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形式,它的内容随着人们对健康本质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着。健康行为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维持与促进身心健康和避免疾病而从事的各种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健康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形成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二,是放弃或减少危害健康的行为,如戒烟、戒酒等。健康行为主要有四类:
(1)日常健康行为——如合理营养、充足的睡眠、积极休息、适量运动、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等。
(2)保健行为——如定期体检、接受预防接种、有病主动求医、积极配合医疗护理、遵循医嘱等。
(3)预防性行为——避免导致健康损伤的环境和事件,如避免环境危害物质的侵入,系安全带预防车祸对身体的损伤,安全的行为等。
健康行为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中的两个以上,且第一个条件是必备的。
第一,行为表现必须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即行为必须具备有利性。
第二,行为表现必须规律有衡,如定期定量运动,即行为必须具有规律性。
第三,行为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又能根据环境调整自身行为,如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环境条件选择运动项目,即行为必须具有与环境的和谐性。(www.xing528.com)
第四,行为必须与内在心理状态一致,不强迫自己做自己认为没有价值或者不重要的事情,即行为必须具有一致性。
第五,行为的强度有理性的控制,即行为必须有适宜性。
美国学者Belloc和Breslow曾经对6000余名健康成人进行有关健康习惯和心身健康状况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他们以期望寿命、心身健康临床检查和死亡率为研究指标。经过6年的研究,他们找出了美国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七项健康习惯:即每天睡足8小时;每天都吃好早餐、不吸烟、不饮酒,或有节制的少量饮酒;每天进行规律性的体育锻炼,极少或不在两餐之间进食、体重不超过标准体重20%。
他们将有这种健康习惯的人作为一组,与没有或仅具有1~3种上述健康习惯的人作为另一组。结果发现,有这些健康习惯的成人的心身健康水平、患病率、死亡率、伤残率均较另一组好,期望寿命也长11年。
有规律的、适量的运动,是现代人的一种重要健康行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越来越短,而脑力劳动的时间却越来越长,导致现代人的体力活动量急剧减少。有规律的、适量的运动,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体力,增强免疫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调节紧张的心理状况,应该大力倡导。同时,应反对过度的、不科学的运动。
充足的睡眠也是健康所必需的。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将正常的睡眠时间用于紧张的工作和娱乐,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动物和人类睡眠剥夺试验都表明,睡眠不足会导致各种情绪障碍的产生,导致警觉性受损,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能力和记忆力下降。
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使身心得到休息,消除一天的疲劳,而且更重要的是,生长激素只在慢波睡眠中才分泌。对儿童、青少年来说,生长激素是促进生长所必需的;对成年人来说,生长激素促进修复、补充已死亡的细胞,使组织器官更新以保持正常的功能;促进各种免疫细胞的增生,以维持人体免疫力和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