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琳
杨孚井
广州的“河南”指市内珠江以南地域,即现在海珠区一带。明末屈大均《广东新语》说,广州南岸江水四环的大洲称为“河南”。清代《番禺县志》记载,唐时所谓的“江南洲”,武则天长安三年(703)时置番禺县,“即今所谓河南也”。罗元焕辑《粤台征雅录》也称:“珠江南岸,地名河南。河南居人,即呼五羊为河北。”
从地理位置看,珠江水滔滔而来,在广州段从白鹅潭分成两支,一支往东流经二沙岛、琶洲岛到新洲为前航道,另一支南下经南石头、洛溪大桥到官洲,在新洲和前航道汇合,形成面积90平方公里的河南岛。此处早在南越国时就有人居住,但毕竟与城中交通隔阻,人烟不多。明清以后江面趋窄,往来便利,于是日益繁荣,咸丰时陈徽言作《南越游记》称:“广州城南隔河有地名河南,富者多居之,人烟稠密,栉比相错。”张维屏也有《河南》诗曰:“羊城对岸河南地,是我童时所钓游。……千家密密排珠海,一水盈盈护广州。”
1933年通车的海珠桥彻底改变了南北隔阻的状况,今天,河南路桥网络四通八达,解放桥、海印桥、江湾桥等12座跨江大桥如彩虹飞渡,地铁、公路贯通全区,河南已成为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地的要道,经济、文化、教育集中的地区,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宏伟的国际会展中心,繁华热闹的城市商圈,又有47公里的环岛江岸线,74条纵横交错的河涌水网,宛如天然氧吧的万亩果园,以及随处可见的历史人文记忆:世界上深入大陆最深远的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和沧海桑田的见证黄埔古港遗址,美丽的琶洲塔、赤岗塔、云桂桥、利济桥,宗教圣地纯阳观、海幢寺和基督教河南堂,岭南画派发源地十香园,以及邓世昌纪念馆,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孙中山领导北伐和国民革命的大元帅府,等等。这里,已经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生态城区”。(www.xing528.com)
“河南”虽然在珠江以南,但得名的原因,却与珠江无关。古代这里是珠江的入海口,海天茫茫,后来沧海桑田,海岸前移,但直到宋代,从江北东横街到南岸都有一千米以上宽度,号称“小海”,南海神庙前的珠江则称“大海”,分别有“海山晓霁”“扶胥浴日”的壮阔景象。民间相沿成俗,一直将珠江叫“珠海”,江边叫“海皮”,过江叫“过海”,江中间有一块如珠的礁石,传说是一名波斯商人的宝珠飞落江心所化,叫做“海珠石”。方信孺《南海百咏》说:“走珠石在海南。”珠江称海,所以江水拍石,波光闪烁,也称“珠海波光”。
既然“河南”之名不是因为珠江而得,那么,究竟如何呢?
原来,东汉时有一位学者杨孚,字孝元,是当时南海郡番禺人,举贤良对策上第,任职议郎(议政官)。据《广东新语》记,广州“河南”得名是从家居珠江南岸下渡头村的杨孚开始的。传说京都洛阳有一种五鬣松,杨孚爱其郁郁苍苍,将其带回,种于宅前,勤加照料。广州本来无雪,一年冬天,竟然有霜雪降于松树之上,晶莹高洁,宛如北地风光。人们觉得奇怪,都说杨议郎是贵人,把河南洛阳的瑞雪也带回来了,于是将他居住的下渡称为“河南”,尊称他为“南雪先生”,今天海珠区还有“万松园”“南雪巢”的地名。清人陈昙有诗云:“议郎宅前栽松柏,带得嵩阳雪意酣。今日万松山下过,不知南雪是河南。”
杨孚的人格及其对岭南文化的贡献为后人景仰,“河南”的名称也就一代代流传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