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健康行为,是指在偏离个人和社会健康所期望的方向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相对明显、确定的各种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已经成为慢性疾病、性传播疾病、艾滋病和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而认识这些行为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途径。
(一)吸烟有害健康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63%的成年男性和4%的女性吸烟,总数超过3.2亿,青少年吸烟者高达500万,每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者占我国人口的39.75%,医学专家指出:我国有6亿人受二手烟毒害。全国吸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58%的吸烟者认为,吸烟能解除疲劳,42%的吸烟者认为,有助于脑力劳动,59%的吸烟者认为,吸烟是空闲时的消遣品。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在中国进行了二项世界规模最大的吸烟与死亡关系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每天有2000人因吸烟而死亡。如果目前的状况持续下去,到2050年,每天将有8000人死于吸烟,每年的死亡人数将达300万。吸烟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杀手。
1.吸烟的危害
烟是人类第一杀手。1962年,英国首次提出了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和依据,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震动。此后人们对吸烟的危害普遍重视起来,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吸烟确实是导致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恶性病症的元凶,是遍及世界的公害,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报告中指出,全世界每年新发生60万~100万肺癌患者,其中约90%的男性及37%的女性是吸烟所致。吸烟还可引起食管癌、喉癌、上呼吸道癌、口腔癌的发生。烟雾对支气管的慢性刺激,使黏膜溃疡、出血,是急、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妊娠妇女吸烟影响胎儿健康,每天吸烟15~20支的怀孕妇女,其流产概率比不吸烟妇女大2倍,而且更容易产下早产儿或体质衰弱的婴儿,婴儿猝死者增多。
(1)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香烟燃烧时,主要的有害物质有一氧化碳、焦油、尼古丁等。焦油中有许多致癌物质,如亚硝基胺、多环芳香烃等,尼古丁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脑血管病和冠心病发生;可刺激血管平滑肌痉挛,使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并促进心肌梗死的发生。可刺激胃酸分泌、胃肌痉挛,促进溃疡病的发生,也促进胰腺炎的发生。从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尼古丁会造成人体中超氧离子和白细胞间质素的产生,使免疫系统受到一定伤害。一氧化碳是烟雾成分中的一部分,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是氧的200倍,长期下来,输送氧气的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身体发生病变。更重要的是,吸烟的烟雾还毒害不吸烟者。研究发现,不吸烟者暴露在烟雾中时,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被动吸烟者发病率是完全不接触吸烟者的1.6倍。健康被动吸烟者也易患与吸烟相关的疾病。
(2)药物反应。如尼古丁能够产生一种生理依赖性。烟和吗啡、可卡因一样是成瘾物质。烟成为瘾癖是生理依赖性、心理依赖性、耐受性提高三者共同影响所致。烟瘾者对烟的心理精神依赖性是指对瘾物的渴求。生理躯体依赖性是指瘾物对吸烟者的脑、神经系统作用后产生的生理变化,以致必须此瘾物持续地在体内存在,产生对烟的依赖性。烟的生理依赖性决定于烟中所含的尼古丁。
(3)劳动力的丢失。如每天吸烟2包者,平均15分钟吸一支,经常离开工作场所,这样将丧失工作时间57%。从经济效益来看,与吸烟相关疾病死亡造成的损失远远高于烟草销售收入额。如1984年,美国烟草销售总额为287亿美元,但由于与吸烟有关疾病死亡造成的损失却达537亿美元,烟草税35亿美元,烟草的支出费是收入的1.9倍。另外,丢烟头还可引起火灾。据统计,失火原因中近三分之一是烟头引起,如我国某次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即是由烟头引起,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2.吸烟行为的控制
吸烟行为的形成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戒烟成功必须从改变行为,即取消原有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着手,强化是建立新行为的关键。
(1)建立戒烟动机。明确吸烟导致的后果,对家人、对自己的影响。
(2)对自己的吸烟情况进行调查。每天吸烟支数、吸烟时间、吸烟场所、什么心境下想吸烟,吸烟程度及规律,即对自己的吸烟情况进行调查。
(3)制订计划,明确具体目标。如计划在1~3个月内完全戒烟,每天、每周逐渐减少的香烟数目,达到目标的奖赏办法,家人支持监督计划。
(4)采取行动。在调查、制订计划的基础上开始改变吸烟行为,如以新行为取代旧行为,用厌恶疗法来取代吸烟,调动意志力和克服困难,取得家人和友人的支持与监督等。
(5)维持新的不吸烟行为,并巩固下去。
(二)网络成瘾
现代社会,全球至少已发现有二至三亿名使用者整天沉溺于网络,患上了“网络成瘾症”,心理门诊中因过度使用网络导致躯体障碍、心理障碍、行为与人格障碍、家庭矛盾日渐增多,网络给不断发展的上网人群的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
1.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行为成瘾现象,它是指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产生的对网络的特殊嗜好,具体表现为成瘾者毫无节制地整日沉溺于网上网络交际、网络娱乐、网络色情、网络交易及强迫信息收集成瘾,并由此而产生心身依赖现象。与其他成瘾行为一样,成瘾者具有痴迷状态、欣快感与虚空状态,其行为与现实相冲突,如被迫停止上网时表现出心神不宁等心理反应。
