其次再分科教学、在企业机构实施专职教学;1973年着手进行研究拟修正职业学校法及专科学校法并将“专科职业教育司”改名为“技术及职业教育司”,除主管原有专科教育和职业教育外,另增加技术学院;1974年8月,台湾地区成立了第一所技术学院,进一步完善了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体系,开创了技职教育体系的新纪元[12]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相比20世纪50、60年代台湾地区的高等技职教育已快速发展,但仍只停留在专科层次;中等技职教育在质和量上都有所提高。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第一所技职学院的兴起,技职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即职业学校、专科学校、技术学院三阶段式的一贯体系成为台湾教育制度的一大特色。至此,台湾地区的技职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13]

3.技术及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950—1970年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此阶段经济以轻工业为主,是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此阶段教育出现了专科学校,实现了台湾技职教育体系的初步构架,由于经济以轻工业为主,工业类高级职业学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配合产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增加高级职业中学毕业生就读大专的机会,这期间建立了11所专科层次学校。

(三)现代技术及职业教育的迅速成长阶段

1.各类型学校迅速成长(1970—1989年)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地区的工业生产渐臻成熟,开始迈向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高科技产业。由于深受美元贬值、粮食短缺及第一次石油危机等影响,台湾经济面临停滞之困境。于是在1974—1978年,台湾陆续推进十项建设,使台湾地区经济进入调整发展时期,即进入了第二次进口替代阶段,重点为石化工业,使经济仍能维持低度增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已进入科技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并重时期,即处于自由化、国际化及产业升级阶段,此一阶段之重点产业为电子信息业,至1989年,台湾信息工业已成为仅次于电子和纺织的第三大产业[14]

在此期间,由于经济朝向高科技产业发展,技职教育就根据需求全面调整学校和科系,并以群集观念重新规划课程,以使专业能力与行业之间的转换得到衔接;同时提升发展技职教育层次,积极发展专科学校以及增设技术学院,以适应科技提升的能力需求。主要改革措施有:1976年,再次修正职业学校法和专科学校法,明确五年制和二年制两种类型;1977年,研究对培养基层技术人力的职业单位行业课程发展为“行职业群集课程”的高级职业学校课程;1979年,实施第一期工职教育改进计划,时间为3年,重点在于加强师资的培育与在职进修、调整类科的设置及其课程、充实教学与实习设备、开辟高职学校工业类毕业生的进修管道;同年,第一所技术学院增设工程技术研究所,招收硕士班研究生;1980年,根据“行政院”经建会的台湾经济建设十年计划中的人力部门计划,再度将高中生与高职生的比例由4∶6调整为3∶7;1982年,执行第二期工职教育改进计划,时间为3年,重点在于教材、教学与实习设备的应用、落实学校辅导与教育成效评估,并试办商业资讯教育;自1983年8月起,试办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简称“延教班”);同年,台湾工业技术学院又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5]

2.技术及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世纪70、80年代,台湾经济开始步入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重工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使出口贸易急速发展,产业升级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态势:中等层次人才需求与高中阶段的农业、工业高级职业学校继续发展,商业类高级职业学校发展更为迅速;培养专门高技能人才的专科学校增加至76所;高层次职业人才的培养进入技职教育[16]

(四)现代技术及职业教育的逐步完善阶段

1.“立交桥”式技职体系形成(1990年至今)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的经济进入全面转型和全面寻求产业升级的阶段,产业结构显著改变,高科技产业及服务业逐渐取代传统的制造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更加提高,台湾地区的教育部门将重心转移到技术学院与科技大学,大量培育中高级技术人才与管理阶层,以适时配合时代脉动调整。此期间,为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且提升实用专业人才素质,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进行了以下主要变革:自1991年起,试办高职学校学年学分制弹性调整高职学生就业年限,办理在校生丙级技术士技能检定,落实职业证照制度,加强建教合作;自1993学年度起,办理“发展与改进中学技艺教育方案”并核准高职设立普通科;1994年,公布师资培育法,强调技职师资的实践能力,加强教师在职进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1995年,提出增扩高等技职教育,提升教育品质,将绩优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并保留附设专科部;1997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同意将5所技术学院更名为科技大学。进入21世纪以后,技职教育变革更加灵活,主要措施有建立高等技职回流教育制度、开辟多元技职入学管道、发展改进国中技艺教育、实施两季招生、加强弱势族群技职教育、继续增扩高等技职教育等[17]

