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学院党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一时期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展“兴无灭资”斗争,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共产主义觉悟,破资产阶级世界观,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加速知识分子劳动化的过程,把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为达到这一目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形式多样化,有时事政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阶级教育、理想道德和纪律教育;方法上采取“四结合”,即政治理论与时事政策相结合,正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中心运动相结合、大课讲授与分班辅导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成功经验。但受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重点强调在实践中学理论,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政治运动,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院领导和院系党团干部经常深入到学生班级做学生思想工作,与年级学生骨干结合起来,实行层层负责,一级抓一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由于思想工作深入细致,引导学生参加各项政治运动,激发了学生的政治热情和上进心,不少学生要求入党、入团。1959年全院319名学生中有41人申请入党,其中2人被吸收为中共候补党员;有103人申请入团。1958~1962年申请入党、入团的学生占全院学生数的48%。
1959年初,根据江西省委高校教育要与“大跃进”形势相适应的指示,学院开展了共产主义教育运动。运动中以学习中共八届六中全会文件为中心,着重要求:①了解国内外的形势和任务,认识1958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总路线等一整套建设方针的正确性;②认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及其出现和发展的深远意义。从而进一步解决政治立场问题,破资产阶级思想、立共产主义思想。在共产主义教育过程中有目标地开展了大辩论、大批判。(www.xing528.com)
1959年8月,党的八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的决议,全党开展了一场“反右倾”运动。学院围绕当时党的中心工作,在院内也开展了“反右倾”运动。9月,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阜民传达中共八届八中全会精神,号召以“反右倾、鼓干劲、增产节约”的精神更好地完成教学、劳动、科研等各项任务。师生在听取传达以后,随即在全院掀起了批判高潮,运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对当时某些同志的所谓错误言论开展了大批判。由于运动搞得过急,政策界限不清,在不少问题上方法简单粗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不利于学术问题的百家争鸣,不利于活跃民主生活,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到师生关系。
1960年8月,学院又开展了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反对贪污浪费、反对违法乱纪、反对官僚主义的“新三反”运动。在运动中没有正确地划分政治问题、学术问题、思想问题、实际工作问题、一般生活问题的界限,没有严格地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及其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待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不善于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压服多、说服少,批判斗争多、耐心地帮助教育少,以至于把一部分干部、教师、职工脱钩下放到农业第一线,错误地开除了6名学生,勒令退学15名。直至1987年,有的同志才被纠正错误结论,落实政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