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文化与道德文化的差异性:《艺术学十讲》探究

艺术文化与道德文化的差异性:《艺术学十讲》探究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艺术文化与道德文化的终极追求不同。在这个故事里面,主人公王子遒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可是王子遒执意要去,仆人拗不过他,就只好陪他前往。经过一夜的煎熬,眼看着就要驶到戴家门口,可以泊船上岸了,王子遒却说要打道回府。仆人不解,追问为何这般折腾,王子遒说:“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如此了了。”王子遒的这种表现,用当时的时尚眼光看,叫做名士风流,而用今天的审美眼光看,那就是艺术家的生活作风了。

艺术文化与道德文化的差异性:《艺术学十讲》探究

首先,艺术文化道德文化的终极追求不同。

道德文化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善,讲的是利害。而艺术文化发展的终极目的是美,谈的是审美。

求善之人,需要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甚至在功利心的支配下,还会为实现目的而不择手段。而求美之人,虽然也讲究目的实现,但是他们的行为表现却体现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特征,也就是说,艺术的目的和手段是同一的。假如一个讲道德的人想去一个地方旅行,他们通常都会在车上一坐到底,几乎不可能在他们身上发生临时改变主意、中途下车的事情。而一个艺术家,在旅行途中,却往往会因为心血来潮,一时冲动,改变行程,要么中途下车游玩一天,要么干脆更改方向,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和讲究目的性的道德家相比,艺术家们大都是性情中人,为人处世都比较随性,不大讲规矩章法。

在我国魏晋时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叫《雪夜访戴》。在这个故事里面,主人公王子遒就是这样一个人物。相传,在一个冬日的黄昏,王子遒突然想起了挚友戴逵。于是,他就令仆人备船,想去探望。眼看着天色将暗,外面下起了小雪,仆人就劝说他择日再往。可是王子遒执意要去,仆人拗不过他,就只好陪他前往。经过一夜的煎熬,眼看着就要驶到戴家门口,可以泊船上岸了,王子遒却说要打道回府。仆人不解,追问为何这般折腾,王子遒说:“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如此了了。”王子遒的这种表现,用当时的时尚眼光看,叫做名士风流,而用今天的审美眼光看,那就是艺术家的生活作风了。这对于讲道德、重规矩、求目的的人来讲,肯定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事情。

其次,有道德的人富于同情心,而爱艺术的人则偏重于移情心。

同情和移情,只差一字,但意思却相隔万里。同情心也可以称为恻隐之心。孔子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孟子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解释恻隐之心,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知道换位思考,能够将心比心、爱屋及乌时,他的恻隐之心才算是得到了发挥,这时,他的心理才算是处于同情的状态。而移情心理的发生机制却与之不同,诗人行走在路上,突然见秋林正红,于是诵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时此刻,他的心理就处在物我交融的移情状态之中。“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的诗句道出了移情的实际内容,而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是移情现象发生的真实写照。根据美学家的解释,所谓移情,就是把人的感情投射到对象身上,使之反作用于人的心理,从而产生美感。可见,移情活动的开展,不需要移情者具有一颗居高临下的怜悯心,而只需要他们有一颗多愁善感的敏感心。“‘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15]是啊,假如不是因为多情,风吹水动,只不过是一个自然现象,可在感觉敏锐、想象丰富的诗人眼里,这水面却是铺满了皱纹,写满了愁意。同情不同于移情,同情需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是善良的表现。而移情则是情境合一,物我交融,它是人们开展审美活动的必要条件。(www.xing528.com)

最后,道德家重规矩,而艺术家讲个性。

中国人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它时刻提醒我们,为人处世,不能放任自流,骄傲任性,应该接受教化,依道而行。讲规矩,在我们这个重视道德文化的国度里,是每一个准备步入社会的人必须牢记于心的话。一个不懂事,不讲规矩,不按常理出牌,不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不仅难以融入现实社会,而且还可能被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当成是另类或害群之马加以鄙视或排斥。人类迈向光明未来之路,不能离开社会组织的作用,个人只有积极地融入社会,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让自我得到比较充分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遵守法律,维护道德,是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

然而,艺术家在公民当中却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因为长期从事创造性的艺术活动的缘故,他们对道德训令的感情和对各种规范、规矩的认同尺度与其他社会公民,特别是那些思想传统、爱讲道德的社会公民是不大一致的。毫无疑问,作为一名尊重和服从法律的社会成员,艺术家也是一个讲道德的人,但是,他们讲道德的方式往往是批判性的。通过开展富于个性的艺术创作活动,他们反叛的不是道德本身,而是僵化、保守,不思进取,不求变革,不合人性的道德教条和陈规陋习。在艺术家的创作中,他们也要遵守一定的规矩法则,但是,他们只是把这些规矩法则当成是必要的技术表现手段和个人艺术发展的基础,一旦时机成熟,这些都将被超越和打破。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是清代画僧石涛讲的“无法乃为至法”。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不是技术上的精益求精、效果上的巧夺天工,而是打破各种阻碍个性发挥和心灵自由表达的枷锁,让人们心中真实的情感得到最为充分的表现。在这个方面,尽管道德家们也主张自由和解放,但是,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还是站在社会的立场上,把限制和规范放在首位,认为:自由是以限制为前提的,社会上一旦没有法制、规范和纪律,人们的自由其实就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道德家站在社会立场上说话,艺术家站在个人立场上发言,他们都讲自由,都言规矩,但是立场不同,讲话发言的实际内容就有所不同,在生活路线和方式的选择上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这样,这两种人碰到一起,就难免会发生碰撞,甚至冲突。讲道德的人一定会觉得艺术家太自由散漫,而艺术家则会认为道德家太道貌岸然,身上缺乏真实的味道。事实上,这种隔阂和对立是因为偏见和误会造成的,只要彼此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看到两种文化形式间的共通性,情况很快就会得到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