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潮流影响欧洲,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成主流

艺术潮流影响欧洲,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成主流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艺术史上,有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艺术潮流,它们基本上都是由一种风格流派发展而出,最终成为影响欧洲乃至于全世界的文化潮流运动。而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文化潮流,则是聚合了多种艺术流派,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两种文化现象和艺术潮流类型。

艺术潮流影响欧洲,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成主流

当一种或几种艺术流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契合了时代审美文化精神和社会理想,成为引领时代审美文化的一面旗帜或聚合成势之后,就引发了艺术潮流现象。

一种艺术流派可以发展成为引领一个时代审美文化发展的艺术潮流,而一个艺术潮流却可以聚合多种艺术流派和创作方法。在艺术史上,有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艺术潮流,它们基本上都是由一种风格流派发展而出,最终成为影响欧洲乃至于全世界的文化潮流运动。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文化潮流,则是聚合了多种艺术流派,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两种文化现象和艺术潮流类型。

现代主义艺术文化潮流肇始于康德美学思想,就创作而言,波德莱尔的诗篇《恶之花》可以作为其兴起的标志。在思想启蒙和艺术实践的双重推动下,现代主义艺术潮流终于如春江潮水般,在汇聚了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体裁内容之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得到极大的发展,成为这个时期中影响世界艺术文化发展的大潮流。随着西方社会文化的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在美学思想上,机械复制时代概念开始流行,后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在20世纪中叶后逐渐兴盛起来,呈现出了取代现代主义艺术潮流的强劲势头。

与推崇精英化艺术发展模式、强调原创性的审美原则、重视抽象与表现形式的现代主义艺术潮流相比,后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则推崇大众化艺术发展模式,人不再具有主体性,艺术在解构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价值。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被打破了,人人都是艺术家,一切都是艺术,一切又都不是艺术。在这样一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临界状态中,艺术家的创作走出了审美的框框,来到一个更加自由广阔的天地——社会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之中。他们的艺术创作活动实际上已经是一种文化参与行为,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社会、文化发展环境以及时代生活内容的解读和批判。就表现手法而言,现代主义艺术潮流重视抽象性的语言和形式本身的意味,而后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则重视复制、解构、拼贴、挪用、反讽等语言手法。在艺术创作领域,像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影像艺术等,都是后现代艺术语言表现手法最积极的应用者。这些艺术打破了现代主义艺术越来越显著的封闭性,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在解构中重建艺术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美学的深度不见,罩在艺术头上神圣的光环也褪色了,严肃成了调侃的对象,规则变成了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积极批判的靶子。

不管是否真正存在一个后现代主义艺术潮流,艺术潮流现象在艺术世界中肯定是存在的。假如说艺术风格是个体性的,艺术流派是集体性的,那么,艺术潮流就是社会性的。它是在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艺术的个体性或集体性发展形态契合了时代精神,成为引领整个时代艺术发展的旗帜之后的产物。一个艺术家要想在艺术世界中取得成功,除了要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不断地工作和努力外,还需要去了解自己开展创作的社会文化环境,在洞察艺术世界中的各种风云变幻的基础上,投身于时代潮流当中,站稳自己的立场,发展自己的艺术,力争让自己成为引领时代文化潮流发展的先锋。

[1]John Dewey,Art as Experience,New York:Minton Balch,1934,p.74.

[2][英]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读书随笔》,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页。

[3]Sidney Janis,Abstract and Surrealist Art in America,New York:Reynal and Hitchcock,1944,p.42.

[4]Harcold Rosenberg,The American Action Painters,in The Tradition of the New,New York:Horizon Press,1959,pp.25~26.

