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知觉
环境知觉是研究人对来自真实环境的刺激所产生的即时、直接的反应,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解释成分和评价成分。环境知觉具有主观创造性,人们可以凭借过去的意识和经验对信息作出判断,再由不断的刺激和试验予以证实 [3]。
环境心理学家总结出环境信息有八个特征:一是环境信息在时间和空间领域没有固定范围限制;二是环境通过感官知觉向人提供信息;三是人类能够处理的信息量远少于环境所提供的信息量;四是接受信息依赖人的感知功能性;五是行为的发生是环境提供信息的前提;六是环境刺激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七是环境信息具有象征意义;八是环境具有审美性质。
(二)环境认知
环境认知是指人类对环境刺激的储存、处理、理解、重组、再认识的过程[4]。环境认知是人类生存的关键。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能够在记忆中再现客观事物,是人类识别和理解环境能力的关键。(www.xing528.com)
环境心理学家认为环境认知有三个影响因素:一是人口因素,例如儿童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二是经验、文化因素,直接影响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和判断;三是物理环境[5]。
(三)空间行为
空间行为是指人们使用空间进行社会交往时的固有模式。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是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概念[6]。
个人空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但专家普遍认为,个人空间类似一个以人体为中心的气泡,腰部以上是圆柱,腰部以下是圆锥。随着人体的移动而移动,这是个人心理上需要的最小距离。私密性是对接近自己或者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并非离群索居,而是选择和控制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实际接触程度和个人私密性相匹配时被视为最有私密性水平。领域性是一种行为模式。个人或者群体占有或者拥有一定空间,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以便达到某种目的[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