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艺术创作经验的人都知道,离开了创作冲动,艺术家是无法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活动的。而且,离开了创作冲动这个中介,艺术家长期的艺术体验行为与实际的艺术创作活动就不会发生关系,这样的艺术创作也必然会因为创作环节上的缺失而不可能产生好的创作成果。
很多艺术家为了搞好创作,经常到外面去采风、写生,可并不是每一次出去都能让自己有所感觉,萌生强烈的创作冲动。看来,说创作冲动这个概念容易,但创作冲动却难以受到意识的控制。很多人因此认为,这是灵感在弄人。如果灵感不来找你,即便你非常认真地按照艺术创作的行为规则来办事,也无法产生创作的激情或冲动。那么,灵感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作用于创作冲动的呢?
对于灵感这个现象,古今中外的人士都有所发现和关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它看成是“神力附体”,他在《伊安篇》中说:“诗神就像是这块磁石,她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传递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锁链。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了灵感,有神力的附着。”我国南朝史学家沈约曾将灵感现象描述为“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理至”。南宋诗人陆游则写诗夸赞灵感的作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到了近现代,美学家和科学家们更是关注灵感现象,认为它不仅是决定艺术创造品质的内在动力,而且还是推动科学发现的重要资源。美学家黑格尔说,灵感,“不是别的,即使完全沉浸在主题里,不到把它表现为完满的意识形象时绝不肯罢休的那种情况”[88]。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凡是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创造思维中的‘灵感’是一种不同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思维形式。”[89]
灵感对于人的生活,特别是艺术与科学生活如此重要,就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研究解开灵感之谜,说明艺术创作活动中的诸多现象。在这方面,现代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科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解开灵感之谜的钥匙。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潜意识主宰的,在人的心理世界中有三个内容: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不能为意识所认知的潜意识世界被他称为“Id”的本我的王国。本我是人格的初始面,是一团盲目的本能,没有逻辑结构,没有时间意识,甚至互相矛盾的冲动也并存其中,弗洛伊德把这个世界形容为“一团混沌,一锅沸腾的兴奋物”[90]。
前意识世界是由自我(Ego)统治的。作为人格的逻辑面和条理面,自我是“本我的那一部分,它因与外部世界临近,并受外部世界影响而被改变,其作用在于接受刺激,并保护机体免受伤害,就像一粒生活物质用以包围自身的表皮层”[91]。在自我的保护下,受快乐原则支配的本能冲动必须受到现实原则的制约,避免让机体陷于毁灭的境地,从而长久、安全的、成功地对人生发挥积极的作用。
意识世界是超我(Superego)的天地。超我是自我的一个方面,它的存在,让良心发挥了作用。因为在弗洛伊德看来,超我虽然是自我的一个方面或一种功能,但是它在机能上或多或少是自主的。当超我发挥其机能的时候,一个人就可以置身于自身之外,从而成为自己的观察者和批评者。我们做错了事,会自责,会惭愧,就是超我的作用。超我是人类理想的来源,也是我们会在生活中追求完美的心理动因。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解剖学中,本我的层面最深,以至于它在活动时,我们都无法意识到。在本我之外,分别是自我和超我两个层面。它们虽然相互关联,但关系并不和谐。本我和超我总是要和自我发生冲突,凡是本我要求释放的东西,超我总是不加允许。在这场剧烈的冲突中,自我就必须扮演缓冲和协调者的角色。如果自我向本我让步,超我就会惩罚自我,从而让人的内心产生内疚和自卑感。如果自我向超我倾斜,那么,本我就会受到压抑,从而让人的内心产生焦虑感。因此,设法让自我在内忧外患中保持良好的状况,避免因为过度变形而产生各种心理和精神问题,就成了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研究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体系是科学研究的产物,也是他开展精神病治疗的依据。他的观点不仅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而且还强烈地波及艺术、文学、伦理学、哲学和其他有关学科。对于艺术来说,这个理论,让我们找到了一把解开灵感之谜的钥匙。(www.xing528.com)
很多艺术家在谈到创作经验时,都会说到一种非常神奇的经验现象,那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很多时候,为了写一首诗或构思一个画面,他们费尽心机,却没有结果。可是,在不经意间,突然就来了感觉,涌现出了惊人的诗句和美丽的画面形象。为此,很多艺术家都会在平时做好准备,时刻准备着灵感的光顾。已故诗人顾城就在枕边常备一支铅笔,而在不该出现诗句的地方——他的卧室墙壁上,也都写满了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就是他在即将入睡时突然从脑海中冒出来的。受到灵感光顾的顾城,兴奋异常,他迅速拿起笔,当即把它写在了枕边墙壁上。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在1931年创作《永恒的记忆》时,也遇到过这种灵感突发的情况。那天,他本来是和妻子加拉约好去看电影的,可是,临走时,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令人兴奋的画面,于是他决定待在画室里画画,不去看电影了。妻子加拉理解他的行为,等她自己看完电影回来,看到的就是那幅后来蜚声世界的艺术杰作——《永恒的记忆》。