[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6](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7](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8](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第24~25页。

[9]《吕氏春秋·大乐》。

[10](元)倪瓒:《答张藻仲书》。

[11](元)王冕:《题画诗》。

[12](宋)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

[13](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14][美]埃伦·温纳:《天才儿童》,昆仑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

[15][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记忆看见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0~161页。

[16][瑞典]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记忆看见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3页。

[17]选自台湾散文家陈之藩译《天真的预言》。

[18](南朝梁)钟嵘:《诗品序》。

[19](南朝梁)钟嵘:《诗品序》。

[20]《诗经·桃夭》。

[21]杨清:《心理学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1页。

[22]转引自高楠:《艺术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4页。

[23]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80页。

[24]John Dewey,Art as Experience,New York:Minton Balch,1934,p.74.

[25][法]狄德罗:《狄德罗画评选》,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26]傅光明主编:《平和与不安》,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27]朱其主编:《当代艺术理论前沿——新艺术史批评和理论》,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28]张弘昕、杨身源编著:《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17页。

[29]张弘昕、杨身源编著:《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413页。

[30][意]克罗齐:《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31][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83页。

[32][法]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日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657页。

[33][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2页。

[34][德]歌德:《论文学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35]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89页。

[36][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8页。

[37]杨身源、张弘昕编著:《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380页。

[38]王蒙:《倾听生活的气息》,《文艺研究》1982年第1期。

[39]荒煤、金山、黄宗江等:《电影表演艺术探索》,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40]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0页。

[4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0页。

[42]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页。

[43]《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1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6页。

[44]杨清:《心理学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1页。

[45][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57页。

[46][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14页。

[47][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13页。

[48][英]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页。

[49](清)李渔:《芥子园画谱》,上海书店出版社1982年版,第277页。

[50]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13页。

[51]《致哈维·布雷特》,转引自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54页。

[52][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78页。

[53]钱钟书:《谈艺录》,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6页。

[54]朱光潜:《谈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6页。(www.xing528.com)

[55]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6页。

[56][苏]M.卡冈:《卡冈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34页。

[57]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8页。

[58][德]歌德:《论文学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59]萧关鸿主编:《大艺术书坊——赵无极自传》,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60][英]克莱夫·贝尔:《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6页。

[61]《德拉克洛瓦论美术和美术家》,辽宁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291~292页。

[62][德]歌德:《论文学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63][德]歌德:《论文学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64]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83页。

[65][法]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日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313页。

[66][英]克莱夫·贝尔:《艺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6页。

[67]王向峰主编:《文艺学新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57页。

[68](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69][苏]M.卡冈:《卡冈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36页。

[70]王朝闻等合著:《论剧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71页。

[71]王朝闻等合著:《论剧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71页。

[72]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19页。

[73]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387页。

[74]叶纯之、蒋一民:《音乐美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7页。

[75]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0页。

[76][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

[7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1页。

[78][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2页。

[79][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91页。

[80]王国维:《人间词话》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81](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

[82][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2页。

[83][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5页。

[84][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5页。

[85][意]乔治·瓦萨里:《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8页。

[86][意]乔治·瓦萨里:《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8页。

[87][意]米开朗基罗:《我,米开朗基罗,雕塑家(一部书信体自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88][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65页。

[89]钱学森:《关于形象思维的一封信》,《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6期。

[90][美]J.P.查普林、T.S.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52页。

[91][美]J.P.查普林、T.S.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53页。

[92]朱光潜:《朱光潜美学论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530页。

[93][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45~346页。

[94]何其芳:《诗歌欣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95][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64页。

[96]刘奎林:《灵感发生论新探》,收入钱学森主编的论文集《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1页。

[97]杨身源、张弘昕编著:《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638页。

[98][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84页。

[99]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98页。

[100]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98页。

[101]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98页。

[102]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98页。

[103]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02页。

[104][德]歌德:《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37页。

[105]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页。

[10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0页。

[107][法]狄德罗:《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的研究》,《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第1期,第23~24页。

[108][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58页。

[109][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59页。

[110][美]S.钱德拉塞卡:《莎士比亚牛顿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111][美]S.钱德拉塞卡:《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