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网络给人们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如网络的匿名性,可以减少陌生焦虑,不必直接面对他人,可以逃避个体外貌、肢体语言、声音等身体条件的影响;网络的可操作性,易于自我良好发挥,使自我表现欲增加,积极主动地操作,满足控制欲;网络的新异性和变化性,极大地满足了人们追求刺激、喜欢探险的心理。互联网给上网者以高度的认同感和强烈的归属感。
据研究显示:由于上网持续时间过长,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这些改变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自主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免疫功能降低,诱发种种疾患,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
2.网络成瘾的控制
网络成瘾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在对此症的诊断上应持审慎态度。由于导致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临床诊断时也应该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综合分析。需要在痴迷于网络的程度、耐受情况、戒断症状、心理变化、社会适应情况等几方面加以判断。
(1)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联网。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潮,应学会有选择、有取舍地利用信息。首先,要明确上网的目标,上网之前应把具体要完成的工作列在纸上,有针对性地浏览信息。其次,要控制上网操作时间,每天操作累积时间不应超过5小时,连续操作1小时后应调整休息。
(2)摆脱网络成瘾。学会劳逸结合,用每个人所特有的其他嗜好和休闲娱乐方式转移自我的注意力,使其暂时忘记网络的诱惑。例如,喜欢体育运动的人,可以通过游泳、爬山、打球、下棋等方法,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培养健康、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有关,一定的人格倾向使个体易于成瘾,网络只是成瘾的外界刺激之一。因此,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较强的个人适应能力,学会合理宣泄,正确面对挫折,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3)采取隔断法与心理医生的帮助。成瘾程度较重的人,往往是在下意识的状态下上网的。对于那些明知过度上网只会加重症状而不能自制的成瘾者,可以在他们的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使其与电脑完全隔离一段时间,让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或者重新安排紧张有序的生活,待到他们能够完全摆脱“电子海洛因”的困扰后,再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科学地安排上网时间。通过心理咨询,让心理医生与网络成瘾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从精神上给成瘾者理解和支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治愈的信心。另一方面,心理医生会根据成瘾者的痴迷程度,用准确、生动、专业、亲切的语言分析“电子海洛因”的危害。
(三)酗酒行为
酒精是乙醇,其分子量很小,能穿透人体细胞膜,对所有器官发生影响。医学上曾用酒精作为止痛剂、麻醉剂、兴奋剂、消毒剂、溶剂,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酒精可提供能源,有营养作用,少量饮酒对大多数人来说,可以缓解焦虑情绪、刺激感觉、增强兴奋而抗忧郁。可解除人的抑制力,帮助睡眠等。据研究表明:适量饮酒能够延缓动脉硬化,提高智商。大多数人的饮酒行为,都控制在健康、经济、社交和法律的范围内,这属于正常饮酒行为,或者被称为“社交性饮酒”。但部分人过度饮酒造成对身体伤害。(www.xing528.com)
1.问题性饮酒的危害
一部分人成为“问题饮酒者”,问题性饮酒的危害很大。首先是对个人健康方面,酗酒和慢性酒精成瘾导致很多严重健康问题。酒中的乙醇等物质,对细胞有一定的毒性。酒能刺激消化道,产生食管炎、胃炎和胰腺炎;酒在肝细胞中氧化成乙醛,进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要消耗肝细胞内很多的酶蛋白质,久之便会引发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酒对脑细胞也有急性抑制作用和慢性毒性作用。慢性酒精中毒的人常发生脑萎缩,或酒精中毒性精神病、肝硬化、糖尿病、心脏病、畸胎、癌症等。酒也是成瘾性物质,酗酒的人对酒会产生生理性依赖性和心理性依赖性。
2.酗酒和慢性酒精成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酗酒和慢性酒精成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饮酒是造成车祸等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导致家庭和社会不稳定等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
(四)自杀行为
自杀是一种有意识地自愿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自杀者多数是由于生活中遇到困境而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陷入危机状态不能自拔,难以承受或心理异常而产生的自毁行为。
1.自杀的后果
自杀是人类心理、家庭、社会生活、人际关系、身体与精神等多项因素综合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病,是心理与环境挣扎的结果。自杀可分为爆发性的情绪所引起的情绪型自杀,和进行了充分地判断和推理以后,逐渐萌发自杀意向的理智性自杀。自杀死亡和自杀未遂的人给他们的家庭、亲朋好友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如果丈夫或妻子选择了自杀,他们的配偶会经常内疚、自责、后悔,这些痛苦的情绪一辈子都陪伴着他们。如果父母选择了自杀,他们的子女可能会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父母自杀,而对此无法释怀,甚至也会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谢罪。除了内疚、自责,自杀者的亲友们还要承受许多社会压力。研究发现,一个人自杀至少要让周围5个人的情绪和生活受到严重的、长期的影响。自杀还给整个社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
