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功能区初步探索与建立

经济功能区初步探索与建立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8—1990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起步阶段,我国经济功能区在探索中开发建立,设立的类型主要分为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最早建立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李红通过建立多部门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特区的影响,论证了经济特区的建立可以改善我国的国民收入。

经济功能区初步探索与建立

1978—1990年,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起步阶段,我国经济功能区在探索中开发建立,设立的类型主要分为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经济特区是一个国家在其国境内划出一定的区域作为关境以外的特别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制度,以鼓励外国资本和其他来源的资本投资办厂、兴办工商企业和其他事业。外国资本在税收关税和租赁等方面享受优惠待遇(郗藩封,1990)[157]。经济特区是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最早建立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李诗(1987)认为,兴办经济特区,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大试验。在经济特区腾飞中,对外贸易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158]李康华(1981)是较早就经济特区问题发声的贸大学者。他认为,经济特区是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在当时趋于保守的环境下,他勇于发声,提出设置经济特区将对我国较快地发展出口贸易、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劳动就业、引进先进技术、学习管理经验和促进地方经济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159]他的发声为中央政策助力,提高了经济特区设立在民众心中的接受度。李红(1992)通过建立多部门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特区的影响,论证了经济特区的建立可以改善我国的国民收入[160]桑百川(1993)认为,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发展不仅促进了特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还发挥了“窗口”作用,成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区,推动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进程。[161]王绍熙(1994)提出,中国经济要与世界经济接轨,需要实施多层次、滚动式,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战略;而实践证明,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层次。[162]乔荣贞和曦中(1994)指出,中国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吸引了日本对华的大量投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中心”。[163]金燕(2006)强调了设立经济特区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她指出,国家设立经济特区后,刺激了境内外机构和私人到特区投资,从而促进特区的收入和就业增长。而这些经济特区的发展经过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辐射带动了周边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扩大了经济特区的“半径”。[164]华晓红(2012)认为,20世纪80年代港澳台地区开始新一轮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轻纺产业向中国内地华南沿海地区的经济特区等地转移,在当地形成加工制造业基地,开启了中国内地加工贸易的辉煌时期。[165]

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早于1984年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建立。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化以及不同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建设地也从沿海向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拓展。杨兆(1986)认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不可操之过急而导致混淆长短期目标,其成长可以划分为诞生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停滞期四个阶段。在各个不同时期,应结合国内外环境,制订不同目标。[166]夏友富(2000)指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开发区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和引进技术的状况反映着其对外经济的辐射能力,是中国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心。[167]邓慧慧等人(2018)考察了2004—2014年间地方政府热衷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原因,发现策略性竞争因素是其主要的行为动机,指出应从政绩考核体制、财税体制和地方债务管理体制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过度建设开发区的盲目竞争行为。[168](www.xing528.com)

蒋德恩(1996)指出,在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4个特区以及随后确定的14个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满足了“资本趋利性”这一特性,因此,经济特区和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合理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169]贾保华(2002)认为,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目标,即对内所有制的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扩大国际贸易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基本上实现,随之而来的是中国进入“后改革开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征发生转变。贾保华认为,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变成了“如何将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成果惠及全国”,并指出为实现这个目标应注意改变的政策措施方向。[170]张玮(2002)认为,中国对外开放设立的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了中间平台,有助于帮助中国企业积累经验。[171]唐宜红(2003)认为,我们应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国策;另一方面,在关键部门与领域积极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保证国家的根本利益不受危害和威胁,并增强经济安全意识,学会合理利用WTO规则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172]包歌(2019)在总结日本对外产业转移的历程时指出,1990—2008年是大规模对华产业转移阶段,主要也是转移到中国初步开放的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1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