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是当地建筑设计的先决条件,图书馆建筑最初始的构造形式很大程度上是由当地地理环境提供的矿藏和石材决定的。而气候条件也会对图书馆建筑的设计造成影响。地处中温带的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比较寒冷,建筑如果地处常年受寒冷空气影响的地区则需要厚重的墙体和厚重的屋顶来增强保温效果,而南方则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一年中多半时间受炎热气候影响,建筑则需要单薄、轻巧的墙体和屋顶来通风散热。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规定:严寒、寒冷地区的建筑物不应设置开敞的楼梯间和外廊。出入口宜设置门斗或其他防寒措施。而在炎热地区和季节,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空气温度都非常高,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传导的热和通过窗户辐射的热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要设计适当的遮阳设施,减低太阳对建筑的热辐射量,这对降低室内的空调负荷也有重要的作用[2]。例如美国西雅图图书馆是雷姆·库哈斯设计的现代风格建筑的典型案例。设计师结合西雅图市的气候特点和其辐射人群的意识和行为特征进行建筑的生态和节能设计,利用建筑体块的延伸和大尺度的出挑为建筑入口处营造了大面积的阴影区,在日照强烈的西雅图为读者提供了惬意的休憩空间。
图3-1 美国西雅图图书馆(www.xing528.com)
潮湿以及潮湿导致的霉变一直都是图书馆的大问题,尤其是热带气候下,霉变损毁藏书的速度比其他气候的地区更快。因此,书架要经过设计从而阻隔潮湿空气从墙壁传到书籍上。有些图书馆书架的背面要填充脱水或吸潮的材料,在我国,人们常把石膏放在书橱下面吸潮。然而在多数情况下,书籍贮藏一定要做到空气流通,最好能时刻监控空气湿度[3]。
在不可选择的情况下,比如城市身处山区或丘陵地带,可以较少依靠人工、设备条件,适应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的图书馆建筑,不仅可以大量地减少建筑能耗,同时还可以实现建筑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生态循环,从而减少人工空间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并提供健康优质的空间使用环境。图书馆建筑与其他建筑相比又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图书馆的重要职能就是藏书,因此良好的藏书条件应当是在选址时必须考虑到的因素。在可选择的情况下,比如平原地区,选址应当在地势较高、日照充足、通风条件好、空气质量较好的地带,尽量不选择地势低洼潮湿处建馆,以免珍贵的文献资料潮湿霉烂。选址还应当在有充分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好的地段,并尽量远离易发生火灾的单位,远离有害气体污染源。另外馆外有开阔的视野,缀以绿地、树木及花卉,有利于营造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情调,使读者处于舒适及放松身心的环境之中。另外,图书馆的选址应当尽量选择安静的地段,尽量远离噪声源,为读者提供安静祥和的读书环境,从而有利于读者潜心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