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晕厥
在运动或运动后,由于脑部缺血或脑血管痉挛而引起的暂时性知觉丧失现象,称为晕厥。
1.原因
造成暂时性脑缺血的原因很多,精神过分激动,有病参加运动,长时间站立或久蹲后突然站起的情况下,都可能发生晕厥。特别是在赛跑后立即停止不动,由于下肢毛细血管和静脉失去了肌肉收缩时,对它们的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受到的重力影响,致使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造成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的减少,使脑部供血不足,由此引起晕厥,也称作“重力休克”。
2.症状
晕厥前,常伴有身体软弱、头昏、目眩、耳鸣、面色苍白等症状。晕厥后,手脚发凉,脉搏跳动缓慢而弱,血压降低,呼吸迟缓,恶心呕吐,意识模糊不清或丧失等。一般轻度晕厥,休息片刻后,症状就会明显减轻。重度晕厥,身体和意识恢复要稍长一些时间,清醒后仍伴有头痛、头晕、精神不佳等症状。
3.处理
当晕厥症状出现后,应减少或停止运动,如慢走、或平卧休息,症状就可逐渐消失。如果晕厥比较严重,应让病人安静平卧,抬高足部,加速回心血液流动,并注意保暖,一般休息片刻后就可恢复。如果症状继续加重,应速请医生治疗。
4.预防
平时坚持锻炼身体,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量和强度要控制好。赛跑后要继续放松慢跑,并配合做深呼吸。身体虚弱或患病时,不要参加较剧烈的活动。
(二)运动中腹痛
运动中或运动后所发生的腹部疼痛。在耐力性运动中,如中长距离跑,特别容易发生。
1.原因
(1)准备活动不充分。由于内脏器官还处于“惰性”状态时,就开始进行幅度较大的运动,致使内脏器官跟不上运动系统的需要,造成心脏搏动无力,影响静脉血回心,肝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肝脾瘀血肿胀发生腹痛。
(2)呼吸肌痉挛。剧烈运动时,容易打乱均匀、有节奏的呼吸方式,导致呼吸变得急促、表浅,造成肌肉肌疲劳。膈肌在疲劳后就会减弱它对肝脏的“按摩”作用,致使肝脾发生瘀血肿胀引起腹痛。
(3)胃肠痉挛。运动前吃得过饱,喝得过多(尤其是冷饮),饭后过早运动,空腹运动引起胃酸过多或冷空气对胃的刺激等,都可引起胃痉挛;运动前吃了容易产气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豆类、牛肉等),腹部着凉等,均可引起胃肠痉挛。胃肠痉挛引起的腹痛,轻者表现为钝痛、胀痛,重者可有阵发性绞痛。
2.症状
右上区腹痛者,多为肝脏瘀血等;中上区腹痛,多为胃痉挛等;左上区腹痛者,多为脾脏瘀血;腹中部痛者,多为肠痉挛。
3.处理
运动中发生腹痛,一般只要降低运动强度,加深呼吸并调整呼吸节奏,按压疼痛部位弯腰跑一段,症状就可减轻或消失。如果疼痛持续加重,就应立即停止运动或请医生治疗。
4.预防
合理安排饮食。运动前避免吃得过饱,不吃难消化的食物,不可饮水过多。饮食后需过1~2小时以后,才可进行较剧烈的运动。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奏,中长跑时要合理安排好速度。夏季运动时要适当补充盐分。
(三)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又称“抽筋”,是肌肉一种不自主的强直收缩。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的腓肠肌,其次是足底屈拇肌和屈趾肌。
1.原因
(1)大量排汗。进行剧烈长时间运动时,特别是在夏季,由于温度过高,身体会大量排汗,使体内氯化钠含量降低,就可引起肌肉痉挛。
(2)寒冷刺激。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运动,若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突然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时,就可能发生肌肉痉挛。(www.xing528.com)
(3)肌肉收缩的失控。肌肉连续快速收缩,或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容易使肌肉发生疲劳,引起肌肉痉挛。
2.症状
肌肉痉挛时,疼痛难忍。痉挛处肌肉坚硬或隆起,且一时不易缓解。
3.处理
牵引痉挛的肌肉,并配合局部按摩。按摩可采用重推、揉捏、叩打、点穴等手法,即可得到缓解。
4.预防
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容易发生肌肉痉挛的部位要适当做牵引并辅之以按摩。夏季运动时要适当补充盐分,冬季要注意保暖。另外,当身体处于疲劳或饥饿时,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四)运动性贫血
1.发病机制与症状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
运动性贫血是由于运动引起血红蛋白量减少,并低于正常值,即称之为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贫血,男性的血红蛋白低于12克/100毫升,女性低于10克/100毫升。在通常情况下,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导致运动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1)运动时,肌肉对蛋白质和铁的需求量增多,若摄入量不能满足需求时,即可引起贫血。
(2)红细胞抗震力较弱,运动时造成红细胞破坏增加,致使红细胞的新生与衰亡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低于正常值。
运动性贫血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心率加快、脸色苍白、体力下降。
2.处置与预防
处置: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必要时进行休息。即刻饮服糖水和服用维生素C和胃蛋白酶合剂,有利于铁的吸收。
预防: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并注意循序渐进,调整膳食结构,平时增加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五)运动中暑
1.发病机制与症状
中暑是长时间受高温或热辐射引起的一种高温疾病。特别是在温度高、通风不良或头部缺乏保护,被烈日直接照射等情况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中暑。
症状:中暑早期可有头晕、头痛、呕吐,严重时体温升高,皮肤灼热干燥,甚至出现精神失常、虚脱、抽搐、心率失常、血压下降,直至昏迷危及生命。
2.处置与预防
处置:首先将患者安全护送至阴凉、通风处平卧休息,并采取降温措施,如解开衣领,服饮清凉饮料,或人丹、十滴水等,也可补充葡萄糖盐水。严重者,经临时性处理后,即护送医院诊治。
预防:在高温炎热环境下锻炼时,应适当减少运动量和锻炼时间,要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锻炼。夏天在室内锻炼时,注意良好的通风,并备有低糖含盐的饮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