灵感,过去被人视为神力,后来被当成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灵感思维来研究,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让人们对它有了科学性的解释,不再像过去那样感到迷惑了。
通过弗洛伊德理论的启发,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涌现于意识”,“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92]艺术创作既然是情感的传达活动,那么,就必然要包含潜意识的内容。换言之,缺乏了潜意识内容的情感传达活动就像是一根缺钙的软骨,是无法承担表现美的重任的。
艺术创作活动固然离不开体裁形式和风格图式的作用,但是,它们只是艺术家们开展艺术创造活动的媒介和基础而已,并不能代表艺术创作的根本目的和要求。艺术创作归根结底是在艺术感觉的指导下完成的,这其中虽然有理性的成分,但绝对不是那种科学的理性和工程师式的思维模式,而是一种类似于理性的“定式”,即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心理活动趋向的制约性。艺术家平时的生活体验、思考、练习等都容易形成这样的定式,很多时候,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定式中生活和创作的,给人一种似乎受理性控制的模式感。然而,这其实只是他们在为灵感来临做准备,为创作活动中的所谓即兴发挥做准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家平时只有在艺术规范的指导下本本分分地开展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才可能在舞台、画室和写字台上迸发出创作的激情,展示出艺术创造的魅力。法国雕塑家罗丹就是这样一位在工作中求创造、在心理定式的规范中求表现的伟大艺术家。他每天都会去工作室“上班”,按照习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创作出了《思想者》、《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举世闻名的雕塑杰作。极具影响力的奥地利现代诗人里尔克曾经给罗丹当过助手,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罗丹的工作态度影响了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使他从一位整天坐等灵感光顾的天真诗人,变成了一位在写作中求灵感,量中求质,在有意识的活动中迎接无意识的成熟诗人。
“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诚然,不少艺术家会在梦中找到灵感,也会借酒力激发灵感。但是,正如黑格尔所言:“因为天才与心灵现象和自然现象都处在一种最紧密的关系中,人们就以为通过感官的刺激就可以激发灵感。但是单靠心血来潮并不济事,香槟酒产生不出诗来;……同理,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93]对于多数艺术家而言,灵感既不是靠外在物的刺激,也不是靠意愿的强行召唤,而是要投入生活的体验中,在想象的引导下,在艺术技巧的训练和熟练掌握的积累里,经过一番冥思苦想,反复琢磨,不断发掘,刺激并激活大脑皮层中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大脑皮层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刺激潜意识,引起它的波动,甚至是骚动,进而在全面活跃的大脑皮层的某一点上释放能量,形成灵感光临的效应。这时,艺术家脑子里各种平时积累的材料和形式内容就在它的作用下得到了整合,形成了一个富于生命感的整体形象。
因此,诗人何其芳说:“所谓灵感,就是诗人在想象中捕捉到了不落常套的构思。”[94]而美学家黑格尔说得更加概括:“灵感就是这种活跃地进行构造形象的情况本身。”[95]在他看来,一个艺术家只靠熟练地掌握学来的技巧是不能够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的。只有这个艺术家心里产生出一个富于生命力的形象,同时也是一个需要用艺术来表现的内容时,这样的创作活动才会富于审美价值,也才富有意义。产生富于生命力的形象,需要灵感的作用,而用艺术来表现这个形象内容,就需要在灵感激发下产生的激情或冲动了。
“现代心理学实验通过关于脑对于阈下的各种不同的潜意识(无意识)信息的电反应(诱发电位)的测定表明,脑中潜意识活动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可以在潜意识水平上处理所见到的形象并理解之。它能阻滞来自客观的大多数刺激,而让少数几种有选择的刺激信息通向显意识。”[96]
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有意识的体验、构思和练习活动,会不断地激活大脑皮层的神经,并通过这种活动刺激潜意识层,让它的能量显示出来,从而让本源性的生命力量介入实际活动中。于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灵感来了,构思成了,冲动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去表现,把内容和形式统一在一起的问题了。用心理学的话讲,就是如何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统一在一起的问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