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文化形态的理想表现特征是实用和审美的完美结合,而实际表现则是实用和审美一主一从、相得益彰的关系。工艺品的设计与生产一旦脱离这种关系,审美内容沦为满足舒适与快感的需求,它就成了工具产品。而审美因素和文化象征意义一旦压过实用性功能,它就变成了陈设或艺术性工艺品,成为工艺文化向艺术文化过渡的中介物。
结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背景,从普通的日用工艺品向陈设性艺术品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要求。具体而言,巫术与祭祀文化的兴盛、社会分工的变化以及私有制的产生,都对工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巫术祭祀活动中,人们既然要通过娱神来达到现实的目的,就必须将精美的器物作为礼器应用到这些仪式上。在我国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它们反映了约7000年前生活在此地的先民们的文化生活。据专家考证,这些制作精美的玉器,大都是用于祭祀的礼器,其中用于礼地的玉琮和用于礼天的玉璧,特别引人注目。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是发生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继而又发生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这种分工导致了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就艺术事业而言,大量专业人士的投入,使得手工产品不仅在制作工艺水平上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在品种上也变得丰富起来。加之阶级社会的产生、贫富差距的拉大,这些社会因素都刺激了手工艺制作从工具、日常用品向礼器和奢侈品摆件方面发展。贵族阶层的需求给手工艺人发挥才干提供了机会,他们的身份、地位和教养也向手工艺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当手工艺人中的能工巧匠成功地应对这些挑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后,他们的作品就成为市面上流行的样板,从而带动了艺术文化潮流的发展。
当然,传统的手工艺人在发展他们的艺术时,由于过多地受到了市场和社会文化潮流的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是欠缺的。这些都是工艺文化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重传统轻发展,重手艺轻观念,重形式轻内容,重模仿轻创造。当个人的思想和审美感情在这样的艺术创作活动中不断得到激发和加强,工艺创作中的艺术性成分就会得到不断的突出,并最终在现实环境中脱离装饰的意义,成为独立的作品,这就是艺术文化从工艺文化那里脱颖而出的过程。(www.xing528.com)
这一结果不仅是艺术家心中的美感在起作用,更是整个社会文化发展中人们特殊的审美需求在起作用。英国著名美术史学家贡布里希曾经说过:“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29],“我们今天在博物馆和美术馆中墙上挂的绘画和雕像当初大多不是有意作为艺术来展出的。它们是为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目的而创作的”[30]。他的意思是:艺术的发展不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不是人们头脑之中先有了一个艺术概念,然后再谋求现实材料与之相符合,而是先有一个个活在具体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艺术家,由他们在适应社会生活发展要求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艺术,并且由此提升了自己的审美意识水平。应该说,他讲的这番话大体上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发展观的。
艺术文化的形态,其形式不带有任何功利性,是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认为的那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价值就是它的形式本身。假如真有这样的形式,那么,在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发展论中,它就一定是从工艺文化形态中演化出来的,是人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对工艺文化形态展开反思与批判后的结果。如果说,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将工具生产纳入工艺轨道的基础条件,那么,将工艺制作纳入艺术轨道的先决条件,就不再是技术水平问题,而是审美观念的更新与发展。这种思想上的自觉,显然要比技术水平的提高更加依赖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力量,离开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离开了教育的启迪和引导,人们就很难建立起一个适于开展审美创造活动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很难去发现并欣赏纯粹的艺术之美。应该说,这个活动到目前为止,仍然处于展开与进行当中,而人们要想从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工艺文化中走出来,用艺术的观念替代工艺的观念来开展艺术的审美和创造活动,充分展现人的本质力量,从而全面、自由地确证自己,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
马克思主义艺术发展观强调了人的立场,突出了实践对人的自我认识与发展的主导作用,认为人的主体性不是在于精神,而是在于实践。在实践中,我们不仅发展了自己的生理条件,而且也发展了自己的心理条件;不仅提高了理性思维水平,而且也增强了感官感觉能力;不仅通过理性方式确证了自己,而且也通过感性方式确证了自己,从而更加自觉、自由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不断地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让人在不断提高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更加自由、全面地实现和完善自我。而这也正是推动现实世界中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