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薇
番禺莲花山
广州番禺的莲花山是广州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山中保留着大片的古代采石遗迹,堪称鬼斧神工;山顶上的莲花塔、莲花城和望海观音大名鼎鼎,站在山上远眺狮子洋万顷波涛,风景美不胜收,每日里游人如织。古人来这里主要是观赏采石器遗迹而非塔和城。康熙《番禺县志》中有“游客列坐,飞瀑溅人衣袂。”“石砺山高二百余丈……考此山纯石,色赭质坚,人多贵之,称曰砺石。石工往往开采,狮腹锦廊实皆采石铲凿而成,非自然之境。”
明代人认为莲花山是风水重镇,“下捍虎门,上卫羊城,合省风水倚为重镇”,“乃省会华表”。莲花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赤岗塔、琶洲塔一起,在清代被认为是关系广州风水的重要建筑,号为“郡城门户”“省会保障”。城建于清代康熙三年(1664),是康熙初年迁移沿海百姓入内地的分界标志。先有塔后有城。山中的古采石场乃古代重要的建材原料基地。今天虽三处皆以莲花为名,但其实各自的莲花之名却有不同的来历,清代以来的地方志提供了资料。
康熙时称其山为砺山或石砺山。“砺山在茭塘石子头,高耸二百余丈,广袤十余里,四周皆海,屹峙中流,下即狮子洋。东有石壁,峻峭状如狮子。狮腹中空,可坐六七人,飞泉百丈,为虎门捍山。一崖名锦廊石,如回廊可百余步。游客列坐,飞瀑溅人衣袂,形家言以山为巨海捍门。明万历间有奸豪掘山采石,官屡禁之。四十四年(1616),邑孝廉李惟凤等倡议建浮屠其上。山在琶洲之下,虎门之上。康熙三年(1664),徙海民于内地,划山属禁界,外设立砖城、营房、墩台于其上。”可见康熙时未言明山上明万历四十四年所建的浮屠塔和康熙三年所建城的名字。明末清初人屈大均称其为“石砺山”,其上的塔为“浮莲一塔,迸出黑烟”。
雍正时此山也名为狮石山,塔被称为狮子塔,《广东通志》载:“狮石山,在城东南八十里,屹立海旁,高一百余丈,周围十余里,绵亘四十余峰。亦名砺山。山巅有狮子塔,为郡城门户。”(www.xing528.com)
乾隆以后砺山仍被称为石砺山,其上的塔被称为石砺塔,但对山上康熙三年所建的城改称为莲花城。(见乾隆《番禺县志》卷四)此山和山上的塔在清朝从未被人冠以“莲花”之名。
莲花塔、莲花山之名始见于光绪时期。不过当时此名却不是指今天番禺的塔和山。光绪时广州城南的莲花塔、莲花山在广州黄埔的鹿步,而塔与山并不在一处。光绪《广州府志》记:“相对岗在城东南四十里……石岗在相对岗西一里,顶平多石,上建萃堵陂三层,名莲花塔。旧有谶云:鹿步一都无进士,除非石上起莲花。自立塔后,里人钟狮丁巳登进士,林诞禹甲戌入翰林。……莲花山在相对岗东五里……一名乱石岗。……砺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一名狮石山……一名石砺山。……万历四十年邑人李惟凤等告官封禁,建浮屠其上,高九层。今呼石砺塔。”可见这时的莲花塔在相对岗西的石岗上,这时的莲花山却在相对岗东五里,两处相隔最少有六里之遥。
民国时期,砺山才开始被称为莲花山;石砺塔这时也开始被称为文昌塔。民国《番禺县续志》记:“荔枝岗又东莲花山。(原注:有莲花城、石砺塔与浮莲岗对峙)”,“石砺塔一名文昌塔,在石砺山上,为省会保障”。
附带要说明的是,明清时人们认为这座山和其上的塔、城是广州城的水口、下关,对风水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地方志记载其名字时应该比较慎重,张冠李戴之事当可以排除。乾隆《番禺县志》卷四载:(石砺山)“形家言以山有五兽,锁截下流,为巨海捍门,关系会城风水。……万历四十四年邑举人李惟凤、刘如性、林彦枢、崔知性、梁瑛等告官封禁,复建浮屠其上,今呼石砺塔。……康熙三年,徙海民于内地,划山属禁界外,设立砖城、营房、墩台于其上。今名莲花城。”五兽即为“巨石嶙峋,大者如狮如牛,小者如猴如蛇如鳖。昔人呼为五兽把关,实属都会之捍门,金汤之锁钥也。……更蒙当事轸念水口,腾倾多方培植,既造两浮屠于赤冈、琶洲之上,复于石砺添建营塔,为莲花之城。盖一以护卫风龙,使下关不泄。”(乾隆《番禺县志》卷四)也正因为此山关乎羊城风水,所以明清以来这里的采掘一直为官府所禁。虽然如此,但由于此山石料珍稀屡遭盗采,甚至造成灾难。乾隆时已有“迩年来,山无完肤,在在俱成坑堑,崖崩石坠,殒身于其内者,岁不下数十人”的记载。在万历七年、四十四年,崇祯二年、四年、五年,康熙三十三年、五十八年,乾隆二十九年,道光二十年,这里都发生过大型盗采。这些采石活动,也是导致山形诡异佳境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