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高级商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在此基础上,1954年7月,通过汇集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同济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师资,并调入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原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校的部分师资,集中设置国际贸易专业,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成立。
新成立的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设对外贸易经济系、西语系、东语系和俄语系。其中,外贸系主任由孙松亭担任,[3]西语系主任由余绍光担任,东语系主任由许英担任,俄语系主任由许乃炯担任。办学理念强调外语与外贸的复合,培养具有外贸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外语为工具的人才。1956年,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被批准设立研究生班,招收在职的中层干部入学,旨在培养高层次的外贸理论和业务专家。1957年,学校在外贸系增设国际运输和国际金融专门化。[4]1960年,从外贸系毕业生中,招收外贸专业第一批研究生。1960年10月22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北京对外贸易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院校之一。[5]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各项工作强调“以俄为师”,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法”。1954年,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成立后,沿袭中国人民大学“教学与实际联系”和“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的方针,逐步进行教育改革。实际上,改革的实质是由新中国成立前的英美模式转变为苏联模式。在向苏联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乌菲莫夫和包达包夫是对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对外贸易教育影响最大的两位苏联专家。当时,对外贸易被视为国际经贸领域内的阶级斗争,因此,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知己”主要指学习并领会党的外贸理论和政策方针,故设置中苏对外贸易原理(后称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6]“知彼”指要了解资本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规律及其政策措施的变化,故设置国际贸易课程。斯大林在联共(布)“十八大”的报告中指出,“当政治路线确定之后,技术工作就决定一切”,故“知己知彼”还需掌握进出口技术方面的技能,于是,又开设了对外贸易组织与技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这门课程曾改称进出口业务,80年代以后采用现名国际贸易实务。此外,为介绍组织与技术等其他相关技能,学校还开设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行情[7]、国际汇兑与结算(后分设并改称国际金融)[8]、国际运输[9]、国际商法[10])和商品学。[11]以上8门课程构成新中国第一轮外贸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初步奠定了具有特色的“外语加理论和实务”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12]实际上,这8门课程所覆盖的知识面加上外语,与20世纪30年代武堉干教授所提倡的外语和文化加12个方面能力的外贸人才培养模式大体上是一致的。
在上列8门课程中,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行情在后来的课程改革中,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在北京对外贸易学院习称“老五门”。[13]中苏对外贸易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苏联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作用。由于新中国成立时间短,内容很少,所以只是口头讲述。1956年3月,苏共“二十大”提出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问题,此课程也随之改称“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对外贸易”。[14](www.xing528.com)
本科国际贸易课程主要使用包达包夫的《国际贸易》教材,[15]英美教材的体例是按照一般的问题进行组织,包达包夫的教材结构则按照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时间顺序和贸易地理区域进行组织。研究生的国际贸易课程,虽然也开列了几本英文参考书,但主要阅读其中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和贸易政策措施的部分,理论突出,强调钻研马恩原著,参读米苏斯基的讲义。与包达包夫的教材相比,该讲义历史部分篇幅大,其他部分差异不大。[16]
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大学外贸教研室于1953年首先出版了《对外贸易组织与技术》教材。该教材侧重对外贸易的操作及相关知识,包括三大部分,即苏东国家的对外贸易组织与技术、中国的对外贸易组织与技术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组织与技术。教材的三大部分相互交叉重复,内容庞大繁杂。有些内容在苏联和东欧国家部分已进行了介绍,但在后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部分及资本主义国家部分又重复介绍,因而全部教材多达26章,50万—60万字,课时数达200余小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