2.自杀的预防
自杀是一类极为复杂的、危害健康的社会行为,研究自杀的最终目的在于预防自杀。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预防自杀的第一层次,可以采取普及心理卫生常识、针对学生群体的心理卫生课、建立社区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系统等措施,来提高人群的心理素质。
(1)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对于中小学生,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心理卫生课,使学生初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学会各种生活技能,即分析和解决问题、应付挫折、表达思维和情绪的能力。在每一个社区内,均应设立相应的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保健工作,使有心理障碍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处于心理危机的个体及时得到专业性的支持和帮助。
(2)开展自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人们了解自杀、了解自杀者的心理特点,懂得识别基本的自杀危险信号,对有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的人,能够采取同情而不是歧视的态度。
(3)加强常见自杀手段的管理。减少自杀工具的近便性和可用性,对可能导致自杀的药物,如安眠药、精神药品进行处方限制,对农药进行管理,对武器进行严格管理等。这些措施可以减少自杀者工具选择的便利性,从而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另外,加强对危险场所的防护和管理,如对多发自杀行为的大桥、高楼、风景名胜地进行针对性强的管理。
(4)建立预防干预机构。如热线电话、面对面咨询、书信服务、网络咨询等,对处于困难的人提供各种支持性的服务,使个体渡过自杀危机,恢复正常生活。
(5)控制自杀个案的媒体报道。自杀案例的报道几乎可以深入到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此相应的是,部分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猎奇心理,大量、详细报道自杀案例,特别是知名人物,如影视明星、政界要人、社会名流、青少年偶像的自杀行为,结果导致一些青少年模仿。美国洛杉矶某电视台甚至现场直播了一个自杀案例,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国家应制定法规或法律,严格限制这类报道,特别是对自杀方法的报道。
(五)吸食毒品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吸毒,因此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有1000万人。2010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33万人,全世界有2100万人吸食可卡因和海洛因,有3000万人滥用苯丙胺类兴奋剂。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毒潮不断侵袭我国,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破坏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1.吸毒的危害
(1)吸毒严重损害吸毒者的健康。除了吸毒导致的依赖性和耐受性之外,有资料表明,海洛因使用者的死亡率比同年龄组高20倍,自杀、过量中毒、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如注射使用毒品者感染的艾滋病、慢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等),是导致吸毒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2)注射使用毒品,已经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约三分之二的HIV阳性者是吸毒者。由于注射使用毒品者常常共用注射器和针头,导致这些血行传播性疾病在吸毒者同伴之间蔓延。由于吸毒者的性行为通常比较混乱,很多女性吸毒者甚至通过卖淫来筹集毒资,导致通过性行为途径,将这些疾病传播到非吸毒人群。
(3)吸毒破坏社会稳定。吸毒者开始时使用自己的积蓄购买毒品,将自己的积蓄耗尽后,他们可能会千方百计地向亲人、朋友借、骗,最后发展到偷、抢,或者参与贩毒、制毒。
(4)与吸毒密切相关的种毒、制毒、贩毒行为常常以有组织犯罪的形式存在,不仅对社会稳定,而且对局部经济,甚至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害。
2.吸毒的预防
(1)一级预防是针对普通人群的预防。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普通公众对毒品及其危害的认识,采取的主要手段包括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标语口号、招贴画等。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有关毒品和毒品危害的课堂教育。
(2)二级预防为针对易感人群主要是高危人群的预防。这种预防活动重在促进预防对象的健康生活方式,帮助他们形成抵制毒品的能力。
(3)三级预防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毒品需求。是针对已经吸毒的人群而进行的,包括为吸毒者提供脱毒(戒毒治疗)、康复、重返社会、善后照顾等一系列的服务,减少吸毒人数,降低吸毒者对毒品的需求,预防吸毒的各种并发症。
预防复吸和降低吸毒的危害,是吸毒预防工作中两个非常特殊的问题。现在已经非常清楚,单纯地脱毒治疗,对于戒除毒瘾的作用有限,如果没有适当的措施预防复吸,脱毒治疗的效果极为有限,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证明,吸毒者在脱毒治疗后,必须接受综合性的社区康复,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社会康复的主要措施,包括心理康复、善后照顾、重返社会、生活和社会技能训练、职业培训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