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还给人们带来了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文化需求的极大提升,这一时期各类出版物、图书馆的藏书量和读者的数量猛增,图书馆迎来了一次大变革,开始从“以藏为主、藏阅结合”的服务模式发展为“藏、阅、借”相互独立的管理模式。所以,这个时期的图书馆在建设项目委托、室内装饰、采暖、采光、人员的组织和构建等方面出现了新的方式方法,以适应书籍生产的速度和使用图书馆读者数量的极大增长。
始建于1853—1857 年的英国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采用圆形的建筑平面,阅览大厅处在平面中心位置,四周设置独立于阅览区的书库,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阅览室和书库的相互分隔、独立管理,创新了传统图书馆藏阅不分区的建筑模式,是近代图书馆发展趋势的先导者。法国国家图书馆扩建工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建筑结构和空间的优化创新,主要体现在这座图书馆设计了四层的独立书库,并通过专门的文献借阅区将书库与阅览大厅相连。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结构在 切合图书馆藏、阅、借功能分区管理趋势的基础上合理地将三者联系在一起,是近代图书馆设计的典型模式[5]。
图1-18 英国大英博物院图书馆
(www.xing528.com)
图1-19 法国国家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始建于1897 年,经历了100 余年的建设、扩建和改造,吸收了19 至20 世纪世界图书馆建设经验,是近代图书馆设计的一个顶峰。国会图书馆面积32.4 万平方米,书架的总长超过800 千米,图书馆建筑群由三座大厦组成,主体建筑采用“田”字形平面,中心是高大华丽的阅览大厅,两侧是书库,四周穿插着许多办公用房,在这里图书馆的藏、阅、借、展等功能真正地融为了一体[6]。
图1-20 美国国会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