2.技术及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伴随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台湾在继续实施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科技发展计划”和“工业升级”的指导方针的基础上,以咨讯(信息)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在鼓励高科技产业的同时,进一步鼓励传统工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18],为此也提升了产业界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台湾技职教育开始全面调整专业设置[19]。1994年,开始将办学质量好的专科学校升级改制为技术学院,1995年开始以“技术职业教育的转型与革新”方案为依据,将办学质量好的技术学院升级改制为科技大学,以满足产业发展对技职教育的需求,遵循教育体制改革,反映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规律。

综上所述,台湾技职教育与经济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技职教育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反应是适时的、良性的,为台湾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概述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的高等技职教育有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职教育体系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台湾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台湾岛内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优势逐渐丧失,尤其是1974年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的冲击,促使台湾“调整经济结构,加速技术升级,发展重化工业”[20]。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工作正是基于台湾高等技职教育院校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导致数量急剧膨胀这一事实,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点由数量发展向质量提升转移,希望通过对各院校技职教育质量的评鉴促进各院校技职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促进整个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21]

(一)高等技职教育评鉴初创时期(1975—1981年)

这个时期台湾高等教育的重要特点是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一目标正是通过高等技职专科教育的大规模发展得以实现的。然而,短期迅速膨胀的高等教育规模引起了社会大众对如何确保高等技职教育品质的关注与争论。同时,台湾当局基于办学规模的快速扩张与教育经费的捉襟见肘,对高等技职院校提出“绩效责任”。1975年起,台湾举办专科学校评鉴工作,因学校数目达70多所,故分为工业、商业、医护、其他类(农业、海事、艺术等)分年办理,每4年轮评一次。参加第一次评鉴的是工业专科学校,共有32所学校参加,受评科数126科。为加强督导,在学校受评的次一年,教育行政部门就三等科组办理追踪评鉴;另外,专科学校申请改制要接受专案评鉴。该时期的评鉴制度以专业评鉴为主线,辅以追踪评鉴及专案评鉴。这个时期评鉴制度的主要特点有:(1)评鉴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技职司主导,对各技职教育机构实行例行评鉴;(2)评鉴的对象为专科学校;(3)评鉴的形式为专业评鉴,以学校整体为评鉴对象的综合评鉴未形成,并且不做学校间的比较;(4)评鉴的目标是辅导、奖励与改进参考,体现了绩效功能、激励功能及了解与改进功能,由于自我评鉴的概念还未形成,改进的力度仍然有限。

(二)高等技职教育评鉴发展时期(1982—1996年)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台湾地区的经济朝着以高科技、高知识密集度和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的新型经济结构方向发展,这是其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经济的大动荡再次使台湾陷入萧条局面。根据经济环境的改变,台湾当局制定了“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发展方针来加速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实行高级的出口扩张发展战略;提出重新调整产业结构,把原有技术层次低、附加值小、耗能多的产业逐步转变为技术层次高、附加值大、耗能少的产业。

由于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台湾经济技术结构进入新的转型期。基于此,台湾需要培养具有更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大规模的高等技职本科及研究所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个时期,随着新自由主义理念的实践,各国政府开始削减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并且改变拨款方式,促使院校主动通过其他途径筹措经费。事实上,这些举措赋予院校更多的自主权、更激烈的竞争和更频繁的审核。

