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羽毛球场地
羽毛球场地是一个长13.40米,双打宽6.10米、单打宽5.18米,场地中央被球网(两边柱子高1.55米,中间网高1.524米)平均分开的长方形场地(图6-1)。
羽毛球场地横向被中线平分为左右两个半区;纵向被分为前场、中场、后场。前场就是从前发球线到球网之间的一片场地;后场是指从端线到双打后发球线之间的一片场地;中场是前发球线与双打后发球线之间的一片场地。
图6-1
2.站位与击球
运动员站在羽毛球场上的位置称为站位。站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受限制的站位。如发球、接发球时运动员的站位,就必须按要求站在规定的区域内(左半区或右半区),另一种是不受限制的站位,可根据自己或同伴(双打)的需要而选择的站位,如单打的站位一般在离前发球线1米左右的中线附近,双打站位可根据双打两个运动员的具体战术需要而选择前后或左右的站位。
根据以上对羽毛球场地的划分,又可把不受限制的站位具体分为:左半区站位、右半区站位、前场站位、中场站位、后场站位。
击球是指运动员挥拍击球时,球拍与球接触的一刹那。运动员站在左半区迎击对方来球叫做左半区击球,在右半区的击球叫做右半区击球,站在前场、中场、后场的击球,则分别叫做前场击球、中场击球、后场击球。除此之外,根据来球高度的不同,我们又可分为上手击球(高于肩的来球,击球点在肩上)和下手击球(击球点低于肩)。
3.持拍手与非持拍手
持拍手是指正握着球拍的手。非持拍手是指没有握球拍的手。在羽毛球运动中,我们经常听说的正手技术、反手技术、正手击球、反手击球等术语,所谓正手技术是指握拍手同侧的技术,反手技术是指握拍手异侧的技术。如右手握拍的运动员,在击右侧球时所用的技术就称为正手技术,并由此派生出正手发球技术、正手击球技术等技术名称。
在羽毛球运动中,非持拍手的功能主要是在发球时用来持球、抛球,在击球过程中用来平衡身体,以便更有效地击球。
4.击球的基本线路
所谓击球线路是指球被运动员击出后在空中运行的轨迹和场地之间的关系。羽毛球运动员击球线路之多是无法胜数的,这里我们只研究决定羽毛球线路规律的几条基本线路。
我们仅以运动员(右手持拍)正手击出三条球路来分析一下球的路线名称。第一条从自己的右方打球到对方的左方(球运行线路与边线平行)可称为直线,第二条打球到对方的右方(球运行线路与边线有较大的角度)可称为对角线,第三条打球到对方的中线(球运行线路与边线有较小的角度)可称为中路。同理,反手后场(中场、前场)的三条基本击球线路,亦可这样称呼。在具体称呼时,可与正手、反手结合在一块。如正手直线、正手中路、正手对角线、反手对角线等。若在中线击球时,可这样称呼:打到对方场区的左方为左方斜线,打到对方场区的右方为右方斜线,打到中间为中路球。在对羽毛球线路的称呼上应注意几点,首先要看击球点和球的落点靠近哪里,击球点靠近右边线,而落点靠近中线,都称为正手中路球。其次要根据击球时所用技术名称,如反手搓球,可称为反手搓直线、反手搓中路球等。
总之,羽毛球的基本线路可分为五条,即:左方直线、中路直线、右方直线、右方斜线(右方对角线)、左方斜线(左方对角线)。而根据击球运动员站的不同位置(左、中、右),每个位置又可分别击出直线、中路、斜线,因此又可派生出九条线路来。羽毛球的击球线路之多无法描述,但其基本线路就那么几条,只要我们掌握了其规律,对我们的训练、比赛都是大有益处的。
5.拍形角度与拍面方向
拍形角度是指球拍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拍面方向是指球拍的拍面所朝向的位置。拍形角度可分为七种:拍面向下、拍面稍前倾、拍面前倾、拍面垂直、拍面后仰、拍面稍后仰、拍面向上。拍面方向可分为三种:拍面朝左、拍面朝右、拍面朝前。拍形角度和拍面方向控制的好坏对击球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必须在每一次击球中认真调整好拍形和拍面,击打出符合要求的球。
6.击球点
所谓击球点是指运动员击球时球拍与球相接触那一点的时间、空间位置。击球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包括球拍和球的接触点距地面的高度;第二包括接触点距身体的前后距离;第三包括距身体的左右距离。对击球点选择得是否合适,将决定着击球质量的好坏,它将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击球的力量、速度、弧线、落点,最终将导致影响运动员击球的命中率,造成失分,直至失败。因此选择合适的击球点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击球点应做到如下两点:第一判断要准;第二步法移动要到位(步法要快)。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保证调整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击球,击球点才有保障。
7.击球的力量
