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贯彻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针对学校人才培养主要面向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小企业、水利基层单位及其相应的工作领域和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抓教学改革入手,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水利工程型专科人才的目标,突出应用性,加强针对性,充实实践性,具有适应性,努力摆脱“本科压缩性”的影响,办出专科特色,为此,创建与推行了“季学期小课建制”的教学新模式。该模式于1991年获江西省第四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2年获江西省普通高校第二次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中国高等教育》1993年第7~8期中以《一种专科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为题报道了学校这一改革的新模式。
1.探索与实践
1985年7月,学校即成立了“高等工程专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小组”。同年暑期召开了教学新模式专题研讨会。会后,改革研究小组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有关高等工程教育本、专科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等资料,进行系统对比分析,提出了建立“紧配合、快节奏、季学期、小课建制”教学新模式(以后简称“季学期小课建制”教学模式)。同时制订了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的教学计划、知识结构及教学提纲的新教学模式方案。经反复研讨、征求意见、修改补充后,学校决定,首先在1986年招收的“水工86级”一个班试行。并分别成立了由教务处、工程系、高教研究室和有关教研室的领导及教师参加的86水工教学新模式试行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本教学模式的教学安排、督导检查和总结工作。
在总结该班试行一年的基础上,于1987年将“季学期小课建制”教学模式推广到4个专业。并通过一个教学周期的试行,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修订教学计划后,于1990年9月在全校7个专业全部推行。1995年,学校设置的11个专业中,有9个实行了“季学期小课建制”的教学模式。
2.总体构成及运作机制
制定“季学期小课建制”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主要是从我国的国情和水利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利于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有利于高质量的工艺类工程师的初步训练;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分工;严格遵循人的认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特有规律;力争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找出最能体现高等工程专科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教学方案与实施办法,形成以应用技术为主线的知识、能力结构和理论、实践教学体系,达到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和人才培养的最佳效果。(www.xing528.com)
对课程体系设计的着眼点: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寻求专业知识能力结构最直接的内在联系,设置省学时小课,一般在30个学时左右,少数因教学内容难于分割的适当增加。小课体系不是将原设课程内容进行简单分割,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新组建。如水工专业教研室开设了44门课程,土木工程教研室开设了48门课程,均属小课体系。
对知识能力结构设计: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开发思路、便于应用为教学重点;技术理论基础,强调加强针对性,以中小企业(工程)和地、县基层单位的生产现场正在使用和近期可能推广使用的技术为主要内容;专业技术强调其实用性,以中小企业(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制造、维修、测试、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常规技术和成熟技术为主要内容,适当增加人文、社科、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内容。正确处理学科系统性与应用性的关系、技术先进性与实用性的关系,重新设计、组建理论教学的知识量和深、广度。总的理论教学周数不少于总周数的60%。
对实践教学体系按五大实践支柱设计:即综合设计型教学实验、课堂讨论和实习课;计算机应用;教学、生产和毕业实习;课程和毕业设计(论文);社会调查与实践。
新模式的教学流程,安排一学年四季学期制,即秋、冬、春、夏四个学期。冬、春和夏、秋之间仍保持规定的寒暑假,而春、夏和秋、冬季学期之间,安排一周小假期,其中3天用于期中考试,3天用于组织学生开展有利于能力培养的社会调查(工厂、工地、农村)、专题实验以及人文、社会等专题讲座。
“季学期小课建制”教学模式自试行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90年9月中旬,国家教委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校长雷克昌在大会上就此作了典型发言。会议一结束,国家教委副主任朱开轩特地到我校进行视察,对这一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季学期小课建制”教学模式的实行,是为了解决教学规律的稳定性与人才市场化后其需求快速变动之间矛盾的一种尝试。但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越来越多,因此学校在实行该“季学期小课建制”模式十余年后,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告一段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