这个时期的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的特点主要如下:(1)依法行政,办理高等技职教育评鉴。1994年颁布新修订的《大学法》,赋予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院校实施评鉴工作的法源依据;(2)评鉴者为学术团体组织——台湾科技大学;(3)评鉴对象为专科学校及技术学院的科系;(4)评鉴的形式仍为专业评鉴;(5)评鉴的方式为自我评鉴与访问评鉴两种(自1986年起,实施了各个学校的自我评鉴,自我评鉴的实行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自我了解及功能改进);(6)评鉴的模式主要是CIPP[背景评估(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估(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估(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评估(Product Evaluation)]。

(三)高等技职教育评鉴改革时期(1997—2009年)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高科技产业在台湾经济中一枝独秀,第三产业也快速发展。由于政府主动引导与规划资讯科技的发展,加上台湾近10年来科技研发水准大幅提升,电子及资讯工业快速成长并茁壮发展,其半导体及资讯产业产值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资讯地区。将台湾建设成科技岛、促进台湾经济发展和建立以高科技产品为主的产业经济体系成为台湾当局顺应高科技发展趋势的主要任务。同时,第三产业——服务业也不断在变迁与改革中,服务业人才的培育也不能忽视。随着产业形态的转变及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增长,各界呼吁增设技术学院的声音不断上扬。于是,台湾积极调整技职教育体系,发展技职教育特色,将部分专科学校改制为技术学院并将部门技术学院改制为科技大学,同时规划设立社区学院,弹性调整及扩充技职教育学制,畅通学生进修渠道,以均衡地区发展。其中,培养高科技人才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成为台湾教育发展的重点。技术类的本科院校和研究所随之迅速发展起来。1997年8月,台湾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和朝阳科技大学5所大学改名为科技大学,旨在培育高级专业人才,台湾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当然,这样的发展也带来了高校的数量和容量在短期内迅速膨胀、生源质量下降和毕业生素质降低的问题。

这个时期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的特点是:(1)评鉴者继续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学术团体组织——台湾科技大学及云林科技大学办理,由台湾科技大学聘请相关专家担任委员,实施对高等技职教育的评鉴,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但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左右评鉴结果;(2)评鉴对象除了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外,自2000年起,科技大学也纳入评鉴系统中,评鉴工作在技职教育体系全面开展;(3)评鉴的形式一改以前的单纯以学院、系所类别为主的专业评鉴,开始了以行政类和专业类相结合的综合评鉴,并且采用分组评鉴的方式,每一个评鉴小组均由不同的评鉴内容,各评鉴要素在该组中所占的百分比并不相同;(4)评鉴工作制度化。1999年,发布了《技职院校评鉴实施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评鉴更为制度化;(5)评鉴的标准更细致化。自2005年开始,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评鉴制度实行进一步的变革,使表格更加细致化,从而使标准更为精确。

三、评鉴法规体系

台湾“大学法”第四条第三项规定:“各大学发展方向及重点,由各校依需要及特色自行规划,报经教育行政部门核备后实施,并由教育行政部门评鉴。”相应的具体规定还有:“技职院校评鉴方式实施原则”、“‘教育部’奖补助私立技专院校整体发展经费核配及申请要点草案”、“‘教育部’辅导私立技专院校提升师资素质实施要点草案”、“专科学校专业及技术教师遴聘办法”、“专科以上学校教师资格审定办法”、“‘教育部’奖辅助私立大专院校训辅工作经费及学校配合款实施要点”、“大专院校产学合作实施办法草案”、“技术学院专案评鉴申请原则”等规章制度。在这样一个完备的体系下,高等技职院校评鉴日趋制度化、法律化。目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每4年实施一次。

