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观:形神兼备

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观:形神兼备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中国的艺术创作理论而言,情况也是如此。中国人信奉天人合一的哲学,在艺术创作上遵循的是写意的原则,把形神兼备当成是开展创作活动的具体要求。从表面上看,这个具体要求似乎与西方传统艺术创作观念“赋形说”有着很大的类似性。在它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逐渐突出了传神的思想,提出了形神兼备的要求,形成了进技于道、臻于自然的理想。中国的传统艺术创作活动是一个相当独特的行为系统。

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观:形神兼备

中国的艺术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不仅有很多艺术实践上的成果,而且在理论上也有很多建树。遗憾的是,鉴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我们的艺术理论比较倾向于经验的总结和格言式的表达,缺乏系统性的分析和说明。就中国的艺术创作理论而言,情况也是如此。不过,现在我们通过回顾中国美术史,对照西方艺术创作理论,还是可以发现我们中国人对艺术创作的基本认识的,它既与西方的艺术创作观有一定的共通性,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性,那么,中国人在艺术创作这个问题上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

中国人信奉天人合一哲学,在艺术创作上遵循的是写意的原则,把形神兼备当成是开展创作活动的具体要求。

从表面上看,这个具体要求似乎与西方传统艺术创作观念“赋形说”有着很大的类似性。特别是当我们讲“意在笔先,画尽意在”和“胸有成竹”这些概念时,很多人甚至就认为,我们的创作路线就是按照赋形说的要求来展开的。然而,如果结合具体的语境,我们就会发现,“意在笔先”“胸有成竹”的说法与突出理性、强调形式规则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指导性地位的“赋形说”,其实是两回事。也就是说,中西方的艺术家们在创作中走出的是两条不同的路线。前者可以概括为写意,而后者则可以概括为写实。就实际表现而言,与其说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之路与赋形说指导下的艺术创作之路相近似,还不如说它更加趋同于柏拉图美学思想指导下的艺术创作之路。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对“意”的理解。

早在公元4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人谢赫就在其美术理论著作《画品》中提出了“六法”的概念,其中“气韵生动”是画家们在创作实践活动中希望达到的最高境界。要想达到这个理想的目标,画家在创作时就要做到“意在笔先”,并通过“画尽意在”来检验创作成果的质量。关于这一点,继承了谢赫绘画美学思想的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做出了非常具体而又精彩的说明。他说:绘画艺术创作“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未遒,空善赋彩,谓非妙也”[5]。要想在创作活动中达到妙的境界,就必须处理好立意和用笔之间的关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由此就会神气自得,妙趣横生。他以吴道子的创作为例,认为吴道子之所以能“不用界笔直尺而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6],就在于他在创作时可以做到“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功,假吴生之笔,向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7]。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在讲画画本身的问题,而是在讲人格修养的问题了。“凡事之臻妙者,皆如是乎。岂止画也?与乎庖丁发硎、郢匠运斤,效颦者徒劳捧心,代斫者必伤其手,意旨乱矣,外物役焉,岂能左手划圆、右手划方乎?”[8]

由此可见,意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活动中,并不是特指一种思想原则,而是指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感悟。当一个画家在下笔之前,能心中有意或“胸有成竹”,就说明他已经在精神上与道相通,在心理上实现了物我交融的状态。这就是庄周梦蝶的故事中所讲的:在梦中与蝴蝶嬉戏,说不清楚自己是蝴蝶,还是蝴蝶是自己,这也是清初画僧石涛在其《画语录》中所描述的“山川与予同遇而迹化”。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对这种现象也做出了说明,他认为,这种表现就是所谓的“高峰体验”。在这种体验当中,人的精神高度集中于一种情境中,心理上感到极其自由,情状忘我,其快乐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种状态,在庄子的表述中,就是“得意忘形”。(www.xing528.com)

意,是中国人用来悟道的媒介,也是实际感悟的内容。在创作中讲究“意在笔先”,不是强调形式的重要性,而是强调专心致志、情感投入和物我交融的重要性。假如艺术创作者在开展实际创作之前,没有投入感情,没有和自己想要表达的对象内容融为一体,那么,即便是熟练地运用某种技巧完成了一幅作品,也并没有达到创作要求,没有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期待。我们中国人从事的艺术创作活动,其实并不是纯粹西方美学意义上的审美创作活动,而是带有浓郁的人本主义哲学色彩的悟道和证道活动。从根本上讲,我们传统的艺术实践活动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表现就是进技于道,艺术家在创作行为中所追求实现的,不是审美,而是写意,是天人合一。

我们中国人的艺术创作之路其实是自成一体的,而写意就是这个体系中的灵魂。在它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逐渐突出了传神的思想,提出了形神兼备的要求,形成了进技于道、臻于自然的理想。“务乐有术,必由平出。平出于公,公出于道,故惟得道之人,其可与言乐乎!”[9]我们谈音乐如此,谈绘画也是如此。以传统文人水墨画的创作为例,当它逐渐步入成熟后,我们就听到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10]的声音,也看到了意足不求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11]的诉求。我们开始在创作中求气象、玩笔墨、品韵味,在欣赏中赏气韵、观风骨。不仅看画,而且也品人。“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12],画品即人品,格调为旨归。这些都是写意精神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宋代文豪苏东坡对这种创作活动的开展有过具体的描述,他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13]从表面上看,画家似乎是在再现一个事物,而实际上,他是在表现自己心中所想象出的事物。这个事物融入了主体的思想感情,特别是融入了一个中国人的思想道德情怀,展示的是一个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它既不是赋形之再现,也不是灵感之表现,而是写意,是形神兼备,是气韵生动,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美学思想在艺术领域中的实际贯彻。

中国的传统艺术创作活动是一个相当独特的行为系统。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还有着自己的观念、技法和审美评价体系。所以,在介绍、分析、总结和概括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观念与法则时,必须结合文化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西方的艺术创作理论和价值体系。否则,要么是扭曲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美好形象,要么是隔靴搔痒,说不到具体点子上,其结果,只能让中国传统的艺术创作背离其文化根基,无法在世界上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