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卡
宋名贤陈大夫宗祠
陈大夫宗祠位于白云区石井镇沙贝村下元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建,占地900平方米。宗祠为硬山顶,坐北向南,前后两进,有东西廊,天井宽敞。大门石额上刻“宋名贤陈大夫宗祠”,有“道光二十七年”及“丁未年”两款印章。门挂一副木板门联:“一门七进士;四代五乡贤”。前座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琉璃花脊,工艺精卓,上塑“道光丁未”和“英华店造”字样,安鳌鱼宝珠,琉璃塑牡丹花典雅清丽,碌筒瓦面,绿琉璃瓦剪边。后座称世德堂,面阔三间14米多,进深三间12米多,十二架纵四柱前出卷廊,廊前有石栏板四块分别雕“万寿无疆”四字,瓦面与前座相似,只是屋脊当中无珠而置一座陶塑罗马字时钟,流溢岭南开放之风。东为乡贤祠,西为忠烈祠,专以纪念明末抗清志士陈子壮。传统祠堂的森森古光、海外工艺的奇彩,汇成岭南广府祠堂庄严宏丽辉煌。
陈子壮像
陈子壮,字集生,号秋涛。1596年出生在广东南海沙贝村(今属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7岁能文。有一年中秋佳节看不见月光,一位在陈家赴宴的嘉宾颇感遗憾,便信口吟两句古诗:“天公今夜意如何,不放银灯照碧波。”年仅7岁的陈子壮即随口应句:“待我明年游上苑,探花因便问嫦娥”。诗句一落,赢得满堂喝彩赞叹。更为巧合的是,时隔16年后,陈子壮果然高中探花,成为岭南传诵一时的佳话。
他高中探花后,在朝廷任职,为官正直,秉公行事,不惧权贵,敢逆龙鳞。权臣魏忠贤等把持朝政,曾想笼络他,要他写“元勋”二字送给魏忠贤,陈子壮对此极为反感,就是不写。他还撰文揭露和论述历代宦官之祸,进呈皇帝。因此陈子壮与父亲同时被削职归里,居于广州。魏忠贤集团垮台后,他才得复出,任职礼部右侍郎,但因抨击时弊,不合崇祯心意,再度被罢官。(www.xing528.com)
陈子壮还对南粤文学发展有贡献。崇祯年间,他退隐家乡,隐居在白云山云淙别墅,常与岭南文学名士举行文酒之会。他与“牡丹状元”黎遂球等在广州城南重兴南园诗社,人称“南园十二子”。在抗风轩内雅集时,至感国事日非,痛心报国无门。
明末,清兵入关,势如卷席,先后分立的南明政权均被打垮。隆武二年(1646),广州城陷,陈子壮和弟弟陈子升毁家纾难,捐资募兵,在南海九江举旗誓师,起兵抗清,屡败屡战,人散重聚,旗倒再举,终于1648年兵败被俘。陈子壮面对威逼利诱,乃至幼子被杀,都坚贞不屈,于同年十一月初六在广州东较场被处锯刑。临刑前,他慨然对亲人说:“我为国,不知有家矣!”行刑时,因受刑人的躯体晃动,无法锯下去,刽子手手足无措,满头大汗。这时,陈子壮已被折腾成血人,仍对刽子手高喊:“蠢才,(锯)人需用木板也!”刽子手慌忙照陈子壮的话用木板夹住陈子壮行锯刑,场面惨酷,被迫来观刑的人们,都不敢抬眼看,只听着陈子壮大骂至气绝。此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如倾,暴雷轰隆……
陈母得知儿子已死,也自缢而亡。陈子壮家人多殉难,其余散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