四、评鉴范围与内容

从评鉴的范围与内容来看,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主要分为行政类与专业类两大类。

行政类是以学校的整体为受评对象,主要就学校校务行政的业务进行综合评鉴,强调的是机构的效能,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校务。主要针对各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校务发展的计划与执行、奖补助经费使用情况、教师提供专业服务、整体性的教育效能、产学合作与推广、国际合作、外语能力的改善措施与成效、社会贡献与校友服务等的具体规划与成效进行评鉴。(2)教务行政。主要针对受评学校教务行政、课程发展与教学改善、教学评量与追踪改善、图书信息的规划与推广、教学支持机制及远程等的具体规划与成效进行评鉴。(3)学务行政。主要针对受评学校学务行政、导师工作、社团活动、生活辅导、辅导资商、卫生保健等业务单位、规划情形及执行成效进行评鉴。(4)行政支持。主要针对学校组织与发展、特色组织或单位、人事业务、会计行政、财务状况、总务行政、校舍校地面积与规划、校园安全等业务单位、规划情形及执行成效进行评鉴。

专业类。针对各学院及科系所的办学情况进行评鉴,强调的是某一专业领域的教学品质,其内容包括专业科系的教育理念与目标、师资专长、课程结构、教学实施、实习设备、行政管理、专业图书、教师提供专业服务、教师在产业之实务研习、产学合作、毕业生专业证照与就业表现、科系办学成效等。

通过行政类及专业类评鉴,对一个学校的办学效能、培养人才的情况及特色项目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是关于学校的总体效能的评鉴。

五、评鉴组织架构

(一)评鉴的组织机构

台湾的评鉴组织机构主要有政府部门、学术团体及民间评鉴机构和高等技职院校的内部评鉴。

1.政府部门

在台湾,政府是办学及管理的主体,无论是公立院校还是私立院校,政府每年通过庞大的财政支援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高等院校的办学方向。据统计,台湾技职院校的公立学校大约有60%的办学经费来自政府;私立院校也有20%—30%的办学经费来自政府。为此,政府需要决策哪些学校和专业是值得资助的。

2.学术团体及民间评鉴机构

台湾不是依靠政府的行政而是依靠社会力量来执行评鉴职能的,这是由台湾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教育行政部门职权的有限性和院校办学的相对独立性决定的。台湾的许多高等技职院校都有其自身的评鉴学术团体,这些学术团体是由院校自发形成的,组成人员为机构成员学校的校长、教授及各方面的专家、研究机构的学者、有关企事业单位的代表。台湾地区的高等技职院校评级机构是一个由社团法人——台湾评鉴协会和其他学术机构共同承办的。评鉴活动由评鉴机构接受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技职司的委托,严格地依据评鉴标准和评鉴程序进行评鉴以激励和帮助高等技职院校提高质量。

3.高等技职院校

在台湾,市场竞争已经渗透到技职院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避免退场并求得生存和发展,作为独立法人组织的技职院校就必须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高等技职院校的评鉴是高校的一种自我质量管理活动。高等技职院校作为评鉴的主体,通过自我评鉴可达到自我完善、改进及提高的目标。

以上三方评鉴组织机构各自追求自身的利益,高等技职院校渴望独立,但对教育的管辖权受到法律规定限制;政府部门不放弃对高等技职教育的宏观调控;中介机构希望体现其评鉴权威。因此,目前台湾的高等技职院校评鉴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给有实力承办评鉴的学术团体,通过学术团体公平、公正的评鉴工作,帮助政府作出判断,帮助学校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及促进其改革,政府只监管评鉴的工作完成,其行政力不能左右评鉴的过程、等第及结果。

(二)评鉴的工作小组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机构的主要职能部门是评鉴工作小组。目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工作小组是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评鉴表册规划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协调与规划,即负责协调评鉴委员的遴选以及与评鉴委员的联系,负责召开评鉴工作的事务会议,确认评鉴的内容及评鉴成绩报告,并对评鉴委员会负责。

(三)评鉴委员

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评鉴机构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机制来挑选评鉴委员,以确保评鉴委员的专业化。

1.评鉴委员的遴聘程序

评鉴工作小组从评鉴委员中遴选出5个候选召集人,报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教育行政部门从中选出两个,在得到该候选召集人的同意后,各组评鉴委员会召集人便确定了。各组召集人邀集专业领域产官学代表组成评鉴委员,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至此,评鉴委员便产生了。