击球的力量是指运动员用球拍击球时球拍给球作用力的大小。在羽毛球运动中,击球力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击球的质量,较大的击球力量将使对手没有充分的时间判断来球,即使判断正确,也可能由于没有时间移动步法而造成回球失误。击球力量的大小,主要体现在球运行的速度上。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物体运行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由于球(标准的比赛用球)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加速度的大小就取决于作用力。对同一运动员来说,他所使用的球拍重量也是一定的,那么增大击球力量的方法就只有增加挥拍的加速度。当击球时,挥拍速度越快,力量越大,时间越短,则加速度越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增加羽毛球击球力量的原理是增加击球的加速度(挥拍的加速度),而增加加速度的方法又是通过增加挥拍的即时速度而获得。在具体击球时,增加击球的力量有如下几种方法:
(1)增加挥拍的加速距离。加速距离越长,球拍具有的能量越大,击球时传给球的能量也就越大。由于球拍(或球)质量一定,动能大,则速度就大,速度大则加速度就大,加速度大则作用力就大。
(2)击球时要靠身体各部的协调配合。仅仅靠前臂、手腕将球拍快速挥动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必须靠腰的转动,腿的蹬地,上臂、前臂、手腕、手指的多种力量,既有局部肌肉本身的发力,又有其他部位肌肉发力传导过来的动量,最后汇聚到一起共同完成快速的挥拍动作。
(3)击球前身体各部位要放松。使身体各部肌肉尤其是主动肌放松,并得到充分的拉长,握拍亦要放松,在击球时再握紧球拍,这样不仅能发力击球,而且还不易疲劳。
(4)选择合适的击球点。击球点选择得好,能使动作得以充分完成,只有动作完成才能做出正确的击球技术,正确的击球动作是充分发挥击球力量的保证。
(5)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主要是提高指、腕、前臂内旋、外旋、上臂绕环、腰的转动、伸腰、收腰、下肢的蹬、跳等力量。而以上身体各部位力量的提高,应重点侧重于爆发力,这是提高击球力量最根本的方面。
8.击球的速度(www.xing528.com)
球的速度是指球被球拍击出后在空中飞行的快慢,以及球被球拍击出后落到对方场区所需时间的长短。
我们所指的羽毛球的速度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球本身飞行的速度,我们且称之为“绝对速度”;另一个是指运动员将球击到对方场地所需的时间长短,我们且称之为“间接速度”。“绝对速度”的提高好理解,只要运动员给球的作用力大,球的飞行速度就快。而“间接速度”的提高取决的因素就较多且复杂,首先取决于对方击球的位置和击球的方式。其次取决于击球所采用的方式、击球时间、击球力量的大小、弧线的高低、落点的远近。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加快回球速度。回球速度的快慢完全可以由自己控制,因此这是加快球的速度最主要的方法。回球速度的提高具体有以下几种:一是增加击球的力量并将力量完全用于打击球上,这样球向前的速度就快。二是控制好球拍的角度和拍面的方向,控制适当的弧线和落点。三是选好合适的击球点。
(2)加快判断速度、移动速度、前后场技术、正反手技术的连接速度。这些速度是提高球的速度的基础,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必须同时加强训练。
(3)提高速度素质。即提高反应速度,提高移动速度,主要是步法的移动速度。动作速度的提高,主要是手臂、手腕、手指动作速度的提高。另外要速度和力量相结合,提高速度耐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加快球的速度。
9.球的弧线
由于球的重力作用,羽毛球被运动员击出后,在飞往对方场区的过程中总是呈弧线运行的。即使是强有力的杀球也不例外,只不过球飞行时呈现的弯曲程度较小罢了。我们将羽毛球在运行中呈现的这种弧线轨迹称作球的弧线。我们研究球的弧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羽毛球飞行的规律,从而达到准确判断来球,控制回球的运行,从而达到争取主动、克敌制胜的目的。羽毛球术语中经常讲的控制球的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球的弧线。
球的弧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弧线的长度。如图6-2,从甲点击球落到乙点,弧线的长度是指球运行的实际轨迹的长度。二是弧线的曲度。弧线的曲度是指弧线的弯曲程度。三是打出距离。打出距离是指弧线投影在地面上的直线距离。四是羽毛球飞行的方向。
羽毛球弧线的特点是球刚被击出时弧线曲度小,越往后弧线曲度越大,最后甚至成为自由落体垂直下落。这是由羽毛球的制作材料、本身的特殊结构、形状与空气的阻力共同产生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特殊规律,来提高羽毛球的运动水平。
羽毛球的各种不同技术对弧线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制造弧线时一定要考虑这一重要因素。例如,中后场的击高远球与中后场的吊网前球,这两种技术对这两条弧线的要求就不一样。高远球要求弧线曲度大,弧线长,打出距离远,球飞行的方向是底线高远球;而吊球则要求弧线的曲度小,弧线短,打出距离近,球飞行的方向是近网短球。怎样去制造符合各种技术要求的弧线呢?
