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我庆幸自己选对了专业。为了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党和国家一直把化学纤维工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国化学纤维工业的创建时期,70年代是中国化学纤维大发展的时期,客观上为我们这一批从事化学纤维工作的人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更值得庆幸的是,我遇到了创建中国化学纤维专业和东华大学化学纤维研究所的诸位老师,在他们多年言传身教下,逐步学到了一整套从事化学纤维成型机理研究的本领。
1.老师们敢于选难题,选对中国化纤工业发展有意义的题目作为研究课题
我在东华大学做了三十多年的业务工作,64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学校刚
开始招收研究生,所以那个时候也没有硕士、博士的说法。我当时算外语比较好的,经过考试,150人中含我在内的10个人上了高级班,高级班由专业外语教研组的老师带,我就被分配给吴宗铨老师,最后的毕业论文是吴老师和钱宝钧教授定的。吴老师是钱宝钧老师的得力助手,我们那个时候本科毕业时极少数的人做毕业论文,大多数人都是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就是给一个题目,设计一个化纤厂,这个相对容易一点,有蓝本。我们那时候做毕业论文跟现在是不一样的,因为我只有三个月时间。吴老师老早就把参考文献给我了,我把参考文献都读好了之后就开始琢磨实验怎么做,因为没有毛细管流变仪,我就从文献里面找,然后就自己画图,自己加工,当时的实验仪器都是自己弄的。我读书时学的是俄文,当时学校里第一外语满90分的按规定可以选修第二外语,我当时想学英语,但是学校政策是可以进修第二外语的只有20个人,且是分配制,我被分派去学了一年日语,英语是我参加工作以后自学的。
当时因为我家庭出身一般,不是红五类,也不能参加红卫兵,我就跟着几个老师到工厂搞研究工作。后来清理阶级队伍时又把我们叫回来了,叫回来之后让我们去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凡事都有两重性,看起来“文革”期间有点浪费时间,很少搞科研,但是那段时间我两次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也有好处。“文革”以后我就归队了,开始一门心思搞业务了,所以这段时间我还是很幸运的。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粘胶纤维工业刚刚兴起,钱先生就带领我们纤维科学研究室全体人员全力以赴从事国家急需的黏胶强力帘子线的研制。几十年的努力,结出了硕果。70年代初,中国腈纶工业兴起时,李繁亭老师带领我们瞄准国外腈纶的差别化品种,接二连三地进行研制:腈纶复合纤维,腈纶高速纺丝,腈纶高收缩纤维,腈纶高吸水纤维,腈纶导电纤维,腈纶水相聚合,腈氯纶干湿法纺制碳纤维原丝等。80年代初,张安秋老师从英国进修归来,敏锐地感觉到高强聚乙烯纤维将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高性能纤维,他和吴宗铨老师迅速开题研制,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如今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三大高强聚乙烯纤维工业化研发基地之一。事实充分证明了张老师、吴老师的远见卓识,他们为中国高强聚乙烯纤维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开拓作用。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老师们敢于选难题、啃硬骨头的精神感染了我。我后来带研究生,对研究生讲,我作为老师重点就是给你选好题目,我要选择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有一年有个女学生考到我这里来,我录取了,了解到她是宁波大学本科,师范性质,学化学的,对化学纤维成型她完全不知道。我想啊想,想了一个星期,后来想到,高强聚乙烯有一个萃取,纺出来的冻胶丝里面的柏油要用另外一种低沸点的溶剂把它置换出来,我想这个应该是化学中的问题,就想她可以做这个冻胶纤维的萃取。结果,这个女学生很用功,差不多花了半年论文就写好了。带学生做论文时,我一直坚持两个“必要”:一个是首要的是选择一个适合于学生做的论文;另一个是我要保证学生在实验时需要的仪器。另外,学生需要买药品的科研经费,这些我作为老师要负责任做到,其他就靠学生自己了,学生自己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把结果跟我讨论一下。论文写好了,真正获益的还是学生自己,学生自己在实践第一线肯定比我了解的清楚,所以说还是要靠实践,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去做,故而我总结的就是在实践中去学习继承,我后来也是在第一线奋斗。
进入21世纪初,我和胡祖明教授了解到中国国防现代化急需芳纶,立即商量决定向芳纶进军。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七八年必有成效。经过十年艰苦奋斗,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化纤中最难的课题终于被我们中国人攻克了,芳纶1313、芳纶1414都已走上了产业化道路。我们可以向培养我们的老师、我们的东华大学、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交一份及格的答卷。
2.老师们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去解决技术问题,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1)学会了用流变学的知识来思考、分析问题。
