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元末明初,江西著名堪舆大师赖布衣自小得父亲真传,十八岁就以风水相术行走江湖。有一次,他从江西越过梅岭,进入广东南雄,在粤北群山中发现“龙脉”向南延伸,气势磅礴,十分高兴,决心要追踪“龙脉”,寻找“龙脉”结穴之所。他沿着“龙脉”出南雄,过曲江,下英德,越清远,入花都北部山区,来到芙蓉嶂。他看到这里的主峰高耸有如屏嶂,周围有十八座小山峰像芙蓉绽放,格局清奇,颇有气势,禁不住拍掌称赞:“好一个芙蓉嶂!”他从芙蓉嶂主峰向东南眺望,山麓有三座小山岗分左中右峙立,左侧山岗像一个莺蜂窦(本地对“马蜂窝”的俗称),居中的山岗像一座土地坛,右侧的山岗像一艘翻覆的船。再往前看是一片低洼地,又有三座山岗分左中右凸起,左侧一座如昂首咆哮的狮子,居中一座像摆尾畅游的鲤鱼,右侧一座似伏下休憩的大象,三座山岗之间各有一条河奔流而生,在鲤鱼山外汇合南去,形成三面环山、两水相汇的格局。
赖布衣仔细勘察,见此处藏风聚气,拿出罗盘摆在地上,左右移动,罗盘指针终于稳在子午线上。他暗自沉吟:“龙穴找到了,龙穴找到了!”继而向东南凝神眺望,仰天长叹了一口气,慢慢地吟出了一首谶诗:
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
左为莺蜂窦,右有覆船岗。
鲤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www.xing528.com)
谁人葬得中,世代出公侯。
赖布衣回到山脚居住的村中,对大家说:“芙蓉嶂是个风水宝地,六百年后必有王者出!”他向村民解释诗意:诗的前六句是描写这里山水的气势与风水格局,后两句是说谁人葬在“龙穴”上,他的后代会有人称“王”。
自此,芙蓉嶂的风水传说便一直流传至今。数百年来被世人追逐,选择在此营葬者甚众,其中最著名者有两位“天王巨星”,一位是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另一位则是曾经雄霸广东的“南天王”陈济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