2.评鉴委员的职权范围及聘任原则(www.xing528.com)

评鉴委员的职权范围及聘任原则,如表6-1所示[22]

表6-1 评鉴委员的职权范围及聘任原则

续 表

3.评鉴委员的培训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已经走向专业化,每一个评鉴委员都是其领域的资深人士,为了避免委员过多用自己的观点和办学理念来评鉴学校及建立对评鉴的认同感,组织机构通过召开行前说明会,请资深的评鉴委员来讲课,让评鉴委员认识到评鉴的目的何在、评鉴的指标如何、评鉴的实际运作以及该如何看待一个学校等。通过培训给予评鉴委员一个宏观的资料,特别是给予企业界的人士更为详细的培训,让他们懂得学校的运作规律。培训的时间一般是3天左右。

4.评鉴委员的回避原则

(1)在受评学校担任专任授课者;(2)与受评学校有建交合作或其他服务关系者;(3)与受评学校有竞争关系者。符合以上任一情况的都要上报委员会及主动回避,不上报者和不回避者将受到罚款。

作为评鉴的组织机构,学术团体组织评鉴工作小组、召集评鉴委员、制定评鉴遴聘原则,并对评鉴的具体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定。使评鉴得以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实行,杜绝了中国人由于注重人情及裙带关系而产生“走后门”的行为。评鉴组织架构的建立为评鉴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

六、评鉴运行机制

(一)评鉴的方式

评鉴分为例行评鉴、追踪评鉴及专案评鉴。

1.例行评鉴

对学校整体校务分年办理综合评鉴,每4年评鉴一次,旨在针对全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定期检视各校办学的方向与执行效益,借此提供各校自我提升与相互观摩的机会;提供教育主管机构管制各项奖补助款与各系科进退场机制的重要参考依据。例行评鉴分为两个步骤:第一,受评单位要进行自我评鉴。各受评学校的科系均须于每年的10月底前办理自我评鉴并填写评鉴手册报各评鉴委员参阅,以供进行实地评鉴时参考。第二,实地评鉴。由各类组评鉴委员按照预定评鉴行程赴各校进行实地评鉴,以了解各校实际状况。实地评鉴时间为一整天。

2.追踪评鉴

对例行评鉴技术学院及专科学校成绩三等以下的系科,由教育行政部门组成咨询辅导团访视,次年进行以辅导为主旨的追踪评鉴。

3.专案评鉴

对需要特殊辅导的学校或科系或是教育行政部门具有特殊任务时,不定期办理项目评鉴。

(二)评鉴的内容与标准的拟定

唯有合理、明确和严谨的教育评鉴标准,才能呈现教育单位的实际绩效,并作为决策的参考。教育指标是用来描述教育系统中有关特质的项目。为了能有效地描述教育特质,通常以统计量作为价值判断的参照点,无法量化的部分就以质的描述表达其特质。所以,评鉴的内容及标准要不断地根据法律及社会的变化进行修改。台湾地区技职院校评鉴内容及标准最近的一次大修改是在2004年,台湾教育当局投入100万新台币对标准进行重新修订。

评鉴内容与标准的修订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按照过去评鉴的经验,一个系所要发展的话需要哪些指标,如课程是否适合专业发展的需要,由委员对其进行汇总。

其次,建立技专院校评鉴指标。借由召开系列性的会议邀集教育评鉴专家、资深技专院校教育工作者、技职教育行政官员、企业界的人士以及受评学校代表,以统计整个领域评鉴委员的意见。

最后,办理公听会。所谓的公听会就是把指标寄给各个学校,让每个学校在两、三个星期内对这个指标发表意见、办理公听会以及委员对指标进行反复协调,直到委员会觉得满意为止。最后交给研究小组修改,分别建立行政与专业领域的全岛性评鉴指标,并且在资料报厅审核之后送资讯系统小组建置网络表格。