首先,要掌握住影响弧线质量的主要因素。一是弧线的曲度。二是打出距离。在每一拍击球中都要在灵敏感觉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控制弧线的曲度和打出距离。
其次,要明确各种技术对弧线的特殊要求。例如,击高远球要高到什么程度,远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后场击高远球要击出多大的弧线曲度,打出距离有多远。又如,后场击平高球,要平到什么程度(弧线的曲度),远到什么程度(打出距离)。
图6-2
最后,拍形角度、拍面方向、击球的力量和用力方向是控制击球弧线的根本方法。羽毛球被拍击出的距离与击球时球离拍时的速度成正比,与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成反比。重力加速度是常量,所以要想将球打到一定的远度,就要靠增加或减少击球的力量,增加或减小击球的角度。当击球角度为45°时,击球的用力最小,随着击球角度的增加或减小,击球的用力就随之增大和减小。因此在羽毛球击球中,要随时根据拍形去调整击球的力量。拍形决定了击球角度,力量决定了球的初速度,两者只有很好地配合、合理使用,才能击出符合弧线要求的球来。
10.球的落点
研究球的落点是羽毛球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快、狠、准、活”技术风格的要求。
“准”“活”在球的效果上体现的就是落点准、落点多、变化大。只有具备能随心所欲地将球击到不同落点区的能力和随心所欲地变化击球落点的能力,才可能取得好成绩。落点具体来讲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扩大对方的击球范围。如击“四方”球,先左后右,先长后短,先近网后底线等彼此变化,迫使对手疲于奔命,应接不暇,造成对方击球失误或为我方创造得分的机会。二是利用落点攻击对方的弱点。三是利用落点专攻其难以回接的地方。一般来讲运动员的弱点是怕攻击追身球、过头球、双打两名队员站位的接合处等,这些地方都是较薄弱的地方。因此,在正确击球的基础上,寻找机会攻击对方的这些弱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11.羽毛球击球质量的几大要素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取胜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技术,其中击球技术的高质量更是取胜的关键。高质量的击球要符合“快、狠、准、活”的原则,而达到“快、狠、准、活”就必须弄清影响击球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
(1)击球的力量:力量决定着击球的速度,击球力量越大,球的速度越快。只有击球的力量大才能使对方没有充分准备的时间而处于被动地位。
(2)回球的速度:尽管我们要求判断快、移动快、击球快等,但具体着眼点就是回球速度要快。不仅要提高回球的“绝对速度”,还要提高回球的“相对速度”,这样才能给对手以强有力的攻击,使其防不胜防,处于被动。
(3)球的弧线:弧线曲度的大小,打出距离的长短,都与球的速度有关,我们要想加快速度,加强准确性和变化多端,就必须解决击球弧线的问题。
(4)球的落点:落点不仅要具有准确性,而且要具有攻击性。落点这一因素直接影响球的“狠、准、活”三个方面。落点刁在另一个意义上讲可谓“狠”,落点到位可谓“准”,落点变化无穷可谓“活”,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落点控制能力的训练,掌握落点控制的方法,在每次击球中都在控制落点上去努力。
12.击球动作的一致性
击球技术由动作构成,技术的不同,其动作的具体方法也各有所异,但有些技术动作方法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在击球中,使这些动作方法尽量相似的做法,就叫做击球动作的一致性。动作的一致性不仅增加了对方准确判断的困难,而且还可能给对方造成错觉,形成错误的判断,增加回球的困难,造成回球质量不高。例如,网前的搓、推、勾三项技术,在引拍、挥拍两个动作中就可以一致,在球拍触球的一刹那突然改变手腕、手指、挥臂的用力及拍形角度、拍面方向,而击出不同的球来。这样,对方在球接触拍前很难判断出是什么性质的球,只有当球击出后才能做出判断,增加了判断的难度和移动的困难,进而影响击球的质量。因此无论是前场技术、中场技术,还是后场技术,都要努力追求相类似技术动作的一致性,这样才能击出高质量的球。
以上击球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同时这些要素又和击球的命中率是矛盾的,提高了力量、速度、落点、弧线、击球动作的一致性,则相应降低了击球的命中率。因此,在训练中真正需要解决的矛盾就是质量和命中率的关系,只有做到击球质量和击球命中率的矛盾统一,既质量高(力量大、速度快、落点刁、弧线变化大、动作隐蔽)且命中率也高,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我们的训练目的,才能使我们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最后胜利,并不断提高击球的技术动作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