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是在钱宝钧教授和吴宗铨教授指导下进行的,题目是“黏胶的预热及其流变性质的研究”。我在老师指导下,认真阅读参考文献,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套简易气压式毛细管流变仪。我做本科生论文时,三个月时间基本上没有星期天,都是早上6点进实验室,晚上10点出实验室。那个时候星期六是上课的,只有星期天休息,但是我星期天也不休息,也是早上6点到晚上10点。那时候家里也比较贫穷,我享受人民助学金,一个月只有两三块钱零用钱,所以基本上不出校门,整天都在实验室里做,最后终于懂得了纺丝浓溶液流变性质的基本概念以及影响因素。
那时候真正做实验并不需要高精尖的仪器,就自己要动脑筋,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好这件事情,总会有办法的,你不动脑筋当然做不好事情的,遇到困难找老师讨论是可以的,但是最主要还是靠自己。我当时做论文需要毛细管,想办法去买玻璃毛细管,但玻璃毛细管在显微镜下看不是直径均匀的,怎么测体积怎么得出数据呢,后来自己想办法,弄点水银来吸到毛细管里去,毛细管多少长,然后我自己水银称重,除以它的密度得到体积,这些都是自己动脑筋的。所以一定要记住办法总比困难多。
“文革”之后,我在孙桐老师指导下,再次进行溶液流变性质的研究,孙老师强调“坚持这个方向不变,几年之后一定会有效果”。孙老师不仅自己编写教材,为我们讲授高聚物的黏弹性和溶液(熔体)流变性质,而且和我一起去合纤所商谈合作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用气压式毛细管流变仪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发表了两篇论文。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吴宗铨老师到上海第三化纤厂去,听到厂方反映:尽管工艺条件一点都没变,但每到深夜,断头率就明显增加。我们到纺丝车间实地考察之后,心中就有数了。我就想到肯定是纺丝浆液温度冷了,于是我马上就取了点浆液回来做了一系列流变性质的研究。纺丝原液从恒温的熟成房间通过管道输送到纺丝机,这根管道出了熟成房间后没有保温,半夜里(特别是冬季)气温骤降,表面上工艺参数未变,实际上纺丝原液温度下降了,才使得断头率增加。我们仅用了几个星期时间,测试了大量数据,不仅解决了厂方反映的断头率问题,还提出了用黏胶预热的方法来提高纺速增加产量,改善纤维品质的思路,受到了厂方的好评。(www.xing528.com)
在后来高强纤维的研制过程中,由于我们重视其溶液流变性质的研究,对优化纺丝成型工艺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2)懂得了要从纤维结构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和解释问题。
纤维性能是纤维结构的宏观反映,也就是说改善纤维性能就是要从改变纤维的结构着手,这样纤维微观结构的研究就十分重要。所以,钱宝钧教授十分重视纤维的微观结构研究。他的第一个研究生王庆瑞老师就是研究纤维素测序分布。后来化纤研究所成立时,专门成立了二室——纤维结构性能研究室。吴宗铨教授、张安秋教授先后担任室主任,他们在纤维的形态结构——腈纶纤维致密化机理,纤维的超分子结构——大分子结晶结构及大分子取向结构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发表了很多文章,对我们启发很大。钱宝钧教授在晚年还进行了分子结构层面的研究——大分子的缠结,虽然时间短,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大分子缠结的理论,但对我们后来制定高强纤维的工艺条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老师们重视总结工作,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论文的撰写和发表
在一大堆实验数据面前,怎样以科学的态度去总结、提高,体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如何撰写论文和如何发表论文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孙桐老师,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如下几点:
(1)论文的题目是论文的核心,应该是画龙点睛。让人看了题目就知道你的论文大概是什么内容。
(2)前言是论文简介。短短的数百字,要写明论文的意义、国内外概况、通过什么途径得到什么结论。让你不做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同行,对你的论文有比较明确的了解。让和你做同样或类似研究工作的同行看了前言,会有迫不及待地阅读全文的兴趣。
(3)实验方法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部分,孙老师告诉我们,实验方法虽然不是论文的主体,要尽可能简洁,但必须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写:读者看了你的实验方法能够重复你的实验,而且要重复出你的实验数据。所以,这部分要把实验仪器、型号、实验药品的制造单位及标准数量,实验的条件,处理实验数据的公式方法等等都交代得一清二楚。
(4)实验结果和讨论是实验的核心部分,结果和讨论可以一起写也可以分开写,这部分层次要分明,观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要有说服力,而且一定要贯彻实践第一的思想,用实验的事实说话。
(5)结论是全文的总结,一条一条简洁明了,但千万不要忘记条件,任何结论都是在一定范围内成立的。
(6)参考文献,引用在乎精而不在乎多,书写要规范正确。
以上是我写论文的思路,不一定十分正确地领会了老师们的思路,但的的确确是我从老师们那里学来的。孙老师对论文的发表极其认真,一般成文以后不会马上在刊物上发表,而是首先在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仔细听取同行的各种意见,几经宣读几经修改之后,才会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