(三)评鉴的实施程序

评鉴的实施程序包括评鉴事宜的准备、评鉴工作的实施和评鉴成绩的汇整与公布[23]

1.评鉴事宜的准备

评鉴事宜的准备包括建立评鉴指标、建制网络填表系统,搜集、汇整、分析受评学校的自评材料,以便提供给评鉴委员在实地评鉴前对受评学校和科系的深入了解。汇整教育行政部门各单位当年度重要政策并依各种政策修正、调整评鉴表册及评分项目和内容的比例;协同评鉴信息系统维护小组办理评鉴表册填表说明会,并开放受评学校在网络中填写的评鉴资料;评鉴工作小组共同推荐并定好评鉴委员名单;办理评鉴委员行前说明会,建立评鉴的共识。

2.评鉴工作的实施

评鉴包括学校的自我评鉴及评鉴委员的实地评鉴两项。各受评学校必须在规定的日期前办理自我评鉴、填写格式表件并寄送评鉴工作小组,再转发至各评鉴委员参阅,以供进行实地评鉴时参考。实地评鉴时有各类组评鉴委员按照预定评鉴行程赴各校进行实地评鉴,以了解各校实际状况。时间为一整天,每个组有4个评鉴委员,评鉴的内容包括校务发展与运作的业务演示文稿、实地访事与参阅资料、与教职员及学生分组晤谈、评鉴委员与受评单位座谈以及综合座谈。

3.评鉴成绩的汇整与公布

高等技职教育评鉴最后的成绩是以各组评鉴委员参照实现规划的评鉴项目配合比例,并就各委员的评鉴观点互相陈述评鉴心得,在讨论后合议评定成绩和等第(其等第标准:一等为80分以上,二等为75分以上未达80分,三等为70分以上未达75分,四等为未达70分者),并且提供行政类、专业类群组优点与特色、待改善事项、建议等分项资料。总的来说,成绩的汇整与公布包括以下步骤:(1)统整评鉴报告;(2)受理学校审复检讨会议;(3)召开审复检讨会议;(4)召开总检讨会议;(5)办理学校座谈会;(6)完成评鉴报告;(7)报教育行政部门;(8)键入评鉴资料系统,上网公告各校评鉴成绩和报告,供社会大众了解高等技职教育各校的办学特色。

运行机制从评鉴的多元化出发,评鉴的方式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除了例行的评鉴外还有追踪评鉴及专案评鉴;评鉴的内容与标准也体现出丰富及多元的特点;评鉴的实施程序则全面保证了访问评鉴工作的顺利运行。

七、评鉴质量监控

(一)评鉴结果的反馈及应用

台湾的教育行政部门已于2005年办理了科技大学的评鉴,2006年对技术学院进行评鉴,2007年对专科学校进行评鉴。评鉴结束后举行“综合座谈会”以交换意见,访评委员与受评学校相互交换意见、畅所欲言,目的是让学校了解问题之所在。会议结束后,访评委员写访评报告,明确指出学校的优缺点、希望改进的方面及具体建议等。在报告完成后,主办单位再将报告送受评学校。评鉴结果除以书面形式提供受评学校据以改进外,还将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参考,如私立院校奖补助款、增调系科班或招生名额、各校调整学杂费的核算指标等,同时也公布于技职司相关网站供社会大众查询。此外,教育行政部门亦组成咨询辅导团,由学者专家及评鉴委员组成,就技职学院及专科学校评鉴成绩三等以下的学校提供校务改进及辅导建议,并办理追踪评鉴以督促其改进,借以提升技职教育的办理绩效。

(二)评鉴的后设评鉴

后设评鉴的目的在于发现评鉴的问题和重视评鉴后的检讨,借以改进评鉴的品质,其内容包括评鉴的规划、评鉴的设计、评鉴的实施、评鉴结果的利用等各项活动的表现。由于在进行评鉴过程中,个人偏见或某些疏忽会造成结果的偏差,因此,也针对评鉴程序或结果加入检讨。经由评鉴的省思,可建构较好的办学模式[24]

