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艺术作品中牵涉到理解力的“思想内容”是如盐化水般地融化在表现形式之中的,因而我们在审美活动中所应用的理解力也是化解在各个心理因素中,并在整体性的审美活动中自然地发挥作用的。确切地讲,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得到发挥的理解力,应该叫做形式感悟力。
心理学讲的“理解”,是人们逐步认识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并发展到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理解包括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所谓直接理解是指没有中介思维参与,而是个体通过目前的亲身经验实现的理解;所谓间接理解则是指借用前人经验和个体以往的经验,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中介思维而实现的理解。”[39]与审美欣赏活动相关的理解,应该就是心理学上讲的直接理解。陶渊明的《饮酒》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色日夕佳,飞鸟将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鉴赏活动中的理解,就是这样一种无须分辨与思考,当下即得式的洞察。
当然,艺术鉴赏活动也离不开间接理解的参与。
首先,很多艺术作品包含有主题、题材、情节、场面、形象、典型等内容,有些作品还具有浓厚的图像学的意义,它们身上含有不少历史典故、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知识,欣赏这类作品,就不能离开间接理解的参与。比如,对于哥特式教堂建筑艺术的欣赏,你如果不对基督教思想有所认识,不懂得它所倡导的超越精神,就无法理解它为什么要造那么高的尖塔。带着这样的不理解去看一样东西,那又怎么可能达到欣赏的理想程度呢?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就是因为带着古典文化的眼光来看待、评价中世纪的这种教堂建筑风格,才给它起名为“哥特式”,这个称谓包含着古典学者对这种风格形式的贬低与挖苦。
其次,在艺术舞台上,艺术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它自己的一套语言和手法。比如西方古典芭蕾舞,就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表演程式和动作寓意;比如舞台上男士向女士鲜花的动作,表示爱情;比如演员双手交叉捧胸出场,表示鬼魂等等。如果在欣赏艺术的时候,我们不懂得相关的形式语言规范和套路方面的知识,就很难在具体的欣赏活动中达到非常饱满的观赏体验程度。(www.xing528.com)
正所谓风格即人,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在生动的表现形式中都包含有深厚的意蕴,是整个人生命的真实写照。在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谈艺术创作活动,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价值;谈艺术欣赏,则着重于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强调品味作品形式内涵的意义。把握意蕴和品味神韵,都离不开理解的作用。在面对作品,投入理解时,通常都是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的综合体,即形式感悟力或悟性。
在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中,落魄张生路过蒲州,偶至普救寺,在寺中游览时,在佛殿撞见崔莺莺,张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就这样一个照面,不仅令张生意乱情迷,接着说“我死也”的疯话,而且也让他悲剧性地预感到“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明清时期,几乎所有点评《西厢记》者都认为,“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是整部《西厢记》的关窍。相国府小姐崔莺莺临去时的顾盼,一切尽在不言中。而张生的神魂颠倒,也证明了他的好眼力、解风情。晚明时期的畅销书容与堂刻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北西厢记》批道:“张生也不是俗人,鉴赏家!鉴赏家!”可见,被称为鉴赏家的人,没有透过表面形式知觉真意的本事是不行的。而这样的领悟力,除了天生的本领外,还得靠平时在生活环境中的学习和积累。
古人讲: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贵在领会,在于知识的融会贯通。陶渊明在说到这一点时,说自己读书是不求甚解。苏轼在谈到自己的领悟力时,讲的是“书到今生读已迟”。这话透着骄傲,也透着哲理。就哲理而言,一个人读书明理的本事是长期积累出来的。离开了生活与艺术经验的积累,艺术家就不能做到熟能生巧,而鉴赏家也就无法真正养成洞悉内容根本的直觉感悟力。
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和理解,是我们现在所发现的积极介入艺术审美活动的几大心理因素。我们分别加以介绍,是为了认识上的方便,并不是说它们在审美鉴赏活动中是各行其是、独立发挥作用的。在真实的审美鉴赏活动中,各种审美心理因素是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一个动态的结构。在它的作用下,我们不仅从审美对象——艺术作品那里,发现了美、感受了美,而且还体验了美,获得了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升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