在台湾,评鉴结束后评鉴召集人进行会议讨论,确认各评鉴委员的评鉴是合理有效的,报告是中肯的,在公布成绩前,先把结果公布给受评学校,建立审复制度,让受评学校看其资料是否有错。一个星期后,如果学校发现评鉴委员所引述的资料是错的,评鉴委员便对其进行修改,假如是委员的认知见解方面的,委员有选择是否改动的权利。然后举行一个评鉴委员与受评学校的座谈会,让双方都知道这样评分的原因。假如有纠纷,就建立另一个审复小组来处理这个纠纷。审复小组由评鉴小组的负责人(总召集人)来解决问题。

(三)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制度的资讯系统

10多年来,台湾的教育行政部门技职司为了不断地提升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的办学品质,并希望通过有效地推动外部评鉴机制来促进各校相互学习,同时也更好地让社会大众了解各校的办学进步情况,建立了评鉴资讯系统。评鉴资讯系统建立在评鉴机构上,该系统由评鉴工作小组规划及维护。各个学校每年要在评鉴资讯网的电脑资料库上更新两次,让评鉴委员了解学校的最新情况。资料库根据法律的改变而对内容进行改变。例如,什么叫产学合作,每年都会有所改变;再如,每年都有增加及减少技能证照。随着时代的改变、社会制度的改变、社会现象的改变和法律上的调整,资料库会进行相应地改变。各个学校有3个星期时间来填写资料,并且规定不能造假,假如发现造假,当局便会对该学校进行罚款。目前,台湾的科技大学、技术学院、专科学校都拥有其各自的评鉴资讯系统及“全国技专院校校务基本资料库”系统。在这些系统上,全球的人们都可以看他们的学校发展情况、评鉴情况、各校的评鉴成绩等。这些系统的建立促进了台湾的高等技职教育评鉴制度与国际培养人才接轨。评鉴的公开性有利于促进人们对其评鉴进行监督,从而有效地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质量的监控机制为评鉴的后续工作作了全面的规定,避免评鉴的工作止于访问评鉴当中,体现了评鉴的真正意义在于促进了解及改进。评鉴的监控机制则是完全的促进改进机制,使评鉴结果及评鉴建议能被跟踪落实。

[1] 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9、192、193页。

[2] 苗静,“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7—8页。

[3]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7年,第88页。

[4]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7年,第89页。

[5]3页。杨金土、高林,《台湾技职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

[6] 曾瀚贤,“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制度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39—40页。

[7] 张天津,“台湾技职教育的历史回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23期。

[8] 巫铭昌、戴剑锋、谢秀珍、杨丽秀,“台湾50年”,《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12期。

[9]5页。杨金土、高林,《台湾技职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

[10] 同上书,第6页。

[11]45页。曾瀚贤,“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制度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

[12] 苗静,“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0页。

[13] 同上。

[14]12页。苗静,“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1—

[15] 郑旦华、于超美,《今日台湾教育》,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4—55页。

[16] 梁燕、徐兵,“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改革成就与现实困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年第28期,第52页。

[17]15页。苗静,“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4—

[18] 何晓韬,“大陆与台湾职业教育比较研究——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职业教育”,《科教文汇》,2006年第5期。

[19] 梁燕、徐兵,“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的改革成就与现实困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年第28期。

[20] 马早明、肖昌鑫等,《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政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4—141页。

[21] 马早明、肖昌鑫等,《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政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2—134页。

[22] 台湾技职院校评鉴工作小组,《2005年度技术学院专案暨追踪评鉴手册》。

[23] 台湾技职院校评鉴工作小组,《2005年度技术学院专案暨追踪评鉴手册》。

[24] 刘世勋,“高职评鉴后记”,《技术及职业